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蔬菜种植

预防大蒜“面包蒜”及二次生长的优质栽培技术【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1-03-11|点击次数:

预防大蒜“面包蒜”及二次生长的优质栽培技术

大蒜又叫蒜头是蒜类植物的统称,半年生草本植物。大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蔬菜之一,也是市场上一年四季都能供应并且颇受欢迎的蔬菜。但是,近几年来由于种植方式、管理方式等方面的不当,出现了大量的大蒜二次生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马尾蒜"、"面包蒜",使得大蒜既不能留种,也不能食用,严重地降低了大蒜的商品性和经济效益,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大蒜出现了二次生长,该如何预防和防治?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

一、“面包蒜”形成的原因

“面包蒜”就是大蒜鳞茎的鳞瓣无蒜仁或蒜仁很小,无保护叶(蒜皮)、储藏叶(蒜仁)和发芽叶的区别。收获时用手捏感觉很松软,经日晒,鳞片从外层向内层逐渐脱水成膜状,最后干瘪。这种大蒜称之为“面包蒜”“气蒜”或“洋葱蒜”,无食用价值。在大蒜种植过程中,氮肥一旦施入过量即会形成“面包蒜”,并随氮肥用量的增加 “面包蒜”现象加重。

在大蒜生產中,凡是有利于大蒜植株对氮肥吸收的气候条件及栽培方式,都会引起大蒜不同程度地形成“面包蒜”。如在大蒜鳞芽分化期的3月份,若遇多雨天或灌水偏多,即使施用标准量的氮肥仍会促进大蒜形成“面包蒜”;暖冬气候,有利于加速大蒜生长发育,更有利于大蒜对氮肥的吸收而形成“面包蒜”;覆盖地膜,增温保水,氮肥利用率由30%提高到70%以上,也可促进大蒜形成“面包蒜”;植株密度小,单位面积氮肥多,也可促使大蒜形成“面包蒜”。

二、大蒜二次生长的原因

大蒜播种期的早晚决定着蒜薹及鳞茎发育的类型和二次生长的轻重。随着大蒜播期的推迟,蒜薹的类型由硬薹变成软薹,进而变成短薹(长不出假茎),更短薹(长不出蒜头),最后无薹(形成独头蒜);大蒜二次生长也由重到轻再到无。播种期太晚植株矮小、鳞茎小、产量低、品质差。

大蒜播期提前,植株体春化即提前,大蒜鳞芽外层的鳞片会长出叶身形成普通叶,严重者每个鳞芽的多层鳞片长出多片普通叶,在大蒜假茎上部形成丛生叶,这种现象称为鳞芽再生或二次生长。大蒜二次生长严重时产生软薹,造成蒜薹减产30%以上,还会造成鳞茎散头、多瓣、小瓣、品质降低。

短日照是大蒜鳞芽发生二次生长的直接原因,氮肥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种植大蒜以生产蒜头为主时,不宜使用经“九二○”或用清水浸泡的蒜种;也不宜使用经过冷藏的蒜种,因为此类蒜种的休眠被打破,生育期提前,二次生长现象严重。地膜覆盖大蒜比露地栽培大蒜生育期提前,二次生长可提前15天发生;在鳞芽分化期如雨水过多,光照强度弱,长日照刺激弱,大蒜发生二次生长较重。冬春气候温暖有利于大蒜植株生长及对氮肥的吸收,生育期提前也将导致二次生长严重。

三、大蒜预防“面包蒜”及二次生长的栽培技术

1.整地施肥

种植地块应选择有机质丰富、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壤土。种植前需要深翻细耙,耕深20~30厘米,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早耕翻晒垡、活化土壤。大蒜喜肥又耐肥,增施有机肥对提高大蒜鳞茎产量、改善品质具有重要作用。每亩施有机肥5000公斤、45%三元复合肥100公斤。

整地后开沟做畦,畦面宽1.3米、沟宽20厘米、沟深20厘米,配套围腰沟,沟深30~40厘米,做到沟沟相通,排灌方便。开沟、栽植和覆土要求深度一致。

2.品种选择

精选老熟、个头大、无病虫伤害的蒜瓣作蒜种。结合分级要剥除蒜瓣的茎盘、蒜瓣外的革质包皮。推荐大蒜品种有赣榆大蒜、苍山大蒜、邳州大蒜。

3.播种时期及方法

以江苏省连云港市为例,大蒜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2~25℃,为了保证大蒜越冬前植株叶片数达到4~5片,同时控制大蒜二次生长,以产蒜头为主兼收蒜薹的露地大蒜,适宜播种期为9月下旬,地膜覆盖大蒜播种期为10月上旬。

整地做畦后,按行距20厘米、株距10厘米开沟播入种瓣,栽深2厘米,栽后用腐熟的土杂肥盖严播种沟,再覆2厘米厚细土,压实灌水,土层湿透后排水,使墒情一致。每亩播种3.0万~3.5万株,每亩用种量65公斤左右。播种两天后全田喷洒乙草胺防治杂草,播种后3~4天覆膜,农膜两边压入土中,膜上不压土。覆膜栽培可减少50%~60%氮肥施用量,产品出口合格率达90%以上。

