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黄颡鱼池塘养殖模式及黄颡鱼的养殖方法【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6|点击次数:

黄颡鱼池塘养殖模式及黄颡鱼的养殖方法

黄颡鱼为底栖鱼类,对生态环境适应性较强,广泛分布于我国淡水水体中,在各干流水域的湖泊、河流、水库均能形成自然种群,是我国江河、湖泊中的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近几年来,由于在大规模人工繁殖鱼苗方面的技术突破,许多地方已开始规模化开展黄颡鱼的池塘主养及混养应用。黄颡鱼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因而养殖经济效益较高,笔者从事养殖该品种多年,现将主养经验总结如下。

1 池塘条件

(1)水源和水质 池塘主养黄颡鱼,要求水源充足,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水质标准,不含对鱼类有害的物质,最好选择靠近水库、湖泊、河道、沟渠的鱼池,或配有增氧等机械设备的鱼塘进行主养黄颡鱼。池塘主养密度较高,常因池塘水体溶氧量偏低,水质较易恶化,引起鱼浮头和大量死亡等现象。有条件地方能经常加注含氧量高的新水既能改善池塘水质,又利于鱼类天然饵料的繁殖和鱼类生长。

(2)鱼池面积、水深和底质 黄颡鱼对成鱼饲养塘要求不太严格,大小鱼池都可用于养殖成鱼。最好选择池塘出水口处底部比其它地方深10%~20%的池塘为宜,主要便于商品鱼干塘捕捞。每个池塘都须有可控制的进、排水口。一般主养池塘面积为3~5亩或10亩以下,水深以1.5~2.0米较为理想,池塘较浅光照度较强,不利于黄颡鱼喜弱光下摄食的要求。池塘底质以沙质土最好,粘土及少泥硬池塘亦可,底部淤泥不能太厚,10cm左右即可,并要求保水及保肥力较强,有机物质分解较快,池水容易培肥等。

(3)池形和环境 池塘形状各异,主要以利于操作和管理的长方形池塘为宜,因池塘日照时间长,既能提高池塘的水温,又有利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增加水中的溶氧量。池塘周围不应有高大的树及房屋,以免遮挡阳光及风。堤埂要坚固、不漏水,堤面要宽。池塘进出口水要设防逃网,防止鱼外逃和鲤、鲫鱼混进鱼池与黄颡鱼争食而影响生长。

2 池塘的清理与消毒

池塘清整是改善黄颡鱼生活环境的重要环节,应将池塘底部整平,并在排水口端底部挖出50㎡比其它地方深20~25cm的坑函为宜,以便于成鱼捕捞之用,并将池塘中杂草等清除。一般在投放鱼种前15d左右,将池塘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药物消毒,清除野杂鱼类,再按每亩施放有机肥料150~200kg,待池塘水体中大量的浮游动物出现后投放鱼种。投放的鱼种要严格消毒,通常采用3%食盐等溶液洗浴后放入成鱼饲养池塘。

3 养殖模式

放养密度与鱼池条件、环境因素、鱼种规格、饲养水平、水源及消费习惯等因素有关。

(1)当年黄颡鱼鱼种的主养。一般每亩放养规格在2~3cm当年苗种2000~2300尾,4~5cm体全长放养量每亩为1800~2000尾。待放养的黄颡鱼生长到体长约7~8cm长时,水质已开始变肥,此时每亩投放规格在8-10cm鲢、鳙鱼种200尾左右,以控制黄颡鱼池塘中水质。当年的黄颡鱼苗种可养成规格为100~150g的商品鱼。亩产量可达230~300kg。当年苗种主养放养模式见表1。

(2)1龄鱼种黄颡鱼的主养。一般每亩放养规格在50-70尾/kg 1龄种6500~8000尾,同时投放规格在5~10尾/kg鲢、鳙鱼种100尾左右,以控制黄颡鱼池塘中水质。可养成规格为200g以上的商品鱼。亩产量可达600~750kg。1龄鱼种主养放养模式见表2。

4 饲料与投喂

主养黄颡鱼成鱼的饲料,有纯动物性饲料和人工配合饲料两类,依据各地的资源情况而定。

(1)纯动物性饲料:包括小杂鱼、虾、水陆生蚯蚓等等,这些饲料是黄颡鱼喜食的,但来源各地有所差异,有的地方资源较丰富,有的地方则比较有限。一般多数饲养者将小鱼虾通过加工绞碎成鱼浆直接投喂,有些地方将小杂鱼虾绞碎成浆后用植物性粉状饲料混合后投喂。投喂时在鱼浆中添加粉状的饲料,搅拌成团状即可使用。

