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刺参的养殖技术与水环境保护【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6|点击次数:

刺参的养殖技术与水环境保护

目前,刺参养殖已成为我国北方海水养殖的重要经济产业,其发展势头迅猛。2006年~2008年,锦州市刺参养殖面积已增至4万余亩,约占全市海水养殖面积的三分之一。而伴随养殖规模的日益扩大,造成了局部外海海区及养参池水的有机污染加重,病害现象日渐显露。如何避免刺参养殖重走养虾业大起大落的弯路,充分重视水环境的保护问题,切实解决好刺参养殖的自身污染,在当前已显得尤为重要。

一、刺参养殖病害的来源与危害

据2007年在海水增养殖区发现的部份刺参化皮、肿嘴、吐肠等疾病,多是因养参池水过肥,自身污染所致。经水质分析检测,主要是氨、亚硝酸盐中毒症。刺参养殖生产过程中,由于使用抗菌素或消毒剂,容易将有害菌连同有益菌全部杀灭,造成刺参缺氧导致消化过程受阻,这是养参池水氨氮和亚硝酸盐超标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是高温季节有机物富营养化造成的藻类大量繁殖,增加了池水有机物耗氧量以及水体的粘稠度,致使硝化细菌转化过程受阻。要确保刺参养殖有良好的水环境,让含氮有机物进行有效地转化,这是提高刺参成活率的关键因素。第三,由虾池或盐池改造后的养参池,不规范不合理问题,清淤及放养密度问题,有害杂藻多,水质清洁度等诸多问题,综合引起养参池水氨、亚硝酸盐超高,诱发了刺参各种疾病。第四,刺参养殖管理素质不高,水环境保护意识偏差。诸如用水处理系统不完善,配套基础设施不适宜,缺乏科学的养殖技术及水质检测手段。为此造成的不仅仅是经济损失,同时破坏并污染了养殖水域的大环境。

二、刺参健康养殖的水环境保护

1.关于亚硝酸盐的控制范围

水环境决定着刺参养殖的健康与否,水环境也关系着刺参养殖的持续与否。由亚硝酸盐转化亚硝态氮,其毒性因海水养殖的品种而异。刺参养殖水中的亚硝酸盐,应控制范围在0.1mg/L以下。当水质不良,亚硝酸盐浓度达到0.1mg/L时,容易引起刺参的新陈代谢功能失常,刺参细胞数量的血红蛋白数量减少,血液载氧能力丧失,导致刺参呼吸受阻,出现不摄食,不落底,不生长,肌体萎缩等现象。解决水环境的再处理问题尤显突出。

2.关于水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

创造刺参生长良好的水环境,是健康养殖刺参的基本条件。营造良好的刺参养殖生态环境,是防控刺参病害的重要举措。诸如刺参养殖的合理规划,养参池的清淤、改造与规范化,亲参的质量、参苗的检疫、养殖周期的调整,投苗规格与放养密度,饵料的合理选配,完善的水处理系统,科学的管理手段等等。而重中之重,仍然是水环境的保护问题需要解决好。

(1)维持健康水色,保持水质稳定。底栖硅藻数量的多少,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幼参的生长及成活率。选择最佳肥水时间应在春季水温12℃~16℃硅藻的繁殖期。最好施用无机肥。用量:N肥5kg/亩,P肥0.5kg/亩分次投放,间隔一周左右。水色保持在黄褐色、黄绿色为好。夏季高温期(25℃~30℃)当水色出现蓝、绿藻大量繁殖叭应及时更换池水,适时投放沸石粉或麦饭石等水质保护剂。以提高水体透明度,有效降解氨氮、硫化氢含量,改善和净化水质,保持水体理化因子指标在正常的范围内稳定。用量:每半月一次沸石粉30kg/亩~50kg/亩,麦饭石50kg/亩~60kg/亩。同时要运用技术手段观察刺参的活动与体表变化,及时采取对应防治措施,避免病源体交叉感染。

(2)注换清洁新水,补充溶解氧,保证水源无油污、无污染。通过提高水深和适当加大换水量,控制和降低养参池水的亚硝酸盐浓度。换水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排掉池底部分的死水层,确保池水进行有效地交换。由于养参池水分层,池底层常常会出现缺氧状态,因此除在大潮汛期依靠自然换水外,平时无法换水时可根据水色、水温情况及时用机械提水或定时开增氧机,以补充池水的溶解氧含量。每次增氧和内循环3小时以上,可产生垂直流,能有效克服池水分层现象。

