水产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水产养殖

沙塘鳢养殖基地(“土憨巴”苗种年繁育将破60万尾“稻-虾-鳢”综合种养亩增收千元)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3-08|点击次数:
“土憨巴”苗种年繁育将破60万尾“稻-虾-鳢”综合种养亩增收千元

“土憨巴”苗种培育场

湖北日报讯(记者李先宏、通讯员林建武、张璐)在去年首次实现“土憨巴”种苗规模化人工繁育后,今年将突破60万尾,相比去年翻一番。

4月1日,武汉市江夏区湖泗街科农村“土憨巴”孵化池中,逐个编号的产卵巢里已布满密密麻麻的鱼卵。经过精心呵护,这些晶莹剔透的鱼卵长成2-3公分小鱼苗后,将游进省内11个县市的1000亩养殖基地。

“土憨巴”,学名“中华沙塘鳢”。长江水系特色鱼类,个小肉多、少刺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市场需求量大。

经过3年多攻关,武汉市农科院成功突破“土憨巴”人工繁育技术,2021年首次实现“土憨巴”种苗规模化人工繁育,成功繁育30余万尾“土憨巴”种苗,免费提供全省沙塘鳢生态养殖试验。

“土憨巴”苗种年繁育将破60万尾“稻-虾-鳢”综合种养亩增收千元

产卵巢里密密麻麻的鱼卵

“土憨巴”苗种年繁育将破60万尾“稻-虾-鳢”综合种养亩增收千元

“土憨巴”孵化池

今年,通过进一步摸索繁殖规律和繁殖周期,缩短孵化期、提高成活率,“土憨巴”苗种繁育量将突破60万尾。

武汉市农科院水产所水产特色养殖研究室主任、高级工程师李波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土憨巴”苗种繁育攻关,围绕湖北稻虾产业展开。全省有稻虾种养面积700万亩,把“土憨巴”养殖嫁接到稻虾产业,将有力促进稻虾产业提质增效。

李波介绍,该院已在科农村建立湖北省第一个“稻-虾-鳢”综合种养模式试验基地,在稻虾连作种养模式基础上,示范推广“土憨巴”养殖,形成“一水两用”“一水三收”种养新模式,亩平增收1000元以上。

科农村农民陈金武第一个“吃螃蟹”。他领头的武汉德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稻-虾-沙塘鳢”模式150亩。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般一亩田投放3-5公分沙塘鳢苗子300-500尾,亩产30斤左右,收益在1500元到2000元之间。

武汉市机关事务局驻科农村第一书记冯晨钟介绍,未来3年,科农村计划发展“稻-虾-沙塘鳢”种养基地500亩,有力促进农民增收。

“土憨巴”苗种年繁育将破60万尾“稻-虾-鳢”综合种养亩增收千元

刚孵化出的幼苗

“土憨巴”苗种年繁育将破60万尾“稻-虾-鳢”综合种养亩增收千元

“土憨巴”亲本。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标签: 水产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