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特种养殖

河北豪猪养殖(关注首个省级野生动物养殖退出方案公布)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21|点击次数:


腾氏水产商务网报道:


日前,湖南省政府发布文件,提出全面禁止食用陆生野生动物,对依规退出的陆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主体给予一定补偿,对禁食后停止养殖的在养野生动物进行妥善处置,并公布了养殖户退出补偿及动物处置方案。这是地方首次明确给出补偿范围、补偿标准和补偿资金安排。


存栏动物可放归自然、转作他用及无害化处理


湖南省《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意见》提出,全省行政区域内禁止食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省地方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国家保护的“三有动物”以及其他陆生野生动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家畜家禽和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以外的其他水生野生动物不在禁食之列。


“禁野”同时,湖南省提出,对依规退出的陆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主体给予一定补偿,对禁食后停止养殖的在养野生动物进行妥善处置,做好陆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主体帮扶和转产转型。


当地同步公布的补偿方案首次明确了对依规退出养殖主体的补偿范围、补偿批次、补偿标准和补偿资金。


此外,方案明确了三种对存栏动物的处置方式,并要求在今年7月15日前处置完成。放归自然的,选择远离居民点、生境良好的野生动物自然分布区和历史分布区进行放归自然,放归数量要控制在科学核算的生境容量内,确保不造成生态危害;转作他用的,包括转作科研、药用和医用、展示等;无害化处理采取深埋法、焚烧法等方式处置,可委托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进行处置,最大程度减少风险隐患。


竹鼠、果子狸等14种野生动物补偿标准公布


根据方案,持有合法有效陆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许可证的主体、为合法陆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专业合作社(企业)代养且签订代养协议的人工繁育主体、2020年2月24日前提交陆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许可申请且符合条件的人工繁育主体,可获得补偿。2020年2月24日前,已经依法取缔的违法从事陆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的主体不纳入补偿范围。


对禁食陆生野生动物的人工繁育主体退出补偿分两批进行。第一批人工繁育退出的物种为王锦蛇、眼镜蛇、水律蛇、竹鼠、豪猪、果子狸、小麂、鸿雁、灰胸竹鸡、豚鼠、白骨顶、红骨顶、斑嘴鸭、绿翅鸭等14种,其中人工繁育主体自主确认且经林业部门同意为非食用性用途的,对其人工繁育主体不予补偿。


第二批人工繁育主体退出的物种待农业农村部和国家林草局调整水生野生动物、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后确定,对其人工繁育主体进行补偿。


关注!首个省级野生动物养殖退出方案公布

▲图片来自湖南省政府官网


考虑陆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成本、养殖设施投入、养殖模式等因素,湖南省给出了第一批14种野生动物的补偿标准。例如,竹鼠每公斤补偿75元,豪猪每头补偿630元,果子狸每只补偿600元,小麂每头补偿2457元。方案明确,补偿资金由省、市州、县市区三级财政按照3:3:4的比例承担。


受“禁野”影响的贫困户和边缘户可获同等补偿


此外,湖南省还提出,对补偿范围之内的贫困户和边缘户,按照方案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办理;对补偿范围之外的贫困户和边缘户,因禁食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产业受损的,参照方案规定的标准给予一定补偿。对受禁食陆生野生动物影响的贫困户和边缘户,实行“一对一”转产转业精准帮扶。


就引导转产转型问题,意见提出,林业部门对食用转为非食用用途的相关审批,可特事特办;重点支持转型发展林下经济、营造林、林产品加工的繁育主体,对符合贷款贴息条件的给予重点支持,对属于贫困户且符合相应条件的优先推荐到林业公益岗位。对转型发展农产品加工的,转型发展畜禽、果蔬、茶叶、油茶、中药材等产业的,均给予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


意见同时要求,扶贫部门对贫困户和边缘户转型发展其他产业的,在产业扶贫资金上给予重点支持。金融机构对到期还款困难的,适当通过展期、延期、续贷或调整还款付息计划、下调贷款利率、减免手续费及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等方式予以帮扶。


首个野生动物养殖退出方案具先行价值


全面“禁野”是大势所趋,但建立科学合理的退出机制、合理补偿养殖户损失是各界普遍关注的话题。比如一些野生动物已经形成规模化的驯养繁殖,一些地方还将野生动物养殖当成了扶贫项目。现在让养殖户退出养殖,对于养殖户及整个养殖产业链来说,无疑是“生存还是死亡”的艰难选择,对地方经济甚至对地方扶贫工作也将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作为首个地方性野生动物养殖退出方案,湖南出台的这份文件,对于其他地方而言具有较强的“先行价值”与借鉴意义。显然,这一方案既表现出法律的刚性约束,又对禁食后停止养殖的在养野生动物进行了妥善处置,并公布了养殖户退出补偿及动物处置方案。比如存栏养殖的野生动物可以放归自然,也可以转作他用或无害化处理。方案还着重提到了对受到“禁野”影响的贫困户和边缘户的补偿。方案提出,将对受禁食陆生野生动物影响的贫困户和边缘户,实行“一对一”转产转业精准帮扶,体现出立法者的人文关怀。


