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蔬菜种植

浙江生姜种植-从30年前艮山门摆摊的生姜哥到如今营收好几个亿,杭州“菜王”卢克刚的奋斗史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4-01-27|点击次数: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施雯 通讯员 金建平 韩大雄

1987年,山东临沂沂蒙山区,16岁的卢克刚初中毕业。

在工地搬砖的他,每天收入1块2毛钱。

从30年前艮山门摆摊的生姜哥到如今营收好几个亿,杭州“菜王”卢克刚的奋斗史

沂蒙山南的连片平原,因为缺水,地里只适合种植小麦、高粱等旱粮作物,年头年尾家里经常断粮。

卢克刚的一日三餐,主要靠地瓜干充饥,吃不饱饭没力气干活,他日思夜想的,是能吃上南方人的白米饭。

村里靠近山脚水库的土,是唯一有灌溉条件的,还能种些需水量不大的蔬菜,比如生姜、大蒜。

听说南方人喜欢吃菜,那年深秋,少年卢克刚穿着空心袄,跟着父亲一起南下。

载着一船从乡亲们地里收来的生姜大蒜,父子俩沿京杭大运河,两天两夜到杭州,在艮山门码头上岸,开始了在杭州卖菜的奋斗史。

彼时的艮山门,是杭州蔬菜批发市场(以下简称:杭蔬)的前身,老杭州对它的记忆,多数停留在三里亭年代,而菜贩子卢克刚,算得上杭蔬的“三朝元老”。

从30年前艮山门摆摊的生姜哥到如今营收好几个亿,杭州“菜王”卢克刚的奋斗史

一个月卖掉一平板车生姜,卢克刚每月能有100多块钱的营业额,不但白米饭吃上了,收入也比在老家翻了一倍。

这事在临沂老家传开后,乡亲们跟着卢克刚种姜、卖姜,在艮山门摆摊的七八年间,卢家父子也带富不少老乡。

1995年,卢克刚父子在杭州卖菜的第8年,杭州农贸市场界发生了一件大事。

根据当年2月24日的钱江晚报报道,当天起,杭州龙翔桥农副产品市场开始实行“大众菜卖大众价”的活动。这一举动,让“菜篮子”和“菜摊子”皆大欢喜。摊主们说,“利是比以前薄了,但买的人多了,快进快出拉拉平赚得也不少。”

今天的卢克刚还对这件事有印象。在杭州菜场打拼30年,从生姜小贩起步的卢克刚,如今在杭州已经有了自己的蔬菜基地,并且是包括叮咚买菜在内的多家电商平台的供应商。

卢克刚和钱江晚报一直关注的很多小店店主一样,他们在杭州的奋斗和打拼史,是“向美而生”最生动的一种注解。

从30年前艮山门摆摊的生姜哥到如今营收好几个亿,杭州“菜王”卢克刚的奋斗史

1】南下杭州卖菜,山东父子成艮山门马路市场的“苍莽英雄”

卢克刚至今依然记得30多年前第一次踏上杭州的场景:艮山门一带是因水而兴的马路菜场,熙熙攘攘间是很多摆摊人的生计。

“那时候条件不好的,终年风吹日晒雨淋。寒冬腊月,吹着西北风席地而睡。到了三伏天,运河边蚊虫肆虐,咬得人根本没法睡觉。”

没有换洗衣服,带着一口锅、一只煤球炉,父子俩在五六平方米的露天摊位24小时蹲守,要等卖完一车生姜大蒜,至少一个月甚至几个月,才能回老家拉来货继续卖。

“那时,国营菜场只在上午营业,生意后来就不怎么好了,不少市场濒临歇业;而艮山门这样的马路菜场里,和我们一样的很多摊贩24小时不打烊的,随到随卖,人气就越来越旺了。”

国营菜场消退,马路市场的兴起,像极了今天的手机买菜,逐渐在城市流行。

从30年前艮山门摆摊的生姜哥到如今营收好几个亿,杭州“菜王”卢克刚的奋斗史

在艮山门摆摊七八年后,卖生姜的人越来越多,市场竞争变得激烈,卢克刚这个带头人感到了压力:“杭州人还是喜欢吃叶菜,大家抢生姜生意,不如回家种点大白菜到杭州卖卖看。”

大白菜耐储运,秋冬季节销量大,卢克刚引领了老家种菜新风尚,也为冬季寡淡的杭州蔬菜市场贡献了一份力量。

只有萝卜、大白菜的冬天,让杭州人的菜篮子拎得有点寂寞,冬天还能吃点什么新鲜蔬菜?

从30年前艮山门摆摊的生姜哥到如今营收好几个亿,杭州“菜王”卢克刚的奋斗史

艮山门菜贩子们想去广州看看,卢克刚跟着大伙南下,广东冬瓜正好上市,从广州拉一火车皮冬瓜,要等七天七夜货才能到艮山门货运站。

平时一两块钱一斤的小菜,因为反季节销售,广东冬瓜在杭州卖到5元/斤。

2】“南征北战”种菜,他打开了全国种菜杭州卖菜的新局面

备受市民追捧的反季节蔬菜,让尝到甜头的卢克刚,开始寻思南下种菜的事。

无巧不成书,彼时国内蔬菜市场出现的爆款小菜——西芹,无意间加速了他南下的进程。

1993年,第一批美国西芹从上海港进口到中国,这种肉质肥厚、口感脆嫩的芹菜,吃起来的感觉和传统芹菜截然不同,一上市就成百姓追捧、风靡一时的菜市场尖货。

西芹卖疯,还得益于一道叫“西芹百合”的小菜,它带火的不止是西芹,还有无人问津的兰州百合,当时,几毛钱一斤没人要的百合,瞬间身价倍增,卖到5元/斤。

“西芹好卖,只是进价太贵,能不能在国内找地自己种一点?”

