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水产养殖

沙虾的养殖(周氏新对虾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3-09|点击次数:
周氏新对虾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周氏新对虾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前言·】——»

周氏新对虾属于对虾科,新对虾属。它也被称为羊毛虾、黄虾、沙虾、站虾、麻虾、黄新对虾等。这种虾以其鲜美的口感和味道而闻名。它是一种受欢迎的海鲜,被广泛用于各种美食中。

周氏新对虾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周氏新对虾的甲壳很薄,体长介于70到110毫米之间。它的身体覆盖着棕蓝色的斑点,而尾肢则呈半棕褐色,边缘则显示出红色。虾体表面有很多凹陷部分,上面长有短毛,内脏清晰可见。

额角稍微弯曲,大致占据头胸甲长度的2/3到3/4,上缘有6到8个齿,末端的1/3和下缘没有齿。第一触角上鞭比下鞭长,约为头胸甲长度的3/4。

周氏新对虾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雄性交接器呈对称的长方形,末端中央突起,向背部弯曲,顶端有呈叶片状的附属物。雄性生殖腺呈乳白色。

雌性交接器有前窄后宽的匙形中央板,与其他种类明显不同,具有一对发达的隆起侧板,略呈“C”字形,包围着球排状的中央隆起。在雌性生殖腺成熟之前,呈绿色,成熟后则呈棕褐色。

周氏新对虾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2.生活习性

当表层水温上升到16℃以上时,周氏新对虾群体离开它们的越冬场,并开始沿近海进行生殖洄游。它们会分散在沿岸20米水深以内的海域寻找食物。

在5月到6月期间,沿岸会形成第一个数量高峰,以越冬个体为主,捕获到的对虾通常体长在100到110毫米之间,体重在11到13克之间。

周氏新对虾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周氏新对虾群体的产卵时间相对较长,从5月末到6月初开始产卵,7月份为产卵的盛期。由于亲体在产卵后通常会死亡,所以在繁殖季节结束后,群体数量会下降。

不过新生个体(补充群)的摄食强度很大,它们迅速发育生长,到了9月到11月期间,会形成以新生个体为主的另一个数量高峰。

周氏新对虾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在11月下旬,当水温降至16℃以下时,周氏新对虾会从沿岸浅水区集结,开始进行越冬洄游,成为浅海(后来深海)渔业捕捞的主要对象。

越冬期大约为12月到次年4月底,越冬场的水深大约在80到100米之间,表层水温在8到15℃之间,底层水温在9到16℃之间,底质以泥质和泥沙质为主。

周氏新对虾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3.食性

周氏新对虾是广食性虾类,它的主要食物包括底栖生物、底层浮游动物以及一些游泳生物。

其食物组成主要包括多毛类、有孔类、端足类、双壳类、腹足类、介形类、桡足类、游泳虾类等。尽管周氏新对虾是杂食性的,但它更偏爱动物性食物。

周氏新对虾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在幼体阶段,周氏新对虾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这与其他对虾类相似。而成体则以底栖动物为主要食物来源,同时也摄食有机碎屑和底栖藻类。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它可以接受颗粒饵料作为食物。

周氏新对虾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4.体长与体重关系及其生长特性

在水温较低的情况下,周氏新对虾的体长增长速度较慢,体重基本上停滞不前。关于越冬群体的生物学测定显示,平均体长为86.12毫米,平均体重为5.43克,雌雄比为1260∶1080。

越冬群体中,雌雄比接近1∶1,而体长主要集中在71至100毫米之间,体重在4.1至7.0克之间。

周氏新对虾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周氏新对虾的体长与体重之间呈现幂函数关系,具体表达为W = 1.0409 × 10^(-5) × L^3.0072。这表明周氏新对虾属于匀速生长的虾类,而同龄的虾中,雌性生长发育较快。

养殖技术

1.池塘消毒

进行池塘消毒时,通常使用的消毒剂包括漂白粉和二氧化氯等。二氧化氯的氧化性较强,不仅能够有效杀灭病原菌,还可以改善池塘底部淤泥。而且它的药效良好,成本较低,适合用于大多数池塘的消毒工作。

周氏新对虾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些盐碱土地区,尤其是沿海地区,池塘的底质通常属于盐碱土壤。在这种情况下,不建议采用漂白粉进行消毒,因为它可能导致池塘水质的pH值升高,从而影响对虾的成活率。

在进行消毒时,需要遵循以下几点注意事项,时间控制:消毒应在对虾放苗前的7到10天进行。时间过短可能导致残留毒性药物过多,增加对虾的死亡率。

周氏新对虾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水位管理:在进行药物消毒前,首先将池塘的水排干,然后再注水至25到35厘米的水深。在注水口应使用60到80目的筛绢进行过滤,以避免有害生物进入池塘。过多的注水会造成消毒药物的浪费,增加成本,并稀释药物浓度,影响消毒效果。

周氏新对虾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水源过滤:在池塘的出水口,使用3到4米的网袋对水体进行过滤。如果发现水源中存在污染物(如鱼卵、虫等),应使用两层网袋进行过滤。

均匀分布:在池塘内泼洒消毒药物时,要确保药物均匀分布到每个角落,尤其是池壁和池壁缝隙处,以避免留下消毒死角。

周氏新对虾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2.注水与肥水

在注水前,应强化水质指标的检测,确保水质符合渔业养殖用水标准。这些标准包括水质pH值在7.8到8.2之间、氨氮含量低于0.4 mg/L、亚硝态氮含量低于0.2 mg/L。通常水源通过提水泵引入,水源可以来自储水池。

