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蔬菜种植

茄子茎腐病和菌核病的识别及防治【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茄子茎腐病和菌核病的识别及防治

一、症状区别

茄子茎腐病发生初期,病株地上部会表现出青枯状,中午萎蔫,早晚恢复,之后重病株叶片萎蔫,数日后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发黄,全株叶片萎蔫,叶片灰绿而不能恢复常态。茄子菌核病苗期发病始于茎基部,病部初呈浅褐色水渍状,成株期叶片受害,初呈水渍状,后出现褐色圆斑,花蕾、花柄受害,先呈水渍状湿腐,后脱落,果实受害通常始于果面残留的花瓣处初呈水渍状,后呈黄褐色腐烂,湿度大时长出白色菌丝,后期形成菌核。茎部受害主要发生在门茄果柄着生处附近或对茄所在侧枝上,多由开败的花或幼果上的病菌扩散所致,病部初呈水渍状且上下扩展,稍凹陷,后呈浅灰黄色,皮层腐烂,后期纵剖茎杆可见髓部有黑色鼠粪状的小菌核,植株自受害处向上枯死。

茄子茎腐病和菌核病发生后,在湿度大时虽然都会产生白色菌丝,但茎腐病的菌丝短而稀疏,而菌核病在各个感病部位都能形成白色絮状菌丝,呈软腐状,无臭味,干燥后呈灰白色,菌丝集结后形成菌核。另外,从病斑上区别。菌核病的病斑一般在茎基部离地面5厘米处发生,不易往下扩展,而且发病初期茎基部呈淡褐色水渍状,后来逐渐变成灰白色;茎腐病则会在茎基部靠近地面3厘米处产生褐色凹陷斑,向上下和左右扩展,严重时可绕整个茎基部,后病部干缩,湿度大时皮层腐烂,露出木质部。最后,菌核病病茎表面会形成黑色菌核,切开病株茎基部会出现髓部也有黑色菌核。茎腐病纵剖病茎,木质部变暗色,维管束不变色。后期病部表面常形成黑褐色大小不一的菌核,该病发展进程比较缓慢。

二、发病规律

茄子茎腐病和菌核病都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菌主要以菌丝在土壤中越冬,茄子定植后菌核萌发,抽生子囊盘,散发子囊孢子,随气流传到寄主上,从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形成初侵染。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此后,病株与健株的接触,或发病部位的病叶、病花、病果软腐后,落在健株上均可引发病害,(www.613935.com)成为扩大侵染的途径,在早春连续阴雨或棚内低温高湿时发病严重。

三、防治措施

1.苗床消毒。选择连续多年未种过茄果类蔬菜的肥沃园土,或充分腐熟的优质厩肥作床土原料,按土肥比2:1的比例进行配制。用50%的乙膦铝可湿性粉剂、8%恶霉灵水剂或40%的五氯硝基苯粉剂,其用量皆为每立方米床土100克或每4~5千克细土对以上药剂10克。将土、肥、药充分混匀后制成的药土,既可作营养钵育苗,也可采用上铺下垫法,即在苗床浇透水的基础上,按每平方米苗床用药土4~5千克,1/3撒于苗床面上,2/3播后盖在种子上面育苗:另外也可采用以上药剂10克/平方米进行土壤处理。

2.苗期预防。用52'C温水浸种30分钟,播时每平方米苗床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克配成药土后,下垫上盖。加强苗床越冬期管理,晴天注意通风散湿,低温寒潮天气及时覆盖保温。

3.棚室消毒。可用福尔马林在播前2~3周,将床土耙松,按每平方米400毫升药剂加水20~40千克(视土壤湿度酌定)或其150倍液浇于床土,用薄膜覆盖4~5天,然后耙松床土,经两星期待药液充分挥发后播种。

4.高温闷棚。定植前一个月,将温室内外的残枝败叶等清理干净,集中烧掉或深埋。温室内土壤深耕后浇大水。结合浇水每亩温室施用速效氮肥20-30千克,然后用地膜覆盖地面,并用旧棚膜将温室扣严,进行高温闷棚。利用太阳光高温消毒,此时土壤温度可达60~70℃,可有效地杀死土壤中的部分病菌。

5.合理定植。定植前深翻20~25厘米,埋没菌核;合理密植,行距55~60厘米,株距35~40厘米:畦面全面覆盖地膜,阻止子囊盘出土。

6.药剂防治。防治菌核病,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并带到棚外集中深埋或销毁。未发病的棚室最好采取措施预防,每亩用50%多菌录可湿性粉剂4-5千克,拌干细土充分混匀撒于畦面,然后翻入土中。发病初期可喷施5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9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乙烯菌核利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防治,10-15天一次,连续防治3-4次,注意轮换或交替用药。对发生茎腐病的田块,发现病株后也要及时拔除,并对病穴用生石灰消毒。同时喷施5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50%乙铝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N3次。连续阴雨天发病时,可每亩用10%腐霉利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250~300克,于傍晚均匀布点,闭棚熏一夜,每隔5-7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有较好的控病防治效果。

标签: 蔬菜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