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兔毛圆科病的症状、诊断和防冶方法【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兔毛圆科病的症状、诊断和防冶方法

【名称】毛圆科 Trichostrongylidae

虫体呈线状,口囊小或无,齿或有或无。交合伞侧叶发达,背叶不明显或很小。交合刺短粗,有或无引器。雌虫有子宫两条,尾端尖或钝,有或无端刺。

(1) 兔胃虫(Obeliscoides cunieuli) 雄虫长10--14mm,宽2.3mm,具有一典型的交合伞。雌虫长15--18mm,宽5.46mm,尾端尖,阴门位于虫体之后端.无口囊。虫卵壁薄,呈卵圆形,大小为45--80μm。

生活史 属直接发育型。随粪便排出的虫卵约经10h的发育而孵出幼虫,再经6d即发育为感染性幼虫。兔在吃入感染性幼 虫后而遭受感染,约经20d后在兔胃虫发育为成虫。

本虫广泛地寄生于野兔,但对家兔的危害并不十分严重,很少引起大批感染。本虫的感染与反刍兽毛圆线虫和奥斯特线虫感 染十分相似,因而兔常被用作这类线虫的实验动物模型,关于实验动物的研究资料具有普遍意义。

(2)野兔细颈线虫(Nematodirus leporis) 虫体头端的角 皮形成头泡,体中后都的角皮上有横纹。雄虫长8--13mm,交合 伞上具有圆形或椭圆形的表皮隆起,背叶小,很不明显。腹肋密按并行,中侧肋和后肋相互靠近,背肋为完全独立的两支。交合刺细长,长650--1000 μm。雌虫长16--20mm,虫卵大,长160--180 μm,宽80--90 μm,呈卵圆形。成虫寄生于小肠,生活史是 直接发育型。

本虫广泛地寄生于野兔,也曾有寄生于家兔的报道,但不引起严重疾病。尚未用于实验感染。

除N.leloris外,寄生于野兔的细颈线虫还有N,neomexica- nus、N.arizonensie、N.triangulans等,其形态特征和生活史均与N.leporis相似。

(3) Longislriata noviberia 雄虫长2—5mm,宽49--110 μm,具有交合伞,交合刺长400--620 μm。雌虫长4--10mm,宽60--100μm,阴门位于距尾端200μm处开口。虫卵呈球形,大小为55--74μm×26--40μm.

生活史 成虫寄生于小肠,生活史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是直接发育型。

本虫广泛地寄生于野兔,尚未见寄生于家兔的报道。也尚未用于实验感染。

(4)截形毛圆线虫(Trichostrongylus calcaratus) 雄虫长4.7--6.6mm,宽100--131) μm。交合伞的背肋不对称,交合刺近乎等长,长170--190 μm。雌虫长5.8--7mm,宽90—120 μm, 阴门位于距尾端850--1000 μm处开口。虫卵呈球形,壁薄,大小为60--70 p.m×30--36 μm。

生活史 成虫寄生于小肠,产出的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外界适宜的条件下,经6d发育为感染性幼虫,兔在吃草时食入感染性幼虫而遭感染。

本虫是野兔的常见寄生虫,也曾有寄生于家兔的报道。曾对本虫进行过实验感染,家兔是研究毛圆线虫病的良好的动物模型。

除截形毛圆线虫外,寄生于野兔的毛圆线虫还有T.affinis、兰氏毛圆线虫(T. ransomi)、扭转毛圆线虫(T. retortaeformis)。其中T. affinis是野兔最常见的寄生虫,且常造成流行,也曾有 该虫寄生于家兔的报道。

(5)加条细纹线虫(Graphidium strigosum) 虫体呈血红色[https://www.novmv.com/],丝状,雄虫长8--16mm,宽130--175 μm,具有交合伞及丝状的交合刺,交合刺长1.1--2.4mm。雌虫长ll--20mm,宽190--2151m,尾部呈圆锥形,在肛门后突然细缩。虫卵呈椭圆形,大小为98--106μm×50--58 μm。

生活史

成虫寄生予胃,偶尔寄生于小肠,生活史可能属直接发育型。

本虫在野兔中的流行并不十分普遍。在澳大利亚曾对本虫作过较多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寄生虫与宿主年龄、性别及感染季节的相互关系方面曾有过深入的研究。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