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康豪猪养殖基地(狮子、石狮子与狮子舞)
在远古时代,狮子曾经广布于亚、欧、非大陆。我国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就曾发现过五、六十万年前的狮化石。据我国著名古生物学家周明镇教授的意见,“杨氏虎”化石其实也是狮的化石。由于冰河的浩劫等原因,欧亚大陆的狮子渐趋绝灭了。现今世界上只有非洲狮子还较多,南自好望角,北至阿尔及利亚、埃塞俄比亚都有分布;在亚洲,仅印度的卡锡阿瓦的吉尔森林中还残存有一群为数一、二百头的狮子。至于遍布南、北美洲的美洲狮则是另一种动物了。
狮之风采,凛凛堂堂,尤其是成年的雄狮,体魄雄壮,可以长到九尺长,四、五百斤重。头大脸阔,从头部到颈肩,披着长密的鬣毛,再配上尾端一个天生的大毛球,确是仪表非凡,因而自古就得到了"百兽之王"的雅号。李时珍描述狮子"铜头铁额、钩爪锯牙,弭耳昂鼻,目光如电,声吼如雷"。雄狮一吼,百兽战栗。狮子一般以多偶的家族聚居,每个家族包括一雄、数雌及幼狮。它们往往是一对、全家甚至二、三十只成群活动,如遇狮群齐声大吼,大地都要震颤。
然而古人或出于对狮子的偏爱,或出于"以貌取人”,有关狮子的记述越来越离奇。如从《尔雅》说狮"食虎豹",虞世南说它“拉虎吞貔,裂犀分象",熊太古更说狮"虽死后,虎豹下敢食其肉,蝇不敢集其尾”。甚至"狮子乳,以金银宝器盛之皆漏”。《辍耕录》上还有一段故事:"元时大会群臣,尽出诸兽于万岁山。若虎、豹、熊、象之属,一 一列讫。然后狮子至,身材短小,绝类人家所畜金毛猱狗。诸兽见之畏惧,俯视不敢仰视,及各饲以鸡鸭野味之类,诸兽不免以爪按定,用舌去其毛羽,惟狮子则以掌擎而吹之,毛羽纷纷脱落。此其所以异于诸兽也。"不过,历史上假狮破象军却真有其事。据《宋书.卷七十六.宗悫传》记,南北朝时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公元四四五年),南宋军"伐林邑,悫自奋请引。……林邑王范阳迈倾国来拒,以具装披象,前后无际,士卒不能当。悫曰:“吾闻狮子威服百兽。乃制其形,与象相御,象果惊奔,众因溃散,遂克林邑。"这段神奇的战斗故事可说是后来流行的狮子舞的鼻祖了。以后耍狮子在军中流行,很快传到民间。
近二百年,经过许多不知疲倦的动物学家的观察和研究,发现人们过去对狮子的了解太肤浅了。别看它仪表堂堂,其实奇懒无比,每天要有二十个小时在休息和睡觉。有些非洲狮子,一半的食物靠从其它野兽那里窃取,经常是掠夺鬣狗的猎物;就在肚肌的时候,也只是遥望天空,观察有无兀鹰在盘旋,好凑上去吃点残羹剩饭。只是拣不到又偷不着时,才去猎食,一天至多也不过出猎一、二个小时。这时狮群中常是成年狮子吃掉仅有的食物,让小狮子饿死;如果都是成年狮子争食,就要经过一番你死我活的搏斗了,强者杀死弱者。
非洲狮子的狩猎对象是斑马、羚羊、长颈鹿、水牛等有蹄类动物,以及豪猪、土豚、甚至新生的小河马。亚洲狮子则出击野猪、鹿、羚羊、牛、马等动物。画家笔下的雄狮,多以优美的姿势向猎物纵扑过去,一爪撕断猎物的脖子,使猎物死得爽快。其实并非如此。雄狮十有九是懒汉,九成以上的出击者都是雌狮。它们蹑手蹑脚,绕到猎物的侧面,立起后腿,从侧面扑倒猎物,咬头的后部,腿扑、口咬,目的是要猎物不敢动,然后在咽喉处深深的咬一口,咬断颈椎骨,饮吸流出来的血液。狮子又不会爬树,也不善于游泳,并且猎食时往往出击过早或对距离估计不准,幸而它们往往群居,一群狮子共同追捕一只猎物,才减少了猎物漏网的机会。狮子有时也补充一些植物性食物,象熟落的果子;还有的动物学家观察到,它们居然吃白蚁,甚至吃朽木和木炭,这或许是饥不择食吧!
