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水产养殖

鱼塘生态养殖成功案例(“光伏鱼塘”上头发电下头养鱼,科技赋能让“空心村”变“鱼米乡”)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3-09|点击次数:

长江日报-长江网讯 冬至清晨6时,武汉市江夏区湖泗街集市刚开市,49岁的科农村村民刘桂英已拖着满满一车刚起水的鲜鱼赶到。两个半小时,500斤鱼便销售一空。

引进武汉市农科院的好鱼种,每日科学检测水质,水面上铺设光伏发电板……刘桂英的鱼塘透出“科技范儿”。

“光伏鱼塘”上头发电下头养鱼,科技赋能让“空心村”变“鱼米乡”

(图为鱼塘水面上架设大片的光伏发电板。电在上头走,鱼在下头游。110千瓦的光伏发电板,每年给村集体带来12万元的收入。记者刘斌 摄)

上世纪30年代流行一首《渔光曲》,唱的是旧社会穷苦渔民的艰辛生活:轻撒网,紧拉绳,烟雾里辛苦等鱼踪。鱼儿难捕船租重,捕鱼人儿世世穷……

而今在科农村,“光伏鱼塘”上头发电下头养鱼,村民唱响的是新时代的《渔光曲》。

“邻里八方都知道咱们科农村养鱼讲科学,水质好,咱们的鱼口感鲜甜,保准能卖个好价。”刘桂英说。

2016年,当武汉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的驻村扶贫工作队进入科农村时,这个近700人的村子只有200人常住,“空心化”严重。

“村民个个都勤劳,差的就是现代化技术和理念。”扶贫工作队请来农科院的专家,帮助农户调产品、学技术、提能效,帮村民实现自我“造血”。

4年攻坚,科农村农业增效了,农民增收了,农村增绿了,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回流创业。

稻田里养鱼又养虾

贫困户“三丰收”成了致富带头人

见到昔日的贫困户陈金武时,他正坐在谷仓前统计稻谷产量。2016年,44岁的陈金武在城市里打拼失败,背着债务回到村里时,有些灰头土脸。当时村里留守的大多是老弱病残,青壮年很少。扶贫工作队和村干部看中了年轻且头脑灵活的陈金武,想推荐他做致富带头人。

“我真的行吗?”陈金武非常不自信。那时,科农村产业单一,就是水稻种植,单靠种田很难脱贫。“老陈,你能行的。你在外打工见识多,又是本村人,你干得好了,大家才会跟着干!”扶贫工作队一次次鼓励他。

在武汉市农科院专家的帮助下,陈金武大着胆子,在全村第一个搞起稻虾鱼生态套养。他用10亩地做“试点”:先养一批大虾,接着种下市农科院研发的优质稻种“优品一号”,和农科院谈定保底收购价5元一斤,稻田四周挖出的环形沟内养鱼。“别看三季稻变成了一季稻,但一次就能三丰收!”

稻、虾、鱼共生,形成了一种天然的食物链:鱼可以吃虾,虾可以吃稻田里的虫子,同时他们的排泄物又能做肥料,帮稻子长得更好。这样的套养不仅经济附加值高,还能让产品质量更可靠。

尝到甜头后,陈金武把“试点”的10亩地扩大到50亩,接着又流转150亩鱼塘。秋收的时候,乡亲们看到好吃的大米真的卖出了高价,加上驻村扶贫工作队挨家挨户地上门宣传,大伙儿纷纷加入虾稻鱼的养殖队伍中。

市农科院水产所工程师谢德斌介绍,稻虾鱼生态套养,是他们近年研究出的一种新模式,每年根据市场行情“定制”养殖方案。“今年虾行情不好,我们就少放虾苗,让每只虾长到一两重。”这样的大虾在市场可以买到每斤40元左右,百斤虾就能带来4000元左右的收入。

短短两年,陈金武就盖起了两层楼新房,还置办了新车。目前,他的合作社已吸纳贫困户20余人,每人仅在合作社打零工每年就增收3000余元。

“不适合养殖的,就从农业机械化上找出路。”驻村工作队队长文德洪说,贫困户丁帮国爱人有癫痫病,孩子还在上学,全家靠他打零工挣钱。扶贫工作队不仅给他爱人申请了医疗保障,还送老丁去学开农机,又帮他贷款买了收割机,帮养殖户收一袋稻谷10元钱。“农业现代化的车轮滚滚向前,不能让一个村民掉队。”