湖南出台野生动物养殖退出方案,体现了政府的“兜底”责任,这是必要的担当,同时也给广大养殖户吃了一颗定心丸。而通过帮助养殖户转产转业,也能最大程度减少全面“禁野”可能带来的冲击,避免因为“禁野”出现养殖户返贫的情况,也让存在公共安全风险的野生动物养殖转向更为健康、安全的产业转型,将“禁野”可能给地方经济带来的冲击与损失降至最低。


多地出台退养野生动物补偿方案


截至17日,湖南、广东、江西等多地已出台陆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主体退出补偿及动物处置方案,支持陆生野生动物养殖户转产,并对禁食陆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主体中贫困户和边缘户出台了精准帮扶政策。


江西省赣州市出台的《关于支持陆生野生动物养殖户转产的若干措施》规定,对转产农业产业项目的养殖户,各县(市、区)优先安排免担保、免抵押的“农业产业振兴信贷通”贷款,最高授信额度30万元。对养殖户转产领种抛荒地种植水稻的,当年由县财政给予100%租金补助。对新吸纳贫困户养殖户就业的企业,按规定给予700元/人的招工补贴。


江西省在出台的《在养禁食人工繁育陆生野生动物的处置意见》中也提到,鼓励养殖户在扶持资金到位前,先行处置在养野生动物,以减少损失、及时止损、转产转型。而水产人极为关注的棘胸蛙和黑斑蛙暂不列入处置范围,待相关名录调整完成后再确定是否予以处置。


广东省东源县也已印发《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特色养殖业转产工作方案》,对复工复产和脱贫攻坚县财政安排1960万元给予支持,其中200万元用于对竹鼠、蛇等禁止类特色养殖业给予一定财政补贴,根据每户实际开展转产帮扶。


肇庆市日前也出台多项措施支持养殖户转型转产,确定了属地管理、应退尽退、依法补偿三个原则。补偿资金优先从村集体经济收入、单位帮扶资金、产业扶贫资金等渠道解决,确无法解决的,可由相关县(市、区)按程序从财政涉农资金中统筹考虑。当地林草部门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已有养殖户拿到6000元竹鼠无害化处理补偿款。


山东省淄博市原山林场党委书记孙建博对记者表示,在广西、福建、云南等地,野生动物养殖产业已成为农民增产增收、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撑。全面禁食野生动物政策出台后,人工繁育野生动物养殖户面临着“卖不掉”“吃不了”“养不起”的困境。除蛇类仍有非食用的利用空间外,竹鼠、蛙类等物种的可利用空间较小。转产转型、存量动物处置、补偿安置、脱贫攻坚等难题,对养殖户都将带来重大影响,一些依靠贷款开展养殖项目的贫困户甚至有返贫的可能。


关注!首个省级野生动物养殖退出方案公布

图为河北省昌黎县一家野生动物养殖场。


对于禁食陆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主体中贫困户和边缘户,湖南省明确,对有产业发展能力和意愿的贫困户和边缘户,帮助找准产业发展路子,优先融入当地“一特两辅”产业体系,尽可能地利用现有场所实现转型发展,也可以因地制宜选择其它产业项目,继续享受产业发展资金支持。


对产业发展能力较弱的贫困户和边缘户,可以通过委托帮扶、股份合作等模式在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下共同发展产业,优先纳入2020年重点产业项目按政策予以帮扶。对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失业贫困户和边缘户,愿意出省务工的,通过就业培训、点对点输送等措施,做到“能出尽出”。贫困户和边缘户发展产业,除财政扶贫资金外还需要资金支持的,可以申请办理扶贫小额信贷,对符合条件的能贷尽贷。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春良日前在云南调研禁食野生动物情况时透露,国家林草局将发布妥善处置在养野生动物技术指南,以指导基层科学稳妥开展野生动物处置,避免次生灾害发生。


李春良表示,要充分考虑养殖企业和养殖户的实际困难,稳妥推进禁食野生动物工作,在摸清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产业相关底数的基础上,压实各级地方政府责任。在与周边省区充分沟通交流的基础上,做好禁食野生动物人工繁殖产业补偿处置工作方案,明确补偿范围、制定补偿标准、研究提出转产转型帮助措施,避免因补偿标准差距引发新矛盾。


转载声明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新京报、江西发布、北京青年报等,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首个省级野生动物养殖退出方案公布

标签: 特种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