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蔬菜种植

番茄晚疫病发病条件 番茄晚疫病综合防治方法【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番茄晚疫病发病条件 番茄晚疫病综合防治方法

番茄是蔬菜中的常规作物之一。番茄晚疫病是番茄上重要病害之一,局部地区发生。番茄晚疫病保护地、露地均可发生,但主要危害保护地番茄。连续阴雨天气多的年份危害严重。发病严重时造成茎部腐烂、植株萎蔫和果实变褐色,影响产量。给番茄生产造成了相当严重的损失。在病害防治上,晚 疫病是主防病害,用药频繁,易造成农药残留超标,影响人们健康。下面一起具体了解一下:番茄晚疫病发病条件 番茄晚疫病综合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

如金棚一号、粉王、小黄桃等品种;

2.、 栽培防病

合理的栽培技术,是病虫害防治中不可缺少的农艺措施,是通过人们在种植番茄的整个过程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操作来达到防病治虫的目的。根据晚疫病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最易发生流行,而番茄的生长发育又需要土壤湿度大,空气湿度小的特点,采取以下措施:

(1)种子处理防治疫病要从各个细节抓起,对种子进行消毒便是很关键的一点。如在55℃的水中浸种30min,沥水后则可催芽。

(2)地膜覆盖栽培

番茄地膜覆盖栽培可以确保土壤增温保湿,减小空气湿度,充分创造有利于番茄生长,不利于病菌侵入的条件,减轻发病,而达到防病的目的。

(3)合理密植

根据不同的品种不同的土壤肥力,一般每亩种植2500株,确保植株在通风透光良好的条件下,健康生长,增强抗性,如果种植不当,密度过高,植株之间、茎、叶、果之间,都会互相争光、水、肥,长势弱,空气湿度大,病菌容易侵入,易感病流行。但密度过小,虽然生长健壮,空气湿度小,抗病效果好,但又无法达到所需的总体产量。

(4)肥水管理

番茄一生从育苗定植到结果盛期,要求土壤湿度由60%逐步递增至85%,即苗期60%,花期70%,结果初期80%,结果盛期85%。

肥是决定产量的关键因素,种植番茄的地块,必须是中等肥力以上,要求整地质量高,土质疏松,施足底肥,化肥亩施45%硫酸钾复合肥70公斤,只有三要素的合理搭配施用,增强植株抗病力,减轻晚疫病疫菌侵入,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好的产量。反之,N、P、K失调,番茄自身抗逆能力降低,晚疫病易流行,影响产量和品质。

(5)摘叶打杈

晚疫病在低温、阴雨、湿度高、雾水大、早晚多雾最易流行,如相对湿度在75%以上,气温在15-25℃之间极易流行。为改变田间小气候,减小空气湿度,对植株下部脚叶和多余茂密的分枝必须摘除,确保田间通风透光良好,以破坏病菌的生存环境,从而抑制病害发生。

(6)轮作换茬

茄科作物连作,土壤带菌量大,易感染发病,因留在栽培地里的病残体是越冬的初侵染源,所以拉秧时需要清除地面病叶、病果,而且为避免因病菌积累引超突然大发生,应采取与非茄科蔬菜进行2-3年轮作。

二、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利用物理方法,如温汤浸种,清除田间带病的茎、叶、果等残体,并集中烧毁或深埋,尽可能的减少土壤带菌量,减少病原侵染发病机会,以此达到防病增收的目的。

三、化学防治

1、发病初期预防

在大田定植后对出现晚疫病症状的叶、茎、果,首先人工及时清除,并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喷施,施药必须均匀、周到,特别是开花到结果中期非常关键,可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在这期间的早、晚都要认真检查晚疫病发展情况并及时组织防治,一旦流行,将对产量和品质均有很大影响。若在大田内发现中心病株,可选用以下方法和药剂:保护地采用烟雾法,在番茄发病初期开始喷洒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4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72%克露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世高1500倍液、50%扑海因1000倍液等,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4—5天。