(3)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定期投放微生物制剂。使用微生物制剂实施健康养殖,是增强刺参抗病能力的有效方法。它可以调节养殖水环境中的微生物组成和分布,改善生态环境。而消毒剂类诸如二溴海因、季铵盐碘、聚维酮碘等无论定期消毒还是治疗,作为一个胁迫因子,不仅破坏养参池水环境的微生态平衡,还进一步降低刺参的免疫力。因此改变用药预防病害的发生,用药治疗病害的观念是实施刺参健康养殖技术的引导问题。关于刺参养殖的水处理有效方法,是在参苗生长期适时、适量施放光合细菌(PSB)、EM等有益菌液。用量:75L/公顷~150L/公顷,浓度5×10E~6L~1以上。这样既保证池水中的有益菌含量,同时可消除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分解池底淤泥中的有机物,促进单细胞藻类稳定生长,也为刺参的健康生长增加了饵料来源。

三、关于刺参健康养殖的水环境保护问题与建议

1.刺参增养殖面临的主要问题依然是水环境的污染

锦州市近海水域的污染源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大凌河、小凌河的陆源入海排污(包括工业、生活污水);二是近岸港口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的直排入海;三是沿海周边的海水育苗场、海水养殖场自身污染的废水直排入海,以此造成的污水交叉循环式应用。尽管有些育苗场可能有一定的水处理技术,但仍避免不了应用抗生素支撑育苗的过程。目前,不同程度,不同规模,不同规范,不同水准的开发、建造、改造养参池的热潮仍在继续。近海海域及增养殖区的负荷量日渐增大,刺参养殖发病率日渐增多,有积物累积的富营养化污水无序大量排放等等,已明显影响了近海海域的水环境质量。

2.在养殖技术上还没有全面推广健康养殖模式

未能有效地运用微生物技术控制池塘生态系统,完善水处理系统。养殖过程中仍然使用抗菌素和消毒剂。养殖水体的自身污染造成刺参疾病交叉感染率高,近岸水域大环境受影响。

健康的刺参养殖应使整个养殖过程中其行为不超过自然环境和资源承受能力,不破坏养殖水域的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这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在宏观上加以控制,微观上给予引导。

3.沿海工程对近岸水环境的影响

大规模海洋工程建设对近岸海水养殖业的影响及海洋环境之间的作用,海洋环境保护与海洋防灾减灾工程能否有效实施,是目前决策者和海洋科技工作者特别应关注的问题。

4.关于水环境保护的建议

(1)加强对外源性水质污染的防控。建议统筹规划治理河流海域污染。健全完善有效的环境问责制,落实总量控制与限排指标,实现污染源浓度和总量双达标控制。建立治污统筹管理机制,按流域或海域的整体性组织海洋、环保、水利、农业、渔业等相关部门开展联合监测和执法检查,并建立上下游与陆地海洋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对我市近岸海域大、小凌河水域环境加强保护,建立落实水域保护责任制。特别是环保卫生部门要加大对工业污水和城镇生活污水的排放监管力度,严厉处罚企业污水直接排放的现象,完善排污管网,提高污水进管网比例,确保城市污水全部截流处理。农业部门要加大畜禽规模养殖场排泄物的整治力度。推广测土配方和科学规范使用农药技术,减少农业生产污染对水域环境的影响,遏制水域环境恶化趋势。

(2)加大对内源性水质污染的防治。建议海洋与渔业行政部门宏观控制,合理布局,实行养殖排污许可证制度。刺参养殖业者(海产品育苗者)应将放养的面积、数量、品种、产地、产量、质量、排污量、自净能力等报经有关部门,经专家评估认证,发放有能力健康养殖的排污许可证。把养殖所带来的污染控制在水体自净能力范围内。以科技创新解决养殖水域环境治污难题,改善产业布局,加强沿海生态示范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积极恢复沿海被破坏的湿地和生态环境,科学合理进行近岸养殖。

(3)推广刺参无公害养殖技术和生态养殖模式,实现刺参养殖水体绿色环保。健康养殖的理念认识是不断深化和发展的,推进水环境保护的对策措施是不断健全和完善的。建议推进和应用刺参生态健康养殖,水域环境保护与修复。利用微生物技术分解有害物质,改善水体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达到用高效自净化技术减少养殖用水的无序排放www.613935.com/,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养殖,以期生产出的刺参形成锦州湾特色的品牌,成品质量符合WTO标准。

(4)沿海工程建设应注意保护海洋与渔业环境。鉴于海洋开发工程向大型化发展的趋势,建设用海与养殖用海权益的棘手矛盾,一定程度上影响海岸带生态平衡、海滩的冲淤变化、生物资源的减量等系列问题。为此建议,进一步加强和健全海洋环境监测和防灾减灾预报机制,完善养殖用海管理配套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开展对海岸带开发过程中的生态平衡、生物资源、海水流向、潮流规律等问题的课题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