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家兔病毒性出血症的症状、鉴别与治疗【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6|点击次数:

家兔病毒性出血症的症状、鉴别与治疗

家兔病毒性出血症的症状、鉴别与治疗【库百科养殖网】

李 凯 (吉林省德惠市万宝镇畜牧站 130303)

1 流行特点

兔病毒性出血症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家兔烈性传染病。其病理变化的特征是肺、肝等实质器官出血和坏死。该病毒侵害机体后最早出现病理变化的是肝脏,其他依次为脾、肺、脑及脊髓等组织。兔感染4个小时后,肝窦内细胞开始肿胀,肝细胞颗粒变性,血管内有透明栓塞。青壮年兔和成年兔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但哺乳仔兔不发病。病毒可经消化道、呼吸道、外伤、肌肉、静脉、腹腔、鼻内、口腔及眼结膜等多种途径感染发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发,且多为暴发性的。

2 临床症状

根据病兔的临床症状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三种类型。

2.1 最急性型

本病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36~96个小时,人工感染的潜伏期是12~72个小时。最急性病例看不到任何症状,正在吃食,有的嘴下还衔着饲料突然倒地而死。在暴发本病的初期,未注射疫苗的兔群发病率和病死率可高达90%以上,甚至全群都可感染。

2.2 急性型

病兔病初精神沉郁,少动、口喝,临死前突然兴奋不安,在笼内狂奔后,前肢伏地,后肢支起,全身颤抖倒向一侧,四肢呈划水状,然后鱼跃式跳跃,惨叫后即死亡。有的死亡兔从鼻孔中流出泡沫状血液。以上两病型大多数发生于青年兔和成年兔。病兔临死前肛门松弛,粪球外包有一层淡黄色胶胨样分泌物。

2.3 慢性型

本病型病程较长,可持续5~6天,多见于老疫区、流行后期或断奶后的仔兔。病兔精神不振,食欲减退,逐渐消瘦,呼吸加快,出现黄疸症状,最后衰竭、死亡。有些兔可耐过康复,康复后的兔可测出高价抗体。

3 鉴别诊断

根据病兔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一般可以做出诊断(www.novmv.com)。如果一时难以确诊可以进行实验室诊断。

3.1 巴氏杆菌病

病毒性出血症和兔巴氏杆菌病的共同特点是发病急、死亡快,实质器官出血和淤血,呈现败血症变化。兔病毒性出血症只有家兔感染,其他动物不发病,多为暴发性,而巴氏杆菌病的病原为巴氏杆菌,可引起多种动物发病,多呈散性流行。兔病毒性出血症,哺乳仔兔不发病,而巴氏杆菌病的患兔年龄不限。病毒性出血症,病兔出现神经症状,肺出血,鼻孔流血,肝脏淤血、肿大,间质增宽;而巴氏杆菌病无神经症状,鼻孔不见流血现象,肝脏也不肿大,间质不增宽,但有散在性或弥温性灰白色坏死灶,肾脏也不肿大。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料接种小白鼠不致死亡,肝脏病料红细胞凝集试验呈阳性反应,并可被抗病毒血清所抑制;而用巴氏杆菌病病料接种小白鼠可致死亡,红细胞凝集试验呈阴性反应。

3.2 魏氏梭菌病

病毒性出血症和魏氏梭菌病的共同之处是发病兔死亡快,胃黏膜脱落形成漠溃疡。鉴别诊断应特别注意的是魏氏梭菌病是水样腹泻为特征性变化,盲肠浆膜有鲜红色出血斑,而兔病毒性出血症则无此特征,是以实质器官的出血或淤血为特征,而魏氏梭菌病无此明显病理变化。

3.3 野兔热

病毒性出血症和野兔热的共同之处是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肝、肾、脾淤血、肿大。野兔热,病兔肝、肾、脾除肿大外,多发生粟粒状坏死,颈部和腋下淋巴结肿大,并有干酪样坏死灶;而病毒性出血症则无此病理变化。

4 治疗

兔场一旦发生兔瘟应尽快进行疫苗紧急预防注射。注射剂量比常规剂量加大1倍以上,一般于疫苗注射后三天可以基本控制发病,五天可完全控制。兔瘟疫苗除具有预防作用外,并有治疗效果,这是因为在疫苗注射后产生了干扰素。兔子在疫苗注射后6小时即能从血清中测出干扰素,12小时达高峰值。产生干扰素的效价与注射剂量呈正比,所以在疫苗紧急预防注射时应加大注射剂量。

抗生素和其他药物对本病无治疗作用,仅可防治并发症。使用高免血清每千克体重肌内注射1~2毫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在使用高免血清后3~4星期内需要再注射兔瘟疫苗,否则病兔还会发病。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