播种时还应把握定向栽植,大蒜叶片着生的方向与蒜瓣的背腹线垂直,所以播种时将蒜瓣的背腹线与行间距平行为好,可使植株叶片接受较多的阳光。

4.田间管理

控制氮肥施用量:中等肥沃的土壤,露地大蒜播种至春分前,每亩氮肥用量不超过34公斤;地膜覆盖大蒜播种至春分前,每亩氮肥施用量不超过16公斤。

10月至翌年2月底,大蒜幼苗刚露芽时用竹片轻轻拍打,让其顶出薄膜,个别顶不出膜的幼苗用钩子钩出;保持土壤湿润,保证地膜完整。3月初至4月底,注意清沟排渍,以防止雨水偏多而发生二次生长。5月初至5月底,采薹前3~4天不浇水;采薹时,尽量少伤及叶片;采薹后,保持土壤潮湿,延长叶片与根系的功能期,促进鳞茎膨大。鳞茎收获前7天停止浇水。

四、收获

蒜薹采收适期:当蒜薹长出叶鞘后,待弯曲呈钩样时为采收适期。采收过早蒜薹产量低,采收过晚蒜薹质量变劣,也直接影响鳞茎的产量。对于以出口为主的大蒜,待蒜薹长出假茎10厘米时即可采收,以节省养分促鳞茎膨大。

适时采收鳞茎:大蒜叶片变为灰绿色,底叶开始变黄脱落,说明鳞茎基本长成并已老熟,就应该及时收获。收获和晾晒期间勿受雨淋,以免影响大蒜品质。

一、小头蒜与独瓣蒜

蒜农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小头、独瓣蒜增多,严重影响了大蒜的产量及生产效益。小头蒜、独瓣蒜产生的原因:土壤过酸,根系生长不良,根端变粗,大蒜停止延长生长。相反,土壤过碱不仅小头、独瓣蒜增多,而且种瓣极易腐烂。

防治技术措施:施肥不合理,造成土壤不同程度的呈现酸性或者碱性,大蒜生长势降低,综合抗性差,生理性病害、病理性病害发生频繁。常年种植大蒜的地块,可根据大蒜的长势鉴别土壤的酸碱性,有条件的地方最好用pH值试纸,对土壤酸碱度测定,如酸性土壤耕作前每亩施用生石灰75~100公斤,碱性土壤每亩施用木质素菌肥40~60公斤。

二、裂头散瓣蒜

一般情况下,蒜头被多层叶鞘(蒜皮)包着,蒜瓣不易散裂,如果包被蒜头的叶片较少,蒜瓣膨大时会将叶鞘涨破,或者蒜头的茎盘发霉腐烂,蒜瓣与茎盘脱离,造成蒜头开裂、蒜瓣散落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发生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 播期。播期过早,蒜头膨大盛期植株出现早衰,下部叶片枯黄,蒜头外围的叶鞘提早干枯,蒜头膨大时极易将叶鞘涨破,出现散瓣现象;播种过晚,花芽分化时,叶片较少,蒜头膨大时也容易将叶鞘涨破。

2. 田间管理措施不当。大蒜收获前15天左右,浇水过多,或者降水较为频繁、排水不良的地块,因田间积水,土壤湿度大,地温高,包被蒜头的叶鞘容易腐烂,形成散瓣。

3. 地下水位高。在地下水位高、土壤粘重的地块种植大蒜,土壤通透性差,排水不畅,叶鞘的地下部分易腐烂,引起裂头散瓣。

4. 采收时期不当。过早收获蒜薹或抽取蒜薹时,蒜薹从基部断裂,造成蒜头中间空虚,也容易出现散瓣;蒜头采收过迟,蒜头外皮少而薄、土壤湿度大时,包被蒜头的叶鞘腐烂,出现裂头散瓣。

5. 收获后遇到连阴雨。大蒜收获后遭遇连阴雨天气,蒜头不能及时晾晒,茎盘极易腐烂,出现散瓣现象。

6. 品种。有些大蒜品种包被蒜瓣的外皮薄而脆,在收获或者贮藏过程中很容易破碎。

防治技术措施:一是选用合适的大蒜品种如苍山大蒜、苏联2号等。二是合理安排播期,山东一带一般最佳播期为9月20日前后。三是确保大蒜越冬时叶龄5~6片叶,株高30厘米。四是加强田间管理,2月底至3月上旬浇一次返青水,植株长势弱的地块,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3月下旬及时浇退母发棵水,为防止退母植株生长势弱的现象发生,结合浇水进行第二次追肥,每亩施用尿素11~13公斤、磷酸二铵3~5公斤。大蒜收获前7天停止浇水,该时期如出现较大的降水,做到及时排水,防止田间积水。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块种植大蒜,最好采取起垄种植法,垄高8~10厘米、宽25厘米,每垄种植两行。

