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贻贝的生活习性和经济价值【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6|点击次数:

贻贝的生活习性和经济价值

贻贝是软体动物门贻贝科动物。在我国沿海有30多种贻贝,其中经济价值较大的约有10多种。目前已经人工养殖的主要是贻贝(又名紫贻贝、厚壳贻贝、翡翠贻贝)3种。贻贝是世界性养殖贝类,它在我国的贝类养殖生产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养殖对象。

一、贻贝的经济价值

贻贝又名壳菜,我国北方称海红,可鲜食或加工成干制品“淡菜”。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驰名中外的海产品,雅号“东海夫人”。据测定,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59.1克、脂肪7.6克、碳水化合物13.4克、钙277毫克、磷864毫克、铁245毫克、维生素马0.46毫克、碘1.2毫克。贻贝除食用外,还可药用,具有滋阴、补肝肾、益精血、调经之功效,常用于治疗眩晕、盗汗、高血压、阳痿、腰痛、吐血、崩漏、带下等病症。

二、贻贝的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贻贝:贝壳楔形,中等大,一般长60—80毫米。壳薄而短,前端尖细,后端宽广。壳顶位于壳之最前端,前方具有淡褐色菱形小月团。壳腹缘较直,背缘与腹缘构成30。角自壳顶向后背方延伸,约延伸至背缘中部时又形成一钝角向腹缘延伸,故整个背缘为弧形。壳后缘宽而圆。壳表面呈黑褐色,具光泽,有时壳顶及腹缘处呈淡褐色,贝壳内面灰色或淡蓝色,具珍珠光泽。

厚壳贻贝:壳形近似贻贝,壳重而厚。壳面为棕黑色,较粗糙,壳长为壳高的2倍。壳顶部常磨损呈白色,壳内面为紫色。

翡翠贻贝:贝壳大,楔形,较贻贝长,壳质中等厚。壳前端尖细,后端宽广。壳顶呈啄状,位于壳的最前端,腹缘直或略弯,背缘与腹缘成30。角向后方或抛射状延伸,但至壳后半部时则较直。壳后缘圆,壳表呈翠绿色,前半部常呈绿褐色,光滑具光泽,内面呈白瓷色,具光泽。

(二)贻贝的生活习性

贻贝喜群栖在潮流急速、盐度稍高、水质澄清的海区。用足丝附着在固形物上,营附着生活。贻贝有缓慢的移动能力,这种现象常见于幼小个体。成体在适宜的环境中一般不移动,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对其不利时,会折断足丝移往别处,重新分泌新足丝附着。贻贝对温度适应能力随种而异。紫贻贝对低温的适应能力很强,在潮间带的种群可忍受—lOC的低温;对高温适应能力较差,夏季水温达到30C时,可造成大批死亡。紫贻贝生长最适温度是14—23C,5C以下或2312以上几乎停止生长www.613935.com/。紫贻贝可以在盐度为18%o一32%o的海水中生存,最适盐度是30%o。对低盐度海水的适应能力较差,低于16~时,会出现不正常现象;低于135'oo时,能引起部分死亡;下降到10%o时,3天内就全部死亡。

贻贝是滤食性动物,滤食方法是较被动的,对食物的选择性较差。贻贝主要摄取海水中微小的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常见的有:圆筛藻、硅鞭藻、舟形藻、盒形藻、双尾藻、直链藻、角毛藻、菱形藻等。此外还有少量的原生动物、贝类幼体、细菌和有机碎屑等。贻贝的食物组成有地区性和季节性,随着海区浮游生物组成的变化而不同,大小在10—30微米的浮游生物都是贻贝的良好饵料。

(三)繁殖

贻贝一般为雌雄异体,少数雌雄同体,从性腺颜色能区别性别。雌贝性腺呈橘红色或橙黄色,雄贝性腺呈乳白色或淡黄色。成熟的性腺分布在内脏团、腹嵴、外套膜上。贻贝的繁殖季节随种类和地区而异。在辽宁,紫贻贝的繁殖期为4—6月,5—6月是繁殖盛期,1年繁殖1次;在青岛、烟台,繁殖期从10月至翌年5月,繁殖盛期是4—5月和10—11月,1年繁殖2次。

贻贝为多次成熟多次排卵。雌贝一是产卵量可达2500万粒。紫贻贝繁殖最适水温,春季6—1812;秋季水温下降到20C时,性腺成熟,1812时开始产卵。精子全长约47微米,分头、尾两部分。

成熟的卵子为圆球形,直径约70微米。在16—1712的水温条件下,卵受精后经9小时左右,囊胚体细胞逐渐分化成一圆管状的原肠,进人原肠胚期。以后胚体逐渐变为梨形,顶端膨大,细胞加厚,长有一丛纤毛,其中有一或二根鞭毛,胚体背部下隘,胚孔闭合区内陷,形成凹口,进入担轮幼体期。担轮幼体继续发育,胚体两侧覆盖两层透明的半圆形幼虫壳体并在背部绞合,发育成面盘幼体。半个月后幼体壳顶隆起,壳的后缘生长快,贝壳变成前后不对称,逐渐呈扁平状,形成足丝腺,足神经节和眼点。幼虫经过一段时间的浮游和匍匐阶段,附着变态为稚贝。此时幼体壳的边缘长出成体壳,并分泌足丝营附着生活。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