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类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蛇类养殖

蛇场养殖场图片(“禁野令”下,株洲攸县特种养殖户寻求转型或退出)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06|点击次数:

华声在线4月10日讯(通讯员 刘志刚 刘建飞 记者 赖泳源)全面禁食野生动物,让全社会深刻认识到“野味”不能再吃了,但是已经把“野味”养殖作为特色产业来发展的养殖户们该何去何从?4月8日,记者前往株洲攸县部分特种养殖户进行了解,他们或是寻求转型,或是选择退出。

养殖户遭遇“断指”之痛 该何去何从?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滥食野生动物威胁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被称为“史上最严”野生动物禁食令,也称为“禁野令”。

在黄丰桥镇满江村的润鑫特种养殖场,老板洪谭章正在给豪猪喂饲料。由于突然而至的“禁野令”,让他一下子陷入困境,近40只豪猪不但不能上市销售,每天的饲养成本依然要负担。

三年前,怀着创业梦想的洪谭章筹资建设特种养殖场,如今事业刚有点起色却遭遇“断指”之痛,“禁野令”的出台让他对自己的未来变得十分迷茫,眼前的困境更是让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

“禁野令”下,株洲攸县特种养殖户寻求转型或退出

同样,在黄丰桥镇湖厂村的文帆蛇场,老板曾庆生也因为“禁野令”的出台而感到焦虑和迷茫。目前曾庆生的蛇场里还养了近万条蛇,每天喂食的成本需要一千多元,这让他压力山大。

据了解,攸县目前共有特种养殖场36家,其中包括豪猪养殖场7家、蛇场7家、竹鼠养殖场7家、蛙类养殖场8家,豪猪、蛇、竹鼠等养殖数量近3万只,固定资产投入2600多万元,每年产值近2000万元。

攸县林业局野保站副站长洪需要表示,“禁野令”出台以后,攸县很多特种养殖户陷入困境,很多养殖户不断前来咨询。林业部门也积极介入,摸排走访,宣传政策,尽能力帮助他们转产转型,尽可能帮他们解决困境。

政府助力产业转型 积极引导有序退出

“禁野令”的出台,意味着特种养殖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在健康与安全面前,特种养殖无可避免要经历“断指”之痛。如何稳妥引导养殖户转型、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成为眼下最迫切的问题。

“禁野令”下,株洲攸县特种养殖户寻求转型或退出

面对“禁野令”对特种养殖造成的影响,国家相关部门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据国家林草局最新的通知要求,各地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要掌握实际情况,科学评估禁食影响,并正确理解禁食野生动物范围,分类做好工作衔接。

对属于禁食范围但具有科研、药用、展示等非食用性合法用途的,依法依规做好行政许可证件或文书变更、换发等工作,引导、帮扶养殖户调整、转变生产经营方向。对属于禁食范围但其设施可用作养殖其他动物的,通过加强信息服务和技术指导,主动引导养殖户调整养殖结构,继续发挥养殖设施的作用。对禁食后停止养殖活动的,在地方政府领导下积极支持、指导、帮助养殖户转产转业,尽量减少影响。

洪需要说,像豪猪、银环蛇也有药用价值,他们就积极帮农户转产转型,联系有关加工企业帮助他们销售。

随着“禁野令”的出台,攸县也有部分特种养殖户选择自愿退出,在皇图岭镇山关村,从事蛇场事业20多年的刘方针决定申请退出特种养殖行业,目前他的蛇场还存有1000多条蛇,希望相关部门能妥善处理。

那么对于自愿申请退出的特种养殖户,国家林草局要求对禁食后停止养殖的在养野生动物进行妥善处置。一是科学实施放归自然。二是转作非食用性合法用途。三是对属于禁食范围养殖户放弃养殖的外来野生动物,不得放归自然,可委托代养或移交至具备条件的收容救护机构,今后根据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等需要进行合理调配。四是对确不能采取上述3种措施处置的在养野生动物,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还要求相关部门针对禁食措施给部分养殖户、从业人员造成损失或影响等情况配合做好补偿工作,帮扶养殖户解决困难。

洪需要表示,对于自愿退出的养殖户,他们会到现场摸底,进行登记存栏量,实行一户一册建档,并根据国家出台的后续政策进行补偿。

来源:华声在线

标签: 蛇类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