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暗纹东方鲀养殖疾病及防治方法【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暗纹东方鲀养殖疾病及防治方法

暗纹东方鲀俗称河豚,由于其肉质细腻鲜美,被誉为长江"三鲜”之一,在我国华东地区有食用河豚的传统,市场前景看好。江苏中洋集团自1995年开始养殖暗纹东方鲀,已有十多年的历史,现已发展为全国最大的暗纹东方鲀养殖基地,拥有国家级暗纹东方鲀良种场,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授予南通地理标志性产品。经过多年的养殖,对于暗纹东方鲀常见疾病及防治有独特的方法,现将在河豚养殖中的常见病害的流行与防治进行总结,供参考。

一、细菌引起的疾病

1.细菌性肠炎

病原体:主要是肠型点状气单胞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当养殖条件恶劣时才可暴发此疾病,流行水温为18~30℃。

症状:病鱼离群独游,游动缓慢,食欲减退,以至完全不摄食,肛门红肿、扩大,解剖可见肠壁充血、发炎,肠内无食物,肠内有较多黄色粘液。

防治方法:①肠型点状气单胞菌为条件致病菌,放养之前池塘和所有用具彻底消毒,加强饲养管理,改善养殖的外界环境。②发病早期投喂大蒜素2克/千克饲料+食盐2克/千克饲料。③投喂诺氟沙星2克/千克饲料。④投喂磺胺嘧啶2~3克/千克饲料。

2.细菌性烂鳃

病原体:主要为柱状屈桡杆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存活的时间与水温、水质等有关,当水中病原菌的浓度越大、放养密度越高、鱼的抵抗力越小、养殖水环境越差,则越易暴发流行,鳃受到机械损伤更易感染。

症状:病鱼体色发黑,尤以头部为甚,游动缓慢,反应迟钝,呼吸困难,食欲减退,离群独游。解剖鳃呈淡红色或灰白色,少数为紫红色,镜检可发现鳃上粘液增多,鳃丝肿胀,严重时,鳃小片脱落,鳃丝末端缺损,鳃上有杂物。发病水温为15~35℃,最易发病水温是28~30℃。

防治方法:①严格消毒,预防为主。②发病季节每半个月全池泼洒生石灰15~20克/立方米或三氯异氰脲酸0.5~0.8克/立方米。③大黄用20倍的0.3%氨水浸泡提效后全池泼洒、浓度为4克/立方米,同时全池泼洒五倍子、浓度为5克/立方米。

3.细菌性烂鳍

病原体:主要为气单胞菌,也为条件致病菌,菌体在5~42℃均能生长,高盐度具有抑制此菌生长的作用,一般要大于5。

症状:鱼苗阶段由于饲料不充分时,产生咬尾现象,然后感染此菌,产生烂尾,冬季有些河豚鱼伏在池底长时间不动,臀鳍感染此菌,产生烂鳍。开始发病时鳍柄处皮肤变白,接着充血、发炎、糜烂,严重时鳍条烂掉。

防治方法:①在捕捞、运输等操作过程中尽量减少对鱼体的伤害。②用6‰的盐水浸泡。③其他治疗方法同细菌性烂鳃。

二、真菌性疾病

病原体:主要是水霉和少量的鳃霉,对水产动物的种类没有选择性,凡是受伤的均可感染,而未受伤的一律不受感染,因此水霉是一种继发性感染,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很广,一般发生在冬季和春季,水温5~26℃均可生长繁殖,最适为15~18℃。

症状:发病早期,肉眼一般看不出有什么异样,当肉眼能看出时,菌丝已侵入肌肉内,并且向内外蔓延,似灰白色棉毛,犹如旧棉絮覆盖在上面,病鱼体表分泌大量粘液,急躁不安,与其他固体摩擦或游动缓慢,反应迟钝,食欲减退,最后瘦弱而死。

防治方法:①尽量减少机械损伤,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鱼体抵抗力(www.613935.com/)。②发病季节用6‰盐水浸泡,待伤口愈合即可。③有条件的可以提高水温(高于27℃),待伤口愈合即可控制。

三、寄生虫疾病

1.车轮虫病

病原体:由车轮虫引起,主要寄生于暗纹东方鲀体表和鳃,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其水质差、有机质含量较高且放养密度又较高的情况下更易造成此病的发生。

症状:少量车轮虫寄生时无明显症状,严重感染时,可引起寄生处粘液增多,病鱼体表发黑、消瘦、离群独游或与其他物体摩擦。此病必须通过显微镜才能进一步确诊。

防治方法:①驱虫散(四虫克星)0.3~0.5克/立方米。②暗纹东方鲀全池泼洒车轮虫特杀0.5~0.8克/立方米。

2.固着类纤毛虫病

病原体:固着类纤毛虫包括杯体虫、聚缩虫等,杯体虫主要寄生在暗纹东方鲀的鳃上;聚缩虫主要寄生在暗纹东方鲀的上下颚牙齿后缘。

症状:少量固着时,一般危害不大,大量固着时,病鱼反应迟钝,游动缓慢,呼吸困难,早晨多在水面慢游或靠池壁游动,用显微镜镜检便可确认。

防治方法:①彻底清塘,适当投饵,合理密养和混养,保持水质优良,提高机体抗病力。②晴天全池泼洒纤虫净0.8~1.0克/立方米。③全池泼洒车轮虫特杀0.5~0.8克/立方米。④驱虫散(四虫克星)0.3~0.5克/立方米。

3.小瓜虫病

病原体:为多子小瓜虫,虫体很柔软,可任意变形,全身密布短而匀的纤毛,内有一个马蹄形核,繁殖水温为15~25℃,流行于春、秋季,放养密度高、暗纹东方鲀鱼体抵抗力低、水质恶劣时易发生小瓜虫。

症状:肉眼可见病鱼体表和鳃瓣上布满小白点,又称"白点病",粘液明显增多,并与虫体混合在一起,表皮糜烂,暗纹东方鲀各鳍条上也会寄生小瓜虫,产生充血、发炎症状,鳃上大量寄生时,粘液大量增多,出现贫血症状。发病初期病鱼急躁不安,游动明显加快,当大量寄生时,病鱼反应迟钝,游动缓慢,并不时与固体物摩擦,不久死亡。镜检即可确认小瓜虫病。

防治方法:①彻底消毒,合理放养密度,加强暗纹东方鲀饲养管理,增强体质,可预防此病的发生。②经常改善水质条件,定期泼洒杀纤毛虫的药物,预防小瓜虫的发生。⑧升高水温(不低于28℃),保持4~5天后大量换水,此法效果较好。

4.鲀异钩虫

病原体:鲀异钩虫属八铗科,虫体扁平细长,舌状或纺锤状,后固着器上有4对固着铗。虫卵黄绿色、纺锤形,两端各有一条卵壳丝,繁殖季节为夏季至秋季。

症状:成虫多数寄生于暗纹东方鲀鳃的肌肉部分,虫体后部被寄生处的组织包埋着,吸食鱼血,使鱼贫血,寄生数量多时,暗纹东方鲀病鱼失去食欲,身体衰弱,鳃上分泌大量粘液,鳃的颜色变淡或发白,鳃组织坏死,最后衰竭而死。

防治方法:全池泼洒指环清或指环净0.8~1.0克/立方米。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