1997年,带着从美国卖来的西芹种子,卢克刚在云南昆明包了几亩地试种成功后,正式开启了自己“南征北战”的蔬菜江湖格局。

从30年前艮山门摆摊的生姜哥到如今营收好几个亿,杭州“菜王”卢克刚的奋斗史从30年前艮山门摆摊的生姜哥到如今营收好几个亿,杭州“菜王”卢克刚的奋斗史

冬天在广东、云南、海南包地种菜,夏天在甘肃、河南、山东包地种菜,每个基地的规模都在1000亩左右,他都是和当地人合作一起生产。

这些菜经过长途运输,最终都销往了杭州。

从30年前艮山门摆摊的生姜哥到如今营收好几个亿,杭州“菜王”卢克刚的奋斗史

三四月份海南产的甜玉米刚上市,跋山涉水10来天运到杭州,玉米苞叶黄了,籽粒也干瘪了,但吃惯糯玉米的杭州人尝了,依然觉得特别好吃,品质居然一点也没影响它一路开挂式地旺销。

开启“全国种菜杭州卖菜”产销一体化经营格局后,小打小闹起步的卢克刚,蔬菜生意做到了年销售额七八千万。而彼时的马路市场,也从艮山门搬迁到了三里亭。

露天小摊终于有了遮风挡雨的地方,新市场摊位更大,面积有30多平方米并配备冷库,卢克刚的蔬菜生意越做越红火,年销售额很快突破了1亿元。

3】从三里亭搬到勾庄,遭遇暴雪和疫情之后的“思变”

2008年,随着城市的扩张,三里亭菜场的时代划上句号,杭蔬搬迁至现在的勾庄。而那年冬天的暴雪,给这座城市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从30年前艮山门摆摊的生姜哥到如今营收好几个亿,杭州“菜王”卢克刚的奋斗史

大雪压垮了本地蔬菜大棚,露地蔬菜被雪藏无法收割。高速公路上积雪、冰冻、封道,即使能行驶的路段,车辆也如履薄冰,龟速前行。

在本地蔬菜供应几乎断档,外地蔬菜无法调运,超市货架蔬菜售罄的情况下,卢克刚紧急从山东、江苏的基地和收货点找人,那些冒着大雪从地头挑菜给杭州保供的,都是跟卢克刚合作了几十年的老伙计。

从30年前艮山门摆摊的生姜哥到如今营收好几个亿,杭州“菜王”卢克刚的奋斗史

时间快进到2019年底,疫情下,人流如梭的蔬菜市场一直在力保供应。

从30年前艮山门摆摊的生姜哥到如今营收好几个亿,杭州“菜王”卢克刚的奋斗史

电商之都杭州一批手机买菜平台订单火爆,叮咚、美菜、美团、拼多多等十来个电商平台拉蔬菜的大车,在市场门口排起长队等菜。因为长期合作的七八个买菜平台,供货范围会辐射长三角甚至更远的地区,卢克刚摊位上菜,月销售额反而比疫情前增长了30%,他也因此妥妥地成为了杭州蔬菜批发市场的销冠。

疫情之前,卢克刚每年卖菜的营收已经超过3亿元。

去年年末,今年年初,疫情平稳之后,卢克刚做出了一个谋划多年的决定:结束自己在外省包地种菜的经营模式,把生产中心放到浙江来。他先后在衢州和杭州建立蔬菜生产基地,只专注生产几款主打叶菜,还有番茄、黄瓜、辣椒等几样本地热销的小菜。

从30年前艮山门摆摊的生姜哥到如今营收好几个亿,杭州“菜王”卢克刚的奋斗史

4】浮沉30多年吃过苦也收获过很多幸福,安家杭州一直感恩

和吃不饱的少年时代相比,在杭州安家落户的卢克刚,现在生活富足幸福。

当初卖了两年生姜之后,卢克刚就赚到了钱,把山东老家的茅草房翻新成了砖瓦房。

2006年,因为子女高考就学的原因,他在余杭买了第一套房子。

原本也想过回山东老家发展的卢克刚,现在已是几个孩子的父亲,大女儿在杭州的银行工作,全家老小都成为了新杭州人。

“孩子们的房子,我在杭州置办好了,全家安心做杭州人了。”

在杭州菜场浮沉30年,卢克刚一直很感恩。他说,杭州是个机会很多的城市,有想法肯努力就会有收获。

“30多年前当菜农,是为了填饱肚子才从山东跑到杭州来找机会,那时候就是熬夜吃苦,也不怕累,年轻嘛,有的是力气。后来学会了思考,也学会了求变。”同样是卖菜,从艮山门边的生姜哥到现在的杭州菜王,卢克刚有自己对生活和对奋斗的理解。“生意总有亏赚,但日子要过得豁达,无论做人还是做生意,都不要忘了本心。”

年入半百的卢克刚同时也很清醒:“时代不同了。电商平台的出现,也倒逼了像我这样的蔬菜供应商要经常思考,怎么持续提升蔬菜品质,种出更多好的蔬菜。但不管什么时代,都要好好吃饭好好吃菜的,对吧。”

一日三餐,一年四季,有家人陪伴,有一份热爱的工作,日子有苦也有甜。

这大概是卢克刚理解的最日常的美好和幸福。

美好密码:

抱着吃苦的心态,踏踏实实做事,生活不会亏待你,杭州不会辜负你。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标签: 蔬菜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