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水产养殖

三文鱼的养殖技术(全球市场超250万吨,1年只能养出4万多吨,如何养好三文鱼,这本书你一定要看)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3-11|点击次数: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三文鱼刺身、三文鱼寿司、三文鱼饼、三文鱼焗饭……近来来,鲑鳟鱼类深受全球消费者的喜爱,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鲑鳟鱼为鲑科鱼类,它包括鲑亚科和白鲑亚科所属的所有种类。大西洋鲑、太平洋鲑、银鲑、北鲑等都属于鲑鱼,虹鳟、河鳟、金鳟等都称为鳟鱼。世界上生产鲑科鱼类的国家主要在挪威、智利、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全世界生产鲑鳟鱼类超250万吨。其中,虹鳟鱼的主产国在智利、挪威、芬兰、中国等国家。2018年,智利的生产能力为7万吨、挪威为6.5万吨、芬兰在4万吨左右、中国的生产能力在2万吨左右。

虽然我国在鲑科鱼类生产品种中被列为主养国的只见于虹鳟,但其实,我国养殖鲑鳟鱼类已有50多年的历史,北京、青海、山西、四川等26个省市区均有养殖,鲑形目36个品种中已有十多种人工养殖成功。

在我国,鲑鳟鱼类传统养殖技术,尤其是虹鳟的养殖技术,已颇为成熟。但是,我国的鲑鳟鱼类年产量到2016年才达到4万吨,挪威、智利等国的年产量则达到百万吨,国内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国内的消费需求,每年需要大量进口。根据我国冷水资源估算,鲑鳟鱼类生产潜力在50万——60万吨,甚至更多,开发利用的前景很广阔。

然而,鲑鳟鱼类养殖的50多年来,我国养殖品种种质退化严重,近年病害频发,特别是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等暴发性疾病,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危害。面对养殖规模逐年扩大、病害威胁日益严重的形势,出版一本系统介绍鲑鳟疾病的书籍十分必要。纵观国内学术著作,并无此类书籍。经多方寻找,四川农业大学汪开毓教授发现了DavidW.Bruno、PatriciaA.Noguera和TrygveT.Poppe教授等人撰写的《鲑鳟疾病彩色图谱第二版》,并立即联系翻译引进我国。四川农业大学鱼病研究中心、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水生动物病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通威股份公司动物保健研究所和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五家单位携手翻译,国内权威的寄生虫学专家汪建国研究员和微生物分类学专家陆承平教授审校了部分专业名词,加拿大王子岛大学DavidGroman教授对本书作了推荐,中国农业出版社郑珂副编审为本书出版付出了大量心血,四川农业大学鱼病研究中心的研究生们对译校等工作做出了不少贡献,经过多方共同努力,耗时四年,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历经数轮审校,终于完成了本书的翻译。

全球市场超250万吨,1年只能养出4万多吨,如何养好三文鱼,这本书你一定要看!全球市场超250万吨,1年只能养出4万多吨,如何养好三文鱼,这本书你一定要看!

本书共十二章,第一章是概述,介绍了鲑鳟鱼类养殖和发展概况。第二至第四章介绍了鲑鳟鱼类正常的解剖和组织学结构,鱼体解剖取样的规范操作,病理学识别以及疾病诊断等基础知识。第五至第十二章对不同类型疾病做了介绍,分别是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真菌(卵菌类)感染,原生动物引起的疾病,多细胞动物引起的疾病,生产性疾病及机体失调,自发性疾病,以及肿瘤。附录提供了全书的术语汇编和索引。

1.作为图谱,全书不仅图片丰富,更有大量对疾病本身的文字阐释。

本书名为“疾病彩色图谱”,但书中篇幅最多的是对发病原因、疾病症状、发病进程、病理变化的阐释,大量的高清图片则作为文字内容的图像化反映,因此全书内容堪称极为翔实。美中不足的是,本书缺乏对疾病防治手段、实验室诊断手段的介绍,需要读者自行学习。

2.全书十分注重将病理学诊断作为疾病诊断的“金标准”,注重介绍正确的检查程序,注重对正常/异常的识别。

本书自开篇起就强调病理学诊断的重要意义,并在很多疾病描述中指出了该病典型和特征性的病变,同时,全书都贯穿了对正确检查手法的强调以及对正常/异常的识别。反观国内部分从业者,解剖动物简单粗暴,甚少注意对病料的良好保存,高度依赖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甚至有的初学者常将正常情况判定为异常。基于此,本书的引进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3.内容上,本书介绍了大量传染性疾病之外的其他疾病,如生产和机体失调引起的疾病、自发性疾病和肿瘤,覆盖了野生和人工养殖鲑鳟两种情况。

国内相关书籍多聚焦于生物性因素引发的疾病,而本书对机体失调病、肿瘤等内容的介绍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使本书具有了超越鲑鳟疾病诊断的借鉴意义。

综上所述,本书可以作为鲑鳟渔业、野生资源保护从业者的参考书,也可以作为水生动物寄生虫病学、水生动物病理学等“冷门”学科的系统性资料,更可以作为高校学生学习水生动物疾病学课程时的参考书。

标签: 水产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