(2)人工配合饲料:黄颡鱼商品鱼配合饲料营养粗蛋白质要在38%以上、饲料直径为1.5~2mm为宜。

(3)饲料投喂:投饲是饲养中关键技术,要根据饲养鱼规格的不同和环境因素的变化,适时调节投喂量、投喂时间以及投饲的种类,既要均衡地满足鱼类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又要恰到好处地充分发挥饲料最大的利用率。

①投喂量:在饲养中,要确保鱼的正常生长,必须根据放养量、鱼体重和饵料系数来确定投喂量。日投喂量根据池塘黄颡鱼总体重与水温的关系而定,当水温为10~15℃时,投喂量占体重的1.5~1.8%;当水温为15~20℃时,占体重2~2.5%;当水温为2036℃时,占体重的4%~5%。

②投喂方法:投喂方法可为 “四看”和“四定”。

“四看”,就是掌握了日投饲量后,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鱼的吃食与活动情况以确定实际投饲量。

A、看季节。就是根据汪同季节调整投饲量,通常是8、9、10三个月为投饲的高峰月,7月虽然水温已升高,但由于鱼体还小,因此饲料总用量并不大;11月虽然水温已下降,但为了保膘越冬,仍需投喂一定量的饲料。

B、看天气。就是根据当天的气候变化决定当天的投饲量,如阴晴骤变、酷暑闷热、雷阵雨天气或连绵阴雨天,都要减少或停喂饲料。

C、看水质。就是根据池水的肥瘦、老化与否确定投饲量。水色好、水质清淡,可正常投饲;水色过浓、水蚤成团或有泛池的征兆,就停止投饲,等换注水后再喂。

D、看鱼的吃食与活动情况。这是决定投饲量的直接依据。如池鱼活动正常,在预定的1小时内能将所投喂的饲料全部吃完时,可适当增加投饲量,否则就应减少投饲量。

“四定”,就是定时投喂饲料。一般是根据黄颡鱼生活习性在弱光下摄食活动,一般的方法是每天2次,早上8时以前,下午6时以后各投喂1次。定点投喂对群栖性的黄颡鱼来说(www.novmv.com/),更是必要的,这样既便于检查鱼的摄食情况,及时掌握投喂量,也易于清理残饵和防治疾病。一般黄颡鱼在5cm长后基本上与成鱼食性相同,这时必须在池塘用竹筛、40目以上的塑料网布搭设饵料台,根据池塘大小而定,通常每亩需要2~3个约3~5㎡的饵料台。逐渐驯化黄颡鱼养成在饵料台上摄食的习惯。如果有些地方池塘底部淤泥极少,可在池塘四周定几个投喂饲料点。定质投喂,就是要确保饲料的质量,在饲养中不要投喂霉烂的饲料,投喂的饲料要基本上稳定,如时常变换饲料配制往往影响黄颡鱼正常摄食。人工配合的饲料必须加工到一定的细度,如细度不够直接影响到黄颡鱼的消化吸收。③施肥培育浮游动物。在8cm以前黄颡鱼在池塘主要摄食活性生物饵料。在饲养初期可在池塘施肥培育大量的浮游动物,待鱼种长大食性转变后再不施肥,以投喂饲料为主。

5 饲养日常管理

池塘日常管理工作必须精心细致,经常持久。管理范围主要包括投喂饲料管理、水质管理、日常管理及其鱼病防治等技术措施。

(1)投喂饲料管理 日常投喂饲料必须做到匀、足、好。

①匀 就是根据鱼的摄食量,每天均匀投喂,这不仅有利于预防鱼,保证黄颡鱼的正常生长,而且对提高饲料效率有很大意义。

②足 就是投饵量能得到满足。如前所说,饲料能满足鱼类需要,就大大加速鱼类生长,降低维持性饲料的比例,提高生长性饲料的比例,从而降低饲料系数。因此,在放养后必须尽最大努力保证落实投饲计划。

③好 投喂配合饲料,一般都可满足成鱼营养需要,但不要投喂霉烂变质的饲料,以免影响正常生长。如投喂粉状饲料,也要采取多种饲料混合,外添加蛋白质含量高的豆饼或鱼粉,使其蛋白质含量达36%~38%左右,以满足成鱼的营养需要。

