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特种养殖

特种养殖致富(跨界养鸵鸟 90后返乡带动村民同致富)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11|点击次数:

【来源:四川在线_蓉城聚焦】

四川泸州市纳溪区新乐镇高洞村,本是一个宁静的山村。自从村里的“90后”青年梁健返乡创业以来,村子里变得热闹起来。周边的村民,时不时有人带着小孩来到他的创业基地看热闹,因为他的创业基地养了一群非洲鸵鸟。

前不久,记者也慕名来到了梁健的鸵鸟养殖场,只见围栏里已经喂养了一年多的鸵鸟正在悠闲地散步觅食,有的伸长脖子东张西望,有的撒开“大长腿”欢快地奔跑。正在为鸵鸟喂红苕藤的梁健高兴地说:“养殖鸵鸟划得来,它全身都是宝,一头少说也有近4000元的净利润。”

跨界养鸵鸟 90后返乡带动村民同致富

90后跨界养鸵鸟

今年33岁的梁健中学毕业后就外出打工。与同龄青年外出务工不同的是,他没有进厂当流水线上的作业工人,而是应聘去了一家金融公司。靠着他的吃苦耐劳和诚信,很快就成了公司骨干,年收入超过了15万元。

正当梁健在这家金融公司干得风声水起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养鸵鸟可致富的消息,不禁怦然心动。于是,他买来特种养殖书籍在工作之余认真研读,随后经过市场考察,梁健认为这是一个致富的好路子。梁健说,关键是鸵鸟主要以秸秆草食为主,自己的老家有丰富的水草资源和秸秆,非常适合养殖鸵鸟。

于是,2021年5月,梁健毅然决定辞职回乡创业养鸵鸟。在家人和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梁健从办理执照、规划设计养殖场地、完善基础建设等全都亲力亲为,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就把一片原是荒草丛生的荒坡变成了有着养殖区、种植区、青储饲料加工区的规范养殖场,随后从重庆以每只500元的价格分两批买回40只鸵鸟雏苗,正式开启了养殖鸵鸟的创业之路,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鸵鸟司令”。

“基地+农户”要让乡亲同致富

“鸵鸟小的时候,身体还比较脆弱,小鸵鸟需要精细的照料,特别需要保温,饲料中的营养成分也要合理搭配。”梁健告诉记者。发展鸵鸟养殖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他开始养殖时除了向书本要技术,还到重庆向一个养殖大户“取经”,让他掌握了书本中没有的饲养经验。如今,经过2年多的摸索实践,梁健已掌握了一套过硬的鸵鸟育雏养殖技术,鸵鸟育雏成活率能达到95%以上。

2022年夏天,梁健的第一批、第二批存活鸵鸟共38只成年鸵鸟相继出栏,为他带来了近17万元的净收入,终于尝到鸵鸟养殖的甜头。

看到梁健初养鸵鸟就尝甜头,让周边乡邻颇为羡慕,年过半百的老农梁正林率先找到梁健要求加入鸵鸟养殖。于是,正想扩大养殖规模而没有场地的梁健便采取了“基地+农户”的“代养”并按比例分红的模式,既减轻了梁正林的投入成本,又确保了代养户的收益。梁健介绍,他的“代养”模式就是由他提供鸵鸟育雏苗和技术,利润按三七分成,即养殖户只承担日常的喂养管理,销售后再扣除鸵鸟种苗、防疫和养殖户投入的饲料成本,梁健占三成利润、养殖户占七成。这样,一只200斤重的鸵鸟,养殖户至少有2000块钱的净利润。

今年,梁健采取“代养”模式扩大养殖规模后,为防止滞销,梁健又先人一步,在销售上化整为零,除了批发,他自己则通过抖音、微信朋友圈等走“线上+线下”宰杀分割销售。同时,他还与泸州3家酒店达成了鸵鸟专供协议,确保了自己和“代养”农户的鸵鸟养得好、卖得出、有钱赚。

今年,靠着“代养”模式,梁健已将鸵鸟养殖规模扩大到80多只,其中代养的就有近40只。“接下来,我还要通过‘代养’模式扩大养殖规模,以‘基地+农户’模式让更多农户加入到鸵鸟养殖队伍,一起致富。”

华西社区报记者 杨铠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标签: 特种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