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特种养殖

陕西孔雀养殖(城里夫妻山脚下当“农夫” 与千只孔雀为伴)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06|点击次数:
城里夫妻山脚下当“农夫” 与千只孔雀为伴

蒲计学给孔雀喂食 记者 张宇明 摄

城里夫妻山脚下当“农夫” 与千只孔雀为伴

蒲计学和妻子将逝去的孔雀制成标本

城里夫妻山脚下当“农夫” 与千只孔雀为伴

园子里大大小小养了1000只孔雀 记者 张宇明 摄

一对城里夫妻为什么要放弃都市生活,到山脚下当“农夫”?他们和1000只孔雀又结下了怎样的缘分?

夫妻俩与千只孔雀相伴生活

8月2日,在秦岭脚下的引镇黄土坡村,生态园内不时传出孔雀的叫声,这声音来自城市“农夫”蒲计学的孔雀园。47岁的蒲计学是碑林区李家村人,8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美丽的孔雀还能人工养殖,于是喜爱孔雀又厌倦了城市生活的他开始在周边农村找地方养殖孔雀,这一干就是8年。

如今在名为“凤禄门”的孔雀园里,蒲计学和芦春霞两口子过着“釆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的生活。园子里大大小小养了1000只孔雀,从孵化到养殖两口子亲力亲为。10亩地大的园子里,大部分孔雀待在干净卫生的圈舍里。有些淘气的则踱着步子在院子里玩。

这些年有喜欢孔雀的人来园子里看,也有人来这里买孔雀,孔雀蛋也是销路不错的商品,但他最得意的商品还是孔雀翎做的工艺品和栩栩如生的孔雀标本。

孔雀逝去后 他用标本留住美

蒲计学有双巧手,制作标本是程序复杂的工作。蒲计学制作的孔雀标本都是意外死亡的孔雀,为了留住孔雀的美,他专门拜师学习制作标本。

前期准备时,他会提前将孔雀肉剔除、洗净,用专业药水浸泡半小时,目的是为了防腐。真正的操作是从测量孔雀从头到尾的距离开始,蒲计学裁剪相应长度的铁丝插入塑料泡沫管中,将另一端与孔雀的头骨固定,这是孔雀脖子的支架。为了让标本看起来更逼真,他会用橡皮泥填充头骨,使整个标本的头部看起来更加丰满。蒲计学说,这一步的难点是“翻毛”,为了保证标本的皮毛不受损,技术难度非常高。整个步骤完成后,标本脖子和头的制作过程基本完成。

接下来就是翅膀的制作,将铁丝与标本翅膀的骨头固定好,蒲计学反复强调一定要固定到翅尖的位置,否则调整造型时翅膀会很难固定。固定铁丝后,蒲计学会将脱脂棉塞入标本的翅膀中,并用少量酒精浸湿,然后再用喷水的竹丝缠绕在已经固定好的翅膀骨上,目的是为了让标本的翅膀看起来有肉、逼真。竹丝这种材料经过反复试验后,被发现是最有弹性、填充效果最逼真的材料。孔雀标本腿部的填充也是类似的步骤,看似简单但操作起来并不容易。填充程度也要掌握得恰到好处,多一分累赘、少一分失型,尺度全在蒲计学的手上。

收尾工作是用假体填充标本的肚子,并进行缝合。通常缝合部分都是蒲计学的妻子来完成,他说:“我妻子针线活好,针脚越细越能保证孔雀皮毛的完整性。”缝合完毕后,一只死去的孔雀又被赋予了新的“生命”。随后的几天,他还会对标本进行风干、塑性和细部修整,一件标本从制作到最后完工大约需要10天,慢工才能出细活。

因为对孔雀的喜爱,蒲计学从城市到农村做了“农夫”;因为想留住孔雀的美,他学会了做标本。他说:“人与自然、动物的和谐相处,才是最好的人生。”

标签: 特种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