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水产养殖

重庆水产养殖场(首批“山城海虾”上市 海鲜陆养将是水产养殖发展大方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3-08|点击次数:

央广网北京9月13日消息(记者韩萌)海鲜一定产自海里吗?随着设施渔业的发展,海鲜养殖也不再是沿海城市的专利。近日,首批来自重庆大足的南美白对虾上市,基地通过培育类似海洋的封闭生态系统,实现海虾的工厂化、规模化养殖,让本地人吃上了土生土长的新鲜海鲜。

首批“山城海虾”上市  海鲜陆养将是水产养殖发展大方向

消费者在门店挑选活虾

这些虾是南美白对虾,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基围虾。以往,重庆市民想要吃到海虾,最近的产地就是广东湛江,要经过1200公里的长途运输才能到达重庆,虾早已进入休眠状态,鲜活度不高。据某生鲜平台重庆区域商品总监李多思介绍,店里出售的这些海虾的鲜活度却是极高的,每次顾客挑选时店员们都会担心虾从池子里蹦出来。这又是怎么回事儿呢?“从北海和湛江到重庆的虾算是比较近的,在途的时间差不多要12个小时,基本上到了我们内陆城市,基围虾的活度都会打折扣。在我们的门店,到了下午的四五点钟就没有活虾在卖了,从大足到我们的门店运送过去的时间只需要一个半小时,直接到我们门店就可以直接到用户的手中了,这就意味着用户在下午的五六点钟依然可以买到活虾,这个是沿海虾做不到的。”

原来,店里出售的这些海虾并不来自沿海,而是重庆产的土生土长的本地海虾,李多思口中的重庆大足便是这些虾的生产基地。深居内陆的山城重庆如何做到养出高品质的海虾呢?让我们去海虾生产基地——重庆大足大安农业园区一探究竟。在园区内2000平方米的封闭厂房内,分布着近百个虾塘,虾苗们自由游弋在30度的温水中,空气中弥漫着海的味道。该水产公司总经理宦国新介绍,这就是他们花费数年在重庆造的“海”!“淡水区海鲜养殖有一个最大的困难就是换水量,因为我们必须人造海水,类似于造这样一个海,但是这个水国家有明文规定是不准对外排放的,因为是有盐度的,所以我们要做到整个养殖场的环境必须是循环利用的。”

由于距离产地更近,内陆产海虾的活度更高

宦国新说养殖技术发展到现在,人工调制海水不是什么难事,但这些人工调制的海水不能对外排放。换水养殖也不现实,因为平均养一斤虾的换水量可达50吨,对于内陆城市而言就是天方夜谭。为此,他们花6年时间,研制出了生物絮团技术,通过为人工海水添加微生物,有效去除养殖水体中的粪便、残饵等颗粒物,形成生物循环,相当于在内陆打造了一个封闭的海洋生态系统。重庆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研究员李虹说,生物絮团技术可以真正做到净零排放。

首批“山城海虾”上市  海鲜陆养将是水产养殖发展大方向

位于重庆大足区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工厂

水产公司董事长罗文波表示,为达到生态平衡,整个养殖过程不添加任何抗生素,因为他们也拿到了国际权威机构认证的无抗养殖证书。

罗文波说:“我们最主要的技术就是生物絮团,也就是益生菌来养殖这种南美白对虾,它主要的优势就是不用放药,不用放抗生素或者不用任何添加,它就可以保持鲜活。现在是供应到重庆市场上,未来可能包括成都整个川渝地区,我们都会覆盖,让广大市民都能吃到这种无抗的鲜活虾。”

宦国新介绍,用生物絮团养虾,难点在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这项技术大多存在于实验室,能进入规模化商业运用,在西南实属首例。“这里面养殖过程中的控制比较繁杂,因为它是一个动态的平衡,微生物在长,虾在长,这个动态的平衡控制有一定的技术门槛,需要靠经验或者靠更好的设备来维持。我们现在想要做到每天有虾出或者特别是同一个品质的虾做到每天出是非常难的,我们需要更大的规模来实现。”

据了解,目前这些无抗虾正处于产能爬坡阶段,每天限量两百斤,靠着安全新鲜,每到下午就会卖光。预计到明年,年产量会达到30万斤,将覆盖川渝市场。

近年来,随着设施渔业的发展,海鲜养殖的区域也正在向距离大海更远的内陆挺进,除了重庆外,甘肃、内蒙古、新疆等地都有所发展。北部湾大学海洋学院教授廖永岩认为,尽管目前海鲜陆养的种类还不够丰富,但未来将会是设施渔业发展的趋势。

“海鲜陆养是将来水产养殖的一个大发展方向。只有农业工业化了,养殖的效益才能够提高,养殖的风险可控性才能够提高。”廖永岩表示。

(来源:央广网)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标签: 水产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