一般兽类都很怕火,狮子也是这样。但也有例外。上世纪初英国殖民者在南非修铁路时,曾经多次发生过单狮或群狮闯进防兽火线伤人的事情,既有老年狮子,也有年轻的狮子,一次竟迫使工程停工达三星期之久,以致夜间特派有专职的防狮警卫。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警卫目睹有萤火虫飞过,继而在朦胧的月光中见到一只老鼠在车道旁跳来跳去,跳个不停。这萤及鼠,原来是狮的眼及尾。狮子早已嗅到工棚里人的气味了,正在窥伺时机。西方旅游者到东非,总爱到草原上去打猎,尽管背着猎枪,见到狮子也常趴在草丛里战战兢兢。可是当地勇敢的马萨依人,经常用长矛猎取狮子。马萨依人是以牧牛为生的,就象我国内蒙人民牧羊一样。狮子在夜晚偷走了牧民的一头牛,第二天他们就集合了十几个猎人,甩掉披在肩上的那快深色布,头上装饰着驼鸟毛,脚踝着兽皮制的脚环套,扛着画有图案的大盾牌,手拿长矛和尖刀,顺着狮子的脚印去寻仇。发现狮子后,就把狮子团团围住,不管狮子发疯似的吼叫,也不管它用尾翦、爪抓还是牙咬,猎人们刀枪并举,雨点般地朝狮子猛扎猛刺,直到刺死狮子为止。马萨依人认为被狮子扑袭过的人是最勇敢和最光荣的;如果因为刺进狮子身体长矛弯曲了,这支矛就成了珍宝;要是与狮子搏斗时,有人用力拖住狮子的尾巴,以让其他猎人上来结果它的性命,这个人更会受到大家的崇敬。当然这都是过去的事了。
春季是狮子生儿育女的季节。它的孕期约一0五到一一三天,每胎产三到四个仔。初生的狮和猫一般大小,哺乳约半年,长到二岁半至三岁,性成熟。狮子的普通寿命是二十五至三十岁。
我国的古狮在数十万年前已经灭绝,后来的狮子是从国外输入的。说起这段历史,又与石狮子有着不解的渊缘。
四、五千年前的埃及人,在金字塔前创作了"狮身人面像"的不朽艺术杰作。在西亚诸邦以及印度、犍陀罗等国,也很早就出现有“翼狮"之类的雕刻。我国古代许多大门前放有一对石狮子,一雌一雄。雄的足下踏着一只绣球,雌的足下偎依着一只幼狮。狮子卷鬣巨口,肌肉劲健,威猛有势,给人以庄严浑厚的感觉。就在连环画册里,画家也常在豪门富户门前画上一对石狮子,显示王公贵族的势派。如果故事发生在汉朝以后,这样画是相当逼真的;也有描写周秦时代故事的,画上一对石狮子,就好比我们在演包公的戏台上,出现用电灯照明一样,犯了历史常识的错误。因为在周秦时期,我国在大门前用以示威驱邪而放置的是石虎,那时石狮子还没有传入。
李时珍说:“狮子出西域诸国。"自从汉武帝派博望侯张骞出使西域以后,我国与西域诸国有了正式往来。据文献记载,东汉章帝章和元年(公元一八四年)安息国王献狮子;翌年,月氏王献狮子;顺帝阳嘉二年(一三三年)疏勒国王献狮子。
石狮子在我国出现的历史要比真狮子为早。据唐代王叡《炙毂子录》载:"事始汉霍去病,去病墓前始置石人、石马及石狮等。"可见,石狮子在汉武帝时就有了。但石狮之普遍则在东汉后。究其原因,可能与佛教的传入有关系。据现代佛学研究名家汤用彤的考证,佛经最早传入中国在东汉初明帝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印度自古有敬畏狮子的风尚。传说:释迦佛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认为"佛为人中狮子。"而《玉芝堂谈荟》又说:"释迦以狮子勇猛精进,为文殊菩萨骑者",认为它是高贵尊严的"灵兽",有护法避邪的作用。佛台上常常刻有一对狮子,佛陀说法称狮子吼,其座谓狮子座。在古代波斯,亚西利亚等国的宫室等处也常刻着一对狮子。