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特种养殖

孔雀养殖场(睢县养殖户郭进军:让孔雀开出“致富屏”)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08|点击次数:
睢县养殖户郭进军:让孔雀开出“致富屏”

每天早晨,郭进军都要到养殖场里给孔雀喂食、打扫圈棚。 本报记者 黄业波 摄

9月1日清晨,记者顺着孔雀的叫声,来到了睢县周堂镇郭营村孔雀养殖大户郭进军的家。

一到郭进军的家,就看到郭进军夫妇正忙着喂食孔雀,见有生人进来,百十只孔雀在圈棚里争先恐后地飞起来,那场景真叫一个壮观,郭进军忙说:“轻点儿轻点儿,孔雀怕生,要是没有网,能飞到天上去!”孔雀爱干净,每天6点到8点,郭进军夫妇都忙着打扫孔雀圈、喂食。“你别看千把只孔雀,两三个小时的时间就把活干完了,还不耽误下地干农活。”郭进军说,孔雀最爱吃玉米和小麦,他种了13亩小麦和玉米,自己配制饲料,一是能节约成本,二是能提高粮食效能。孔雀虽然长得大,吃的却少,每天只吃二两饲料,比喂鸡鸭鹅强多了。孔雀养殖一年多就可以出售,大孔雀每只卖到2000元左右,小孔雀也能卖六七百元,今年他卖孔雀已经收入40多万元。

边走边参观,郭进军领我们走进孵化车间,一大一小两台孵化机正在育雏,大的能容纳400枚孔雀蛋,小的能容纳200枚孔雀蛋。他说,小孔雀体弱怕冷,孵出后要放在保温笼里,无论白天黑夜,都要保持32℃左右。“你这不成了孔雀专家了吗?”记者打笑说。“专家谈不上,只不过靠多年养殖积累了一些经验。”郭进军说。

几年前,郭进军曾在云南打工,工地的活又累又危险,还饱受与家人分离之苦,他常常思考如何在家闯出一条致富路。

云南养孔雀的比较多,打工之余,他常常去孔雀养殖场学习,又通过网上搜索和多方了解,养殖孔雀收入十分可观,市场潜力巨大。经过深思熟虑后,2013年郭进军用多年打工积攒的6万元从云南引进了30只孔雀,在家办起了养殖场。由于孔雀是比较名贵的鸟类,需要丰富的养殖技术。在家乡,郭进军几乎找不到一个养殖孔雀的同行,他就通过购买书籍学习饲养技术,并利用微信群结识了许多同行和专家,摸着石头过河。周堂镇党委、镇政府知晓此事后,帮忙请畜牧局的专家过来指导。

2014年,郭进军养殖的孔雀开始产蛋,一只孔雀年产蛋数量在30枚左右,受精后的孔雀蛋价格是100元一个,一般的孔雀蛋是80元一个。“前几年主要是卖孔雀蛋,自从我有了孵化机之后,把孔雀蛋孵化成小孔雀,饲养一个多月,一只小孔雀能卖到260元,比卖孔雀蛋挣钱多了。”郭进军高兴地说。

6年间,郭进军经过不懈努力,养殖规模从最初的30只发展到现在的1000多只,从最初的一个圈棚发展到4个大圈棚。如今,郭进军成了周堂镇远近闻名的孔雀专家、养殖大户,他的孔雀远销往山东、河北、新疆、广东等地。

“现在我不但销售孔雀,还学会了孔雀标本制作,主要销往北京等地,每个孔雀标本在北京能卖1万多元。”郭进军说,他不会刻意宰杀孔雀,只有受伤比较严重的孔雀,才会选择去做标本,让孔雀的美丽得到永存。

致富不忘乡邻,郭进军现已带动本村的刘远东、杨桂华、郭跃启等农户发展孔雀养殖,为他们提供孔雀苗,免费提供技术,养大后负责回收。下一步他准备成立孔雀养殖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加农户的方式,把有意愿养殖孔雀的群众吸收进来,共同助推孔雀产业的发展。针对困难群众,他将免费为其提供种苗和技术服务,带领他们早日脱贫致富。

采访结束时,郭进军告诉记者,他希望自己的孔雀事业成为家乡一道美丽的风景。记者更希望郭进军的孔雀事业在周堂镇开出更加炫丽的致富之屏!

标签: 特种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