(2)水质管理 水质管理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黄颡鱼的生长。如溶氧充足,水质清新,则可为其生长提供良好的水环境。向成鱼池加注新水,可增加水中含氧量,保持优良水质,还可培养浮游生物和保持鱼类必要的活动空间,加速黄颡鱼的生长。注水应根据水质情况、透明度及水位变化而定,一般10d或15d1次,天气干旱时,应增加注水次数。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在池塘中设置增氧机,以改良水质,增加溶氧量,为黄颡鱼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态条件,同时可预防鱼类浮头,提高成鱼产量。

(3)日常管理 可归纳为“四勤”。所谓“四勤”,就是勤巡视池塘、勤除草去污、勤捞病鱼死鱼、勤做记录。

①勤巡塘 一般每天早、中晚各巡塘1次,黎明时观察池鱼有无浮头现象,浮头程度如何;午后2~3时,结合投饲检查鱼的活动情况及吃食情况;傍晚检查全天吃食情况,观察有无浮头预兆。酷暑季节,天气突变时,还要增加夜间巡塘次数,或安排值夜班管理,以便采取措施,防止意外。

②勤除草去污 勤清除鱼池周围的杂草、食台上的残饵和其他鱼类不能摄食的杂物,以免影响黄颡鱼的摄食活动和污染水质。

③勤捞病鱼死鱼 可以减少鱼病传染和避免水质恶化。

④勤做记录 将有关养殖的措施、每天饲养管理和巡塘情况,逐日记录下来,成为完整的池塘日记,是实行科学养殖最基本的工作。一定要有专人负责,持之以恒。从长远的观点看,通过连续多年的记录,可积累丰富而完整的第一手资料,再通过科学的分析和整理,可总结出一套对养鱼生产有重要意义的经验。

6 几种常见、多发病的防治方法

(1)、出血性水肿病

主要症状:病鱼体表泛黄,粘液增多;咽部皮肤破损充血呈圆形孔洞;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外翻;头部充血、背鳍肿大,胸鳍与腹鳍基部充血,鳍条溃烂,甚至腹部自胸鳍到腹鳍纵裂,胆汁外渗。腹腔淤积大量血水或黄色冻胶状物,胃、肠内无食,胃苍白,肠内充满黄色脓液,肝脏土黄色,脾坏死,肾脏上有霉黑点。

防治方法:

①密切注意水质情况,保持良好的池塘环境条件,池水溶氧量保持在5mg/升以上,换池塘水体为二分之一。

②适当降低鱼苗的放养密度。

③强氯精0.25~0.3克/米3水体消毒,每天一次,连续三天。

④中投喂的饲料中每kg干饲料加0.6~0.7克四环素投喂,每天一次,连续3天。

⑤在投喂鱼肉浆时每天定点加1%的食盐到饲料中。

(2)、肠炎病

主要症状: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经压腹部,肛门有黄色粘液流出,病鱼离群独游。剖开鱼腹,病情较轻者食道和前肠充血发炎,严重者全肠发炎呈浅红色,血浓充塞肠管。鱼种和成鱼都可能发生。

防治方法:

①池塘要彻底清塘消毒,鱼种下池前用2%~3%的食盐溶液洗浴消毒。

②坚持不投喂霉变、腐败的饲料,活性动物要用2%~3%食盐溶液消毒,定期在混合饲料添加1%食盐投喂;或添加0.1%的鲜大蒜汁。

③在池塘全池泼洒1ppm漂白粉,投喂磺胺胍药饵,每100kg鱼第一天用药10克,第二天减半。连续用6天为一个疗程;或在饲料中每千克饲料中混拌痢特灵0.3~0.4克,连续2~3d;或在每100kg饲料中加土霉素饲料粉40~100克,连续5~7d。

(3)、水霉病

主要症状:水霉菌初寄生时,肉眼看不出异状,当肉眼能看到时,菌丝已侵入伤口,向内、外生长,蔓延扩散,似灰白色的棉毛。病鱼游泳失常、焦躁不安,直到肌肉腐烂、失去食欲、瘦弱而死;鱼卵上布满菌丝,变成白色绒球状,霉卵也就成了死鱼卵。

防治方法:

①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可减少此病的发生。

②在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尽量避免鱼体受伤,并掌握合理的放养密度。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