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特种养殖

宁波竹鼠养殖(春天的乡下集市,生机勃勃)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08|点击次数:
春天的乡下集市,生机勃勃

| 春天的乡下集市,生机勃勃

自古以来,乡野虽然广袤,但依然封闭,作为熟人社会,农人们打交道的无非自己的田地、村人或者亲友,平时很少接触外面的社会,因此集市就成为与外人、外界交流的主要平台。可以说,集市反映着农村的经济、文化的发展程度。

那还是物质匮乏、交通不便的时代,集市象征着外面广阔精彩的未知世界,吸引着方圆十几里的人们。大家穿上干净衣裳,三五成群,走上五六里山路,汇聚到公路旁的集市。

集市上卖的多是锅碗瓢盆、肥皂洗衣粉类的日常生活用品。还有一些小吃摊,引得孩子们口水哗哗流。也有农民挑着新鲜的蔬菜来卖,但买的人不多,大家都是种地的,你卖的菜自家菜园里大半都有。还有卖衣服的摊位,那些漂亮的新衣仿佛外面光鲜亮丽的世界,引得年轻姑娘、小伙和小孩子们流连忘返。有时会有老农牵着牛和羊来卖,多半是家中急需用钱的。公路上偶尔开过一辆长途汽车,我就很羡慕地望着车里的人们,那时候出门远行的人还很少,我多想跟他们一起,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的集市显得更为重要。除了上述商品,种子、化肥、树苗、农具是主角,几家人往往合着叫一辆拖拉机,把这些生产物资采购齐,拉回家。接着,就是连续一个月的繁忙春耕了 —— 乡村一年的生产、生活就从这春天的集市展开。

现在回到乡村集市,有了巨大变化。

春天的乡下集市,生机勃勃

| 乡村吊瓶与棉花糖

首先是集市的意义发生变化,不再带有文化交流的意义,就是简单的采购。 而采购的主要对象,演化为菜、肉、米,以及日常食品。在农村买菜买米吃,成为主流(本文不以发达的沿海乡村为描述对象)。

买米,一般在 2 元 / 斤左右(分早晚稻,早稻品质差价格低,晚稻品质好价格高,算平均),一户四口之家一年的米钱约摸七八百元。

买肉和蔬菜,这个是大头。乡村集市的肉与菜多半是外来的,菜价也与城市接轨,比如,近期肉价是 12 元 / 斤,略高于上海,反季节蔬菜苦瓜、豆角等, 5-6 元一斤,与上海差不多。

还有种子,以往从买种子到育秧,需要耗费农民大量的精力,现在有专门育秧苗的公司,直接售卖秧苗,农民只需要买回家种在地里即可,农业的分工越来越精细。

春天的乡下集市,生机勃勃

| 附近的工厂,直接在集市上招工

这些反应出乡村社会的一个重大变化!

与大家印象中的不同,农民的“职业”早已发生巨大变化!

自古以来,农人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种田、种地(蔬菜、经济作物)、养猪、养牛(耕种用)。现如今,农民们基本不再种田,原因是不划算。

算账如下:江西丘陵地区,亩产1200斤左右,稻谷一元/斤左右,因此每亩产值1200元左右,抛 除生产资料,搭上人工,辛苦一年,利润约三四百元一亩,难以维持生计。因此乡村的做法是承包给专业农户,出租价格也在350元/亩左右。承包户们有着专业机械,规模化生产,一亩的利润200元,承包1000亩就是20万。但前 提是要整村整村的承包,如果中间出现某户的自耕地,就无法连片耕种。因此某村如果不做农民,就必须大多数人、甚至整个村都不做。

然后是菜地。农民们不再种田,空余时间多起来,就必须寻找其他生路。外出务工仍然是主流,但50岁以上人群难以在外地找到工作,就只能在附近做些小工,或者附近的锯板厂之类的小作坊打工。人们时间有限,菜地疏于管理,产量并不高,自给自足都困难,需要频繁采购。

再是养猪。都说江西人一会读书,二会养猪,除了种田种地,养猪堪称大事。我们这代及以前,乡村长大的孩子,课余、玩耍之余,大多时间都交给了打猪草、喂猪(以及放牛)。而现在,养猪不划算(主要是费时),政府又鼓励规模化养殖,导致散户基本不再养猪,肉食只能采购。

还有养牛。以前乡村家庭分家,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买牛。耕地全靠牛,没有牛就无法进行农业生产,而农人又惜牛,轻易不借。现在不种地了,且让位于机械,牛就纯粹成了经济产品,牛肉昂贵,非逢年过节、办酒席不会购买。

春天的乡下集市,生机勃勃

| 以前养水牛耕地,现在基本只养黄牛

不再种田种地、养猪养牛,以及乡村分工的细化,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繁琐的劳作中解放出来,带给乡村发展巨大的可能性。乡村发展的春天到了!

例如从事专业养殖。多年前,父亲看完中央7套《致富经》,大受鼓舞,决定饲养竹鼠,于是把老屋整修一番,买来鼠宝宝若干。困于农事,形不成规模,且只有一户 在养,渠道商不愿意上门收购,久而久之,竹鼠越养越瘦,折本而终。 如今无需务农,且整村都闲余下来,如果政府有针对性的引导,就有机会形成特色、规模养殖。

再如提升专业技能。可以整村、连片地进行技能培训,整体对外承接业务,例如地产界知名的宁波象山施工队,团队专业技能强,更重要的是稳定,便于管理,广受市场欢迎,对外 的议价能力也高。( 作者:刘子,民间观察派,独立思考者,上海朴人资产合伙人)

标签: 特种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