田埂上种果树

“光伏鱼塘”上头发电下头养鱼

村民黄友平家的鱼塘水面上,架设着大片的光伏发电板。电在上头走,鱼在下头游。

“专家说要在水面上造光伏发电板。”身为党员,家里鱼塘又离高压线最近,黄友平第一个带头报名,这一年是2016年。

水面上的光伏板吸收阳光,可以起到给鱼塘遮阳、降温、减少水分蒸发的作用,喜阴的鱼虾生长得更好。110千瓦的光伏发电板,每年给村集体带来12万元的收入。

村民刘桂英夫妇在黄陂养猪16年,一年总能赚个十多万元。2016年,扶贫工作队进入科农村,村里情况渐渐向好,刘桂英夫妇决定返乡创业。

她咬牙拿出多年攒下的60余万元积蓄,流转120亩土地,购置鱼苗和增氧设备。“起初心里很没底,但还是决定相信来村里的专家。”

她从农科院买来的“先锋一号”大白刁和“先锋二号”莲花鳊,很快显现出其品种的优势:“大白刁市场售价高;莲花鳊比普通鳊鱼口感更好、长得更快、肉质更好,还易于运输。”

如何精准组合投喂?怎样均衡增氧?啥时候需要调控藻菌、防御鱼病?鱼塘如何排污……从专家那里学到技术后,她时时留心,搞不懂就找专家问个明白。

江夏区人大常委会湖泗街道工作委员会主任肖广斌介绍,今年,在村民支持下,养殖改革的步子迈得更大。农科院在科农村建起了沙塘鳢育种基地,成功培育出30万尾的鱼苗。“今年在几家试点,预计明年就能在全村推开,未来还能带动周边的其他村共同致富。”

“光伏鱼塘”上头发电下头养鱼,科技赋能让“空心村”变“鱼米乡”

(图为江夏区湖泗街科农村,村民在整理刚刚起网的鲜鱼。 记者史伟 摄)

田地和水面都有了产出,田埂也不能浪费。今年扶贫工作队请来市农科院林果所专家实地考察后,在田埂上种下了800棵柑橘。

前几日,专家王爱新到科农村回访,看到800棵果树全部存活下来,预计明年开始挂果,后年进入丰产期。按每棵果树产果15斤、每斤收购价约5元计算,预计能给村民增收5万余元。

地无一寸荒,四时有产出,就是如今科农村的真实写照。

90后小伙辞工

返乡“上大学”学好本事养鲈鱼

今年29岁的王雄威,刚结束了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一个阶段的课程,在水塘边帮父亲养鱼。

王雄威读完中专曾去东莞打工做模具。打工十年,他已经成为熟练工,每年年收入大约十万元,每年只在过年期间回家待上个十来天。

“小时候,看到父亲养鱼方式很粗放,都是靠天收,一旦翻塘一年就白干了,所以一心想出去闯闯。”直到2019年过年,王雄威在家多待了一阵,发现如今养鱼方式转变很大,收入也真不错。于是他下定决心,留在村里跟着父亲干。

今年,村干部又告诉王雄威,湖北省有个“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为乡村振兴培育人才,他满足申报条件。只要他愿意毕业后回乡服务,就能免费上大学。

“做梦都没想到,回乡还能上大学!”王雄威感慨,“搞养殖久了,还真发现光靠经验不够,得多学科技知识。”

从今年9月正式开学,他每个月都要上半个月的大学课程,还不时有专家和老师送教上门。“我家去年养鳜鱼,今年养鲈鱼,都是高附加值的品种,我最想学习的技术就是如何标准化养殖,大学还真让我受益匪浅。”

靠着每条8两的稳定品质,王雄威家的鲈鱼卖到白沙洲大市场很受欢迎,一年收益二三十万元。

这两年,像王雄威这样从科农村走出去的青壮年,不少陆续回到了村里。黄友平家两个儿子之前都在外做水电工,2016年后都回到村里。“村里发展好了,大有可为。一家人在一起生活,齐心协力比什么都强。”黄友平说。

这几年,黄友平家先是买了小挖机。后来小挖机不够用了,他家又购置了两台大挖机。开挖机,养100多亩鱼,黄友平家的日子越过越好。

科农村党支部书记盛建军说,年轻人回乡,带回了见识和先进理念,村里的产业也就红火了!“常住村民从200人增加到近400人。过去稻田不要钱请人来种都请不到,现在每亩500元都租不到。”

(记者潘璐 刘元聪 周韧 王作晖)

【编辑:张靖】

标签: 水产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