三、抽薹不良

抽薹的品种出现大量不抽薹或者不完全抽薹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环境不适或者栽培管理不当。贮藏期间已经解除休眠的蒜瓣,如果感受的低温时间不足,遇到高温和长日照条件,花芽和鳞芽不能正常分化,就会产生不抽薹或者不完全抽薹的植株。秋播时间过晚,感应低温的时间不足,植株瘦弱,营养生长不良,不分化花芽,大的种瓣形成不抽薹的分瓣蒜,小的种瓣形成不抽薹的独瓣蒜。另外引种时应了解品种的抽薹习性、原产区的纬度和海拔高度,从海拔高的地方引种也会出现不抽薹现象。

防治技术措施:气温较高的年份,可适当提前播种,或者采取不覆盖地膜栽培措施。严把引种关,从高纬度往低纬度引种,可采取0~10℃低温处理,处理时间一般不少于30天。

四、面包蒜

大蒜收获后,经日晒,鳞芽中数层肥厚的鳞片开始脱水形成膜状,整个鳞茎用手捏感觉松软,似面包,俗称 “面包蒜”,既无商品价值也无实用价值。面包蒜是大蒜鳞芽分化异常而未能膨大成蒜瓣的畸形鳞茎。施肥不合理是形成面包蒜的主要原因。施肥不合理主要是基肥中盲目增加氮肥的施用量,不施用钾肥或者施用钾肥量少,或者追施氮肥时过早、量过大;另外,面包蒜也与种植密度有一定的关系,种植密度越大,面包蒜产出率越低,反之越高。

防治技术措施:大力推广配方施肥技术,根据大蒜根系生长特点及吸收能力,每亩施用腐熟的优质有机肥5000公斤、木质素菌肥120公斤、尿素20公斤、50%硫酸钾35~40公斤、磷酸二铵40公斤、硫酸锌1.5公斤、硫酸亚铁2公斤。后期追肥,切忌单一追施尿素,可采用富含多种元素的冲施肥。合理的种植密度,不仅是大蒜高产优质的关键,而且也是降低面包蒜出现的技术措施之一。大蒜之乡——金乡种植经验表明:株行距15厘米×18厘米为宜,每亩种植2.5万株左右。

五、大蒜的二次生长

发生二次生长的蒜头形成畸形,蒜瓣排列错乱,而且极易松散脱落。大蒜二次生长一般常见的有三种类型:一是外层型二次生长,大蒜外层叶片的叶腋中,萌生一至数个鳞芽,鳞芽延迟进入休眠而继续分化,形成独瓣蒜。二是内层型二次生长,在大蒜植株内层叶腋中,正常分化的鳞芽延迟进入休眠,鳞芽外围的保护叶继续生长,从植株的叶鞘口伸出,形成多个分叉。三是气生鳞茎型二次生长,蒜薹总苞中的气生鳞茎延迟进入休眠而继续生长成小植株,甚至抽生细小的蒜薹。大蒜出现二次生长,既达不到大蒜出口标准,也满足不了国内市场的需求,使蒜农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大蒜出现二次生长,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品种。有些品种因遗传原因往往第二次生长;蒜种在冷储的过程中因受低温影响,诱发大蒜二次生长。

2. 播期。播期早,土壤湿度大,大蒜在生长过程中往往出现二次生长。

3. 蒜瓣太小。播种时使用的蒜瓣小、播种密度过稀,常常出现二次生长。

4. 管理不当。如鳞芽分化以后,灌水次数多、灌水量大,土壤湿度大,对大蒜的二次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大蒜返青后,追施氮肥,氮肥追施量越大,大蒜二次生长越严重。采用地膜覆盖,大蒜整个生育进程提前,大蒜二次生长概率大。

5. 气候因素。早春气温回升快的年份,促使大蒜的花芽和鳞芽分化提前,该时期日照较短,如遇到连续降雨、降温天气,土壤湿度大,温度低,鳞芽再次感受低温,再次分化出鳞芽、花芽,以后在长日照、高温条件下形成二次生长植株。

防治技术措施:大蒜产区,一定要严把引种关,从外地引种时,最好进行小面积试验,淘汰容易发生二次生长的大蒜品种。蒜种不在冷库贮藏,贮藏场所应保持25℃以上的温度和75%以下的空气湿度。不同地区播期的确定,应根据大蒜不同品种特点,合理安排适宜的播期,容易发生外层型二次生长的品种,应适期晚播,容易发生内层型二次生长的品种,适期早播;根据不同大蒜品种的二次生长特性、不同的生产目的,选用大小适宜的蒜瓣播种,并采用适宜的种植密度。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合理安排氮磷钾的使用量及使用比例,用速效氮肥作追肥时忌多次多量的施用,特别是在大蒜返青期要少施或者不施速效氮肥,花芽和鳞芽分化期不要多次大量灌水,大雨过后防止田间积水。

标签: 蔬菜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