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蔬菜种植

防治蕹菜白锈病的技术要点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5-25|点击次数:
防治蕹菜白锈病的技术要点-库百科养殖网 防治蕹菜白锈病的技术要点

防治蕹菜白锈病的技术要点

旋花科(Convolvulaceae)番薯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又名空心菜。以绿叶和嫩茎供食用。原产中国热带地区,广泛分布东南亚。现我国华南、华中、华东和西南各地普遍栽培,是夏秋季的重要蔬菜。

白锈病是蕹菜的常见病害,分布普遍,危害较重。危害叶片、叶柄和嫩茎,严重发生时显著降低产量和品质,甚至造成绝收。

【症 状】叶片表面生淡黄色褪绿斑,后渐变褐色,叶片背面相对应的部位生有隆起的白色疱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有黏质感。此种疱斑是病原菌的孢子囊堆,疱斑破裂后,散出白色粉末状物(病原菌的孢子囊)。成为空疱。发病严重时病叶扭曲畸形,易脱落。叶柄和嫩茎膨肿,也出现白色疱斑。

【病原菌】 为旋花白锈菌Albugo iPomoeae-aquaticaeSawada,是一种卵菌。

【发病规律】病原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和粪肥中越冬或越夏。卵孢子可存活2年以上。种子表面也可能附着卵孢子。下一季蔬菜出苗后,卵孢子同步萌发,产生泡囊,泡囊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借雨水传播,粘附在叶片上。游动孢子静止后在水滴中萌发,产生芽管,芽管经由叶片的气孔而侵入,引起初侵染。病原菌的菌丝在叶肉细胞间蔓延,并在叶片背面生出白色疱斑,这是病原菌的孢子囊堆。其表皮破裂后,散出孢子囊,借风雨或农事操作传播,引起再侵染。孢子囊萌发最适温度为25℃~30℃。萌发后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萌发产生芽管而侵入。较低的温度适于白锈菌侵入,但侵入后在寄主体内扩展,则需要较高的温度,若白昼气温低于23℃,不表现症状。

连作田间遗留菌源数量多,发病早而重。土质瘠薄,营养缺乏或氮肥施用过多、过晚,植株抗病能力降低时,发病早而重。地块低洼积水,灌溉不当或植株密度过高,通风透光不足,昼夜温差大,露水重,都使白锈病严重发生。

防治蕹菜白锈病的技术要点

【防治方法】 重病田与其他蔬菜轮作2~3年或换种水稻1—2年。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清洁田园。种植抗病、轻病品种,据海南省报道,泰国种、细叶种和柳叶种较抗病。选用无病地生产的不带菌种子,必要时种子可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或安克·锰锌69%可湿性粉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 3%。

低湿地区实行高垄、高畦栽培,合理密植。蕹菜对肥水需求量大,宜施足基肥。定植田每667平方米基施腐熟有机肥3000千克、蔬菜专用肥75千克做基肥。追肥宜前轻后重,避免偏施氮肥,每次采收后施1次肥。

遇到寒冷天气,在畦上搭塑料小拱棚保温。要合理灌溉,干旱时沟灌,及时通风降湿,外界气温升高到蕹菜生长的适宜温度后,逐渐撤除小拱棚和大棚膜。发病初期摘除病叶,携出田外销毁。

蕹菜生产周期短,宜选用持效期短、无残留、高效低毒药剂。发病初期开始喷药。可选用的常用药剂有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2. 2%菌可净(霜霉威)水剂8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通常每7~10天喷1次药,连喷2~3次。棚室内还可用5%百菌清粉尘剂或5%霜脲·锰锌粉尘剂喷粉。

标签: 蔬菜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