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水产养殖

四川青蛙养殖基地(小小青蛙“叫响”海山村的致富路)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3-09|点击次数:

小小青蛙“叫响”海山村的致富路

“每天早上七点出门去蛙地巡池、喂食、消毒、换水……”2月17日,大年初二,巴中市恩阳区海发养殖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罗强照例在蛙地里忙着用生石灰消毒杀菌,“蛙地养殖场的杀菌消毒直接影响着水源和青蛙的质量,更是直接关系到养殖的成败。”罗强告诉记者。

小小青蛙“叫响”海山村的致富路

走进海发养殖合作社的养殖基地,放眼望去,错落有致的蛙田已然初具规模,蛙田呈“回”字型,四周和中间由土堆围住池水,蛙田上方盖着一层纱网,防止猫头鹰等飞鸟啄食小青蛙。“现在是冬季,青蛙正在冬眠,所以蛙田里看不到活蹦乱跳的青蛙。”罗强说着就把蛙田旁的土堆掰开,一只母蛙正躲在土里“睡大觉”。

小小青蛙“叫响”海山村的致富路

去年2月,巴中市恩阳区海发养殖专业合作社正式注册,总投资500万元,系目前四川青蛙天然养殖规模最大,技术较为成熟的养殖基地,虽成立时间较短,但合作社已初步形成孵化、育苗、驯养及销售“一条龙”服务。

小小青蛙“叫响”海山村的致富路

“现在乡村振兴战略正大力实施,农村政策好,回乡创业正逢其时。”巴中市恩阳区海发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出资人唐延华掷地有声的讲到。作为地道的柳林人,唐延华在外地搞工程,事业干得红红火火,但回乡创业却一直是他的梦想。与此,同样在外务工的罗强因回乡照顾老人,决定加入其中创业发展。

“一亩地可产一千五百斤青蛙,每亩地收入可达2—3万元,其效益是传统养殖业的5—8倍。”经过多次外出学习、考察,唐延华与专业合作社决定以养殖青蛙等陆地野生动物驯养为发展重点。

小小青蛙“叫响”海山村的致富路

罗强表示,合作社正着力在蛙田销售、成品蛙养殖方面狠下功夫,采取合作、联营等模式适度扩大养殖面积,拟探索“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工厂”模式,逐步做大做强,致力建设无污染、有特色、能赚钱的高效生态环保型项目,为秦巴山区及周边城市居民提供生态、安全的舌尖享受。

小小青蛙“叫响”海山村的致富路

截止去年12月1日,海发养殖专业合作社已在巴中市恩阳区柳林镇海山村一社、二社、三社流转土地624.5亩,以驯养繁殖青蛙为主,预计年产出青蛙30万斤以上。目前,已完成160亩标准养殖小区建设,山坪塘整治3口,新建作业生产道路2公里,2017年已出栏青蛙8万斤。

据了解,海发养殖专业合作社是海山村唯一的一个合作社,直接吸纳当地贫困户、低保户等村民就近就地务工人员近100人。“以前每年仅靠种植庄稼收入四五千元,现在每月工资2000元,年收入达2万多元,每年每亩地还有六百元土地流转金。”四十多岁的王琼英高兴的告诉记者。

小小青蛙“叫响”海山村的致富路

“合作社不仅帮民解困、带民致富,更把脱贫致富的思想也融入到乡亲们的心中,真正让村民过上富足、温馨的生活,这也是我投资家乡的最大愿望。”唐延华说到,未来,将要发展乡村旅游,让海发养殖合作社叫得响,海山村走出去,真正带动村民走上致富路。

标签: 水产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