我国宫室陵墓等处所以陈设着一对石狮子,可能就是取法于西域、印度之风,与佛教一同传入的。考狮之得名,系梵语发音simha的转音,我国最初译作"狻麑"。而中国原来还有一种叫"狻猊”的动物(就是传说中的龙之第八子),为避免混淆,便只取simha的第一个音节"师",又因它是兽,所以照例在"师"的左边加个“犭",才成"狮”。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石狮雕刻为东汉造物。山东嘉祥县武氏祠内的石狮,四川雅安高颐墓前的石狮子,都是那时候的作品;前者立于桓帝建和元年(一四七年)。在曹操(一五五~二二O年)筑的铜雀台旧址,曾发现有一对石狮子附着于门柱上。从这些石狮子身上明显地可以看到西亚雕刻的影响一一狮子身上生着双翼。六朝以后,石狮子才泛为宫室、陵墓采用,最初只立于墓前"守墓"。如现存江苏句容附近的梁南康简王肖绩墓前的一只中国式的石狮,用平刀精刻,线条浑圆粗壮,表现了守卫者的姿态;不过石狮身上仍有着西亚影响的痕迹。真狮子的传入,使石狮子的形象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如洛阳龙门石窟宾阳洞中的一只北魏时代的石狮,成半蹲坐状,并且抬起来一只前肢,栩栩如生,跃跃欲动,造型古朴,线条简洁有力,身上并无什么华饰,堪称那时的代表作,可惜已经风化残缺了。山东临淄某学校内有北齐的石狮,高约三尺,长约五尺,前足已短,左背刻有洛阳中东门外刘汉所造石狮子一双。造型与今所见之甚异,姿势雄伟,毛作直线型,与欧洲的石狮相似。
狮子舞到唐代,已经发展成一种优秀的民间艺术,同时也是流传很广的一种民族体育形式。直到今天,狮子舞不但是我国的传统杂技项目,而且从两广到东北,每逢春节,在辞旧迎新的鞭炮声中,民间在舞龙灯的同时,也要演出精彩的耍狮子。唐朝时的狮子舞已经同今天的耍狮子差不多。一头狮子常是由两个人穿上一只狮子"形套"来表演,一个人擎着狮头,双足作狮子前肢;另一个人充狮子身尾,双足作狮子后肢。两个人必须通力合作,这需要强健的体力和娴熟的技巧相配合。比如表演"猛虎跳涧",舞尾的人就要用力把前面舞狮头的人举起来,等前面人着地后,自己再纵身向前跳过去;又如抿耳抓痒、滚绣球等动作,看起来很轻松,都需要演员付出极大的力气。现在我们看狮子舞,不仅有狮子数目的不同,还有大狮、少狮之分,后者是一个人舞的小狮子。拿北京的狮子舞来说,城乡的形式和风格就有许多区别,只是城区就流传有两种:南城白纸坊的"太狮"和棚匠的"少狮"。九头小狮窜高纵矮,翻朴扑戏弄,从高难度的灵巧动作,表现了狮子的勇猛性格,也表现了架子工的独到功夫。而在唐人投安节撰《乐府杂录》和杜佑著的《通典》里,记述了当时的一种"五方"(也作五常)狮子舞,即五个毛色不同的狮子齐舞,每头狮子还带着十二个"狮子郎"。仅是这六十五只狮子同台齐舞的场面,就够上洋洋大观了。白居易诗《西凉伎》则生动地描述了当时的舞姿:"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唐代流行的"五方狮子舞"又给了石狮子造型新的发展,身上增加了许多缨络华锦。
以后,狮子雕刻的艺术及其应用范围,更有广泛的发展。不只宫陵墓前和文衙武辕的前面要立两只石狮,一般人们住宅的前面也立着一对石狮子。后来还出现许多铁狮子、铜狮子,比如五代时李云在河北沧洲铸的一只铁狮子,身长一丈六,身高一丈七,头顶镌有"狮子王"三字,号称"河北三大"之一。小则如图章印鉴上,人们都喜欢雕上个"狮子纽”,可算是小石狮子,足见人们对狮子喜爱的程度了。