周氏新对虾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完成进水后,进行肥水处理是十分重要的。肥水处理有助于促进池塘建立良好的微生态平衡,减轻水温波动,增加水体中的溶氧量,同时确保池塘水保持良好的透明度,为虾苗提供健康成长所需的有利条件。

在肥水处理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含有大约10亿孢子的芽孢杆菌进行全池泼洒,用量通常为7.9到8.3 kg/hm2。芽孢杆菌在使用前需要活化2小时。

周氏新对虾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还可以使用同等量的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复合菌进行肥水处理。这些菌种具有不同的功能,通过它们的协同作用,可以在池水和池底泥中建立有益的微生物群落,有助于分解虾苗粪便和残饵,促进养殖环境的稳定和提高对虾养殖的成功率。

周氏新对虾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2.虾苗放养

一般来说,5月中下旬是适合放养周氏新对虾的时节。虾苗的规格通常在0.4至0.5厘米之间,每亩放养8至10万尾。

如果经过中间的强化培育,虾苗的规格达到1.0厘米以上,那么每亩可放养5至6万尾。如果虾苗的规格已经达到1.5厘米以上,那么每亩可放养4至5万尾。

周氏新对虾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3.饵料投喂

虾苗规格在3.0厘米以前的阶段,主要以天然饵料为主,同时要保持池水的富营养,确保天然饵料丰富。此时可以适度投喂一些前期料。

当虾苗长到3.0厘米以上时,应以对虾颗粒饲料为主食,确保饲料的粗蛋白含量在30%以上。这个阶段对虾的营养需求较高,颗粒饲料可以更好地满足其需要。

周氏新对虾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当虾苗的规格达到6.0厘米以上时,可以适量辅助投喂一些经过破碎处理的螺蚬类、小杂鱼等,以丰富其食物来源,促进生长发育。

投喂方法方面,周氏新对虾通常在夜间活动较频繁,因此投喂时可以考虑以下方法:在虾池的四周,特别是浅水处进行投喂。

周氏新对虾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白天可以分两次投喂,白天的投饵量约为日总投饵量的1/3,而傍晚时则增加至2/3。在生长旺季,夜间可以再增加一次投喂,以满足虾的食物需求。

4.水质管理

在养殖开始前,应进行水质调节,可以使用芽孢杆菌制剂,每隔15天进行一次,以维持适当的藻类平衡。良好的水色通常是由绿藻或硅藻形成的黄绿色或茶褐色。

周氏新对虾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藻类不仅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还可以分解水中的有害物质,从而有助于保持水质的稳定。如果养殖池水的透明度较低,可以考虑使用光合细菌、EM 菌等方法来进行调节。

随着虾的生长和食物摄取量的增加,水中的有机物负荷也会增加,这可能导致水质不稳定。因此定期监测水质非常重要,根据检测结果采取排污、换水等必要措施,以确保虾苗的正常生长。在养殖的后期,可以考虑使用底质改良剂来改善养殖环境。

周氏新对虾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在养殖期间,应每天监测水温、溶解氧和 pH 值两次。保持水温在26~28℃,pH 值在7.5~8.6之间。在温棚内,应配置适当的增氧设备,以确保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

总碱度、亚硝酸盐、氨氮等水质指标在养殖初期应每7天检测1次,在中后期则可以每3~5天检测1次,以保持这些指标在适当范围内,例如总碱度>75毫克/升、亚硝酸盐<0.1毫克/升、氨氮<0.2毫克/升。

周氏新对虾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5.日常管理

虾苗下池时,水深维持在50厘米。10天后,需要每隔7天进行一次加水操作,每次加水10至20厘米,以保持水深在1.5米左右。

当水体充满后,需要定期排放底层水,以确保阳光能够深入照射水体,形成富氧区,促进虾的脱壳。此外,可以采取适时的追肥和机械增氧措施。

周氏新对虾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每亩用10至15千克生石灰进行全池泼洒,以改善底质和水质。水质的控制非常重要,保持pH在7至9之间,溶解氧不低于4毫克/升,水色保持在黄绿色或茶褐色,透明度保持在35至45厘米。

在放养初期,可以将水位维持在约80厘米左右,然后每10天或者在大潮汛期间加大换水量。特别是在高温季节,要加深水位,并经常进行进排水操作,以确保水质清新。

周氏新对虾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结语

对于周氏新对虾的养殖,养殖池塘的选择和准备是关键的一步,包括池塘面积、水深、底质和水质管理等方面都需要仔细考虑。

周氏新对虾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对虾的投放和饲养也需要根据虾苗的规格和生长阶段,进行合理的安排和管理。水质管理、消毒、肥水处理等环节都需要谨慎操作,以确保虾苗能够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通过良好的管理实践,可以提高养殖效益,满足市场需求,为养殖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周氏新对虾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参考文献

[1]闫龙,赵静,王燕平,等.中国对虾放流和养殖群体肌肉营养

成分比较分析 [J].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21(5):17-24.

[2]鲁兴华,张洁,张根柱,等. 三疣梭子蟹“黄选 2 号”与中

国对虾“黄海系列”池塘高效养殖试验 [J]. 河北渔业,

2022(8):19-20,33.

[3]任光莉 .中国对虾养殖科技与产业的开拓者——记中国工

程院院士赵法箴 [J].党员干部之友,2021(6):40-41.

标签: 水产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