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水产养殖

海水贝类养殖学(我国海水养殖行业现状分析 贝类、藻类养殖发展快 甲壳类、鱼类薄弱)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3-13|点击次数:

一、海水养殖简介

海水养殖业是人类利用浅海、滩涂、港湾等适宜海域,按照养殖对象的生态习性和对海域生态环境条件的要求,运用水产养殖技术和养殖设施,从事海产经济动、植物饲养和繁殖活动,是人类定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发展海洋水产业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海水养殖分类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海水养殖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3-2030年)》显示,按养殖对象划分,海水养殖业可分为鱼类养殖、甲壳类养殖、贝类养殖、藻类养殖、海珍品养殖等;按养殖水域划分,海水养殖业分为滩涂养殖、浅海养殖、港湾养殖和深海养殖等。

海水养殖分类

类别

简介

滩涂养殖

滩涂养殖是指利用位于近海的潮间带和低潮线以内的软泥或砂泥地带,直接或经人工整理、改造后从事海水养殖、增殖、护养、管养、栽培等活动。通常贝类(如贻贝、扇贝、蛤、牡蛎、泥蚶、缢蛏等)、海藻类(如海带、紫菜等)等是直接利用滩涂进行养殖,养殖方式为海水池塘养殖。

浅海养殖

浅海养殖是指在可养殖的浅海中进行海水经济动植物养殖的生产活动。这里的浅海是指低潮线以下的至15m等深线以内的海域。养殖方式有:浮筏式、棚架式和网箱式等。网箱养殖具有集约化、高密度和高效益等特点。目前我国所采用的养殖网箱类型一般是浮式网箱。其结构包括框架、浮力装置、网衣、固定装置和投饵装置等部分。

港湾养殖

港湾养殖指利用港、湾,或在海边、河口附近的滩涂、洼地拦闸筑堤进行海水养殖。港湾养殖的方式一般是围栏养殖。围栏养殖是依照海洋生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营造优化生物各个发育阶段的生态环境,实现在野生环境下围栏,分阶段半人工养殖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适用性、科学性和先进性,即保持了海洋生物的野生品质和药用价值,又提高了海水养殖的经济效益。

深海养殖

深海养殖是指在高潮位线以上从事海水经济动植物养殖的生产活动。在浅海、近海地区,养殖鱼类会遭受水质不佳的侵袭,同时又因排泄物污染海水。深海养殖是近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养殖养殖方式。这种方式运用计算机、新材料、气动、防腐蚀、防污损(附着物)、抗紫外线(防老化)等高新技术,为养殖物种提供清洁、自由流动的海水以及天然食物,即使在非常恶劣的海况条件下,也能保持养殖设备及其所养殖的鱼类的安然无恙,由此养殖出来的水产品味道更鲜美。深海养殖对拓展养殖海域、减轻生态环境压力、保护调节海洋养殖品种结构、促进科学深海养殖有着重要意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海水养殖面积

海水养殖可集中发展某些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虾类、贝类及棘皮动物(如刺参)等,生产周期较短,对带动沿海人民收入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海水养殖行业快速发展,养殖面积达2000千公顷左右。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海水养殖面积为2025.51千公顷,较上年同比增长1.5%;2022年我国海水养殖面积为2074.42千公顷,较上年同比增长2.41%。

我国海水养殖行业现状分析 贝类、藻类养殖发展快 甲壳类、鱼类薄弱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四、海水养殖产量及分布情况

随着海洋生物科学和养殖技术的日益进步,我国海水养殖产量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海水养殖产量为2211.14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3.55%;2022年我国海水养殖产量为2275.7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2.92%。

我国海水养殖行业现状分析 贝类、藻类养殖发展快 甲壳类、鱼类薄弱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目前我国海水养殖中贝类、藻类海水养殖发展较快,2021年占比分别为69.02%、12.28%;甲壳类、鱼类养殖相对薄弱,2021年分别占比8.39%、8.34%。

我国海水养殖行业现状分析 贝类、藻类养殖发展快 甲壳类、鱼类薄弱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五、海水养殖产值

我国海水养殖面积及产量均居世界前列,作为世界上海水养殖业发达的国家,我国海水养殖产值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18-2022年我国海水养殖产值由3572亿元增长至4633.84亿元。

我国海水养殖行业现状分析 贝类、藻类养殖发展快 甲壳类、鱼类薄弱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标签: 水产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