唐宋时守门石狮子的造型还不固定,姿态各异。而到明清,门前石狮子的形象固定化了,就是一种头颈上满是卷鬣,踞立石台座上的姿态。北京有许多庄严浑厚的石狮子,不过以旧日皇家的石狮子最大、最精美,其姿态之自然,形态之壮丽,雕刻之精致,身段之魁梧,决非它处的石狮子所能项背。天安门前金水桥前的那对大石狮子左雄右雌,是明清类型石狮雕刻的典型,但并不是北京城最大的,尺寸最大的要算新华门前的那对。
谈到北京的石狮子,还不免要提一提芦沟桥的石狮子。北京有句歇后语:"芦沟桥的狮子",意思是没有数,数不清。去过芦沟桥的人对这句话可能有切身的体会,因为小石狮子太多了,它们三三两两地爬伏在大狮子的身上身下,有的爬上了大狮子的背上,前腿已搭上了狮背,后腿还在使劲往上爬;有的在大狮子身上横行奔跑;有的在大狮子的耳朵根下露出一张小嘴;有的趴在大狮子脚下;有的产藏在大狮子怀里;有的……所以数的时候很容易漏掉。一九六一年,北京市文物工作队组成了一个芦沟桥勘察小组,专门花了几天时间数石狮子。他们把栏杆望柱都编上号,一个望柱一个望柱地数清,记录下来,几天后,几人校核,终于数清了芦沟桥的大小石狮子共有四百八十五个。通常是雄的踏绣球,雌的戏小狮,在二百八十多个大狮子中,也有两三个又踏绣球,又戏小狮的"例外",可能是雕刻家们的破倒创新吧!桥东头石栏杆尽头的巨大石狮,据目测每只有三吨重;而二百头左右的小石狮,最小的只有几厘米,最大不过二、三十厘米。用"巧夺天工"来形容这些无名雕刻家该不过分吧!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马的繁殖技术
- 4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5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6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0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10万元刚需,蓝电E5荣耀版与启源Q05,谁更贴近你的出行需求?
最新文章
- 美女用嘴吃饭(爱豆的自律?IU自曝吃东西每口咬150下,被医生要求减少咀嚼次数)
- 重生之完美女神txt(重生16岁送女神一箱香蕉皮)
- 美女发的福利(佳丽3000美女合集深夜送福利性感养眼女人实在太美了)
- 竟(当俄罗斯极品美女,批发式爱上中国男人)
- 盛夏之美女(盛夏外拍美女人像一组)
- 美女苏红(“炮姐”周苏红:一婚照顾瘫痪丈夫,34岁再嫁富商,她如今怎样?)
- 即墨美女多(青岛上演比基尼热辣泳装秀 40名佳丽秀身材)
- 美女骚动得图片大全(What?许昌这五个美女一起搞事情躁动整个朋友圈)
- 冬妹美女(aespa柳智敏穿白衣身姿挺拔,冬妹咬手指,宁艺卓黑蝴蝶惊艳)
- 带冉的美女(为鲁能绝杀扳平激动落泪的美少女冉妹儿(图集))
- 美女的桃花洞(《显正街记忆》大屋灯暖——做土枪 · 探八仙洞)
- 黄金美美女(各领风骚的年代:香港电影黄金年代十大美女)
- 性感热舞(古力娜扎房车里放飞自我,穿针织毛衣牛仔裤热舞,苗条身段太出挑)
- 找盐城美女(江苏盛产美女来自江苏的20位女星,个个如花似玉,楚楚动人)
- 美女进海底(别样海边风情,带你领略绚丽海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