2.、发病期治疗

在疫病大范围发生时,喷洒农药是防治疫病最有效的方法,但要注意喷洒药液要及时、周到,以防为主。常用的药剂有: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连续喷2-3次,但要注意施药后10天不可摘果上市。也可用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或 60%琥·乙膦铝可湿性粉剂400倍液灌根,每株灌对好的药液0.3L,隔10天左右1次,连续灌注3次。

总之,番茄晚疫病防治只有始终坚持利用各种科学的技术手段,坚持预防为主,化防为辅的综合防治方针,才能取得良好防效,确保农民的增产增收。

番茄晚疫病发病条件

晚疫病的发生、流行与气候条件关系密切,发展速度还与番茄的栽培条件和植株本身的抗病性关系密切。

1、气候条件:气温在25℃潜育期最短,仅3~4天,过高温度反而不利于病害的流行。病菌对相对湿度的要求较严,75%以上方可发生。

2、栽培条件:植株繁茂,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田间湿度过大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土壤瘠薄植株衰弱,或偏施氮肥造成植株徒长,以及番茄处于生长的中后期,都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3、品种:抗病性强的番茄品种不易发病,如中蔬4号。

危害症状

本病发生于叶、茎、果实及叶部,病斑大多先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初为水浸状褪绿斑,后渐扩大,在空气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大,可扩及叶的大半以至全叶,并可沿叶脉侵入到叶柄及茎部,形成褐色条斑。最后植株叶片边缘长出一圈白霉,雨后或有露水的早晨叶背上最明显,湿度特别大时叶正面也能产生。天气干旱时病斑干枯成褐色,叶背无白霉,质脆易裂,扩展慢。茎部皮层形成长短不一的褐色条斑,病斑在潮湿的环境下也长出稀疏的白色霜状霉。

发病特点

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在马铃薯上发病,在薯块中越冬。在有保护地的地区,可在秋、冬季温室中为害番茄,成为春播露地番茄晚疫病的初侵染源。病菌主要靠气流、雨水和灌溉水传播,先在田间形成中心病株,遇适宜条件,引起全田病害流行。病菌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8~20摄氏度,最适相对湿度95%以上。多雨低温天气,露水大,早晚多雾,病害即有可能流行。此外,栽培条件对病害发生影响较大。一般种植感病品种,种植带病苗,偏施氮肥,定植过密,田间易积水的地块,易发病。靠近发生晚疫病棚室的地块,病害重。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 如百利、L-402、中蔬4号、中蔬5号、中杂4号、圆红、渝红2号、强丰、佳粉15号、佳粉17号等品种。

2、条件许可时可与非茄科蔬菜实行3~4年轮作。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的地块种植,合理密植。合理施用氮肥,增施钾肥。切忌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加强通风透光,保护地栽培时要及时放风,避免植株叶面结露或出现水膜,以减轻发病程度。

3、培育无病壮苗:病菌主要在土壤或病残体中越冬,因此,育苗土必须严格选用没有种植过茄科作物的土壤,提倡用营养钵、营养袋、穴盘等培育无病壮苗;

4、清洁田园:番茄、黄瓜、辣椒、芹菜等作物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株、病果,减少初侵染源。经常检查植株下部靠近地面的叶片,一旦发现中心病株,立即除去病叶、病枝、病果或整个病株,在远离田块的地方深埋或烧毁,同时立即施杀菌农药和连续消毒,防止病害蔓延。

5、避免在有番茄晚疫病的棚内育苗,定植前仔细检查剔除病株,并喷1次药。雨季及时排涝,降低田间湿度。

现代化绿色无公害生物防治

1、发病初期适当控制浇水,保护地栽培注意增强通风,降低空气湿度。

2、培育无病壮苗,增施有机底肥,注意氮、磷、钾肥合理搭配。

3、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株落叶。

标签: 蔬菜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