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仔兔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方法【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仔兔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方法

仔兔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一种死亡率很高的兔肠道疾病。该病主要表现为排水样及胶冻样粪便和严重脱水,有的可能引起败血症及胸腔化脓等。在临床上可单独发生或与其他病混合感染,给养兔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1 发病情况

长葛市长社区某养兔专业户饲养仔兔210只,2009年3月中旬开始发病,第3天死亡6只,第4天死亡50只,发病后,户主用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治疗,但病情没有得到控制,共死亡62只,其中55日龄的兔占死亡总数的80%。

2 临床症状

病兔精神沉郁,被毛粗乱,食欲减退,不愿活动,常卧于兔笼一角。腹部膨胀,粪便细小,并覆盖有透明胶冻状黏液,随后排棕色水样粪便,并有特殊腥味,肛门周围及后肢等处被毛粘有大量粪便。

3 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兔5只,其病变基本一致:腹腔内有大量灰白色液体;胃膨大,充满大量的液体和气体,胃黏膜有针尖状出血点;十二指肠充满气体,空肠、回肠、盲肠壁薄而透明,内有透明胶冻样物和气体,肠黏膜充血、水肿;胆囊、膀胱肿大。有2只病死兔肺局部出现实质病变,充血、瘀血,胸膜与肺部粘连。

4 实验室检验

4.1 涂片镜检

分别取5只病死兔的肝、脾和心血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数量不等的两端钝圆、中等大小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4.2 细菌培养

取5只病死兔的肝、脾等病料分别接种于普通琼脂平,板和麦康凯琼脂平板,37℃培养24小时。普通琼脂平板上形成中等大小、圆形、rǔ白色、隆起、表面光滑的菌落,直径约2mm;麦康凯平板上则形成中间凹陷的粉红色菌落,直径约1~2mm。分别挑取这两种培养基上的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均为中等大小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4.3 药敏试验

该菌对头孢唑啉和恩诺沙星高敏;对丁胺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中敏;对氟哌酸和土霉素低敏。

5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为兔大肠杆菌病。

6 防治措施

6.1 隔离病兔

对病死兔进行无害化处理;用1∶300的百毒杀,对兔舍环境、地面、兔笼、用具、饲槽等进行全面消毒;加强通风换气,供给清洁饮水。

6.2 及时治疗

对所有兔只用恩诺沙星进行注射,连用4天,同时在饲料中添加恩诺沙星,在饮水中加入维生素C,连续饮喂7天。

经采取紧急治疗措施,7天后基本控制了病情,没有出现新的病例。

6 分群饲管

秋季是山羊的配种旺季,若公母羊同群放牧和同栏饲养,常会因性活动的干扰而影响吃草和休息,还易造成怀孕母羊流产等现象,故宜将公母羊分群放牧。

7 科学防疫

要定期注射疫(菌)苗以预防传染病。羊舍要勤清除粪便、残草,保持圈舍干燥、清洁,定期用2%火碱溶液、3%石炭酸或2%福尔马林溶液消毒。经常刷拭羊体,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抗病能力。若羊群因吃了再生青草和豆科牧草而发生肚胀和中毒,应及时在肋部穿刺放气,一次内服鱼石脂5克和酒精20毫升,加水100毫升。

8 秋季驱虫

秋季应给山羊进行一次全面的驱虫。羊群配种前,应用左旋咪唑或丙硫咪唑对羊群进行一次驱虫。危害山羊的体内寄生虫主要有线虫、吸虫和绦虫,且常混合感染。驱虫可用广谱低毒的丙硫咪唑,用量为每千克体重15毫克,加水一次灌服。危害山羊的体外寄生虫主要有虱、螨等,可用松针粉、灭虱精或1%敌百虫溶液擦洗患部。也可按每10千克体重用1%虫克星0.2毫升进行颈部皮下注射,可达到驱除体内外寄生虫的目的。

9 防治病害

①山羊传染性脓疮(俗称“羊口疮”):少用粗硬饲料,严防创伤感染,若发现病羊要及时隔离,同时圈舍和用具用2%的火碱或20%的热草木灰消毒。用0.1%~0.2%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创面,再涂上5%的土霉素软膏或呋喃西林软膏等,每日1~2次。每年3月份或9月份用羊口疮弱毒细胞冻干苗在每只山羊口腔黏膜内注射0.2毫升

②传染性结膜角膜炎(俗称“红眼病”):及时隔离病羊,用2%~5%的硼酸溶液或淡盐水或0.01%的呋喃西林洗眼,擦干后可选用2%的“黄降汞”或2%的氢化可的松眼膏点眼。

③羔羊痢疾:加强防疫,一旦发生痢疾,随时隔离病羔羊,并搞好羊圈的消毒工作。科学合理哺rǔ,避免羔羊饥饱不均。母羊在羊圈附近放牧,适时回圈哺rǔ。在怀孕母羊临产前20~30天和10~20天分别注射羔羊痢疾甲醛菌苗2~3毫升。给病羔灌服0.3克土霉素和0.3克胃蛋白酶,每日2次。或用胃管灌服6%的硫磺镁溶液(内含0.5%的福尔马林)30~60毫升,6~8小时后再灌服1%的高锰酸钾溶液1~2次。

10 维修羊舍

秋末要及时做好羊舍和产圈的维修工作,定期打扫羊舍,做好圈舍消毒工作,以利于羊舍冬季的保温。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