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河蟹池塘套养沙塘鳢实用技术【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河蟹池塘套养沙塘鳢实用技术

沙塘鳢,俗称“虎头鲨”,栖息于湖沼、河溪的底层及泥沙、碎石、水草、杂草相混杂的岸边浅水处,主要摄食虾类、小鱼和底栖动物。沙塘鳢的含肉量高,肉质细嫩可口,为长江中、下游及南方诸省群众所喜爱,在上海世博会期间被列为招待外宾首选,被称为世博第一菜。河蟹池塘套养沙塘鳢是一种新的养殖模式。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

河蟹池塘套养沙塘鳢是一种新的养殖模式,充分利用了沙塘鳢能与河蟹共存、互补的特点,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对河蟹的品质、产量和规格的提高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另外还具有生产成本低、投资少、饲料投喂少的优势,河蟹吃水草,沙塘鳢食小虾、小杂鱼,花白鲢吃浮游生物,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是一种生态养殖模式,从而提高了河蟹养殖效益,也为河蟹养殖模式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子。

一、养殖设施

1.池塘条件

宜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的池塘,面积5~8亩,水深1.5米,常年保持水位0.8~1.2米,土质为沙壤土,淤泥较少,注排水系统完善,能进能排,排灌分开。

2.防逃设施

池塘要有防逃设施,以防敌害侵入或鱼蟹逃走。可用有机纱窗和硬质塑料薄膜共同防逃,用高50厘米的有机纱窗围在池埂四周,将长度为1.5~1.8米的木桩或毛竹,沿池埂将桩打入土中50~60厘米,桩间距3米左右,然后在网上部距顶端10厘米处再缝上一条宽25厘米的硬质塑料薄膜即可。

二、放养前的准备

1.清塘

在蟹种和鱼种放养前,要彻底清塘消毒。抽干池水,拔除池边和池底的杂草,清除过多淤泥,使淤泥保持10~15厘米。放种苗前20天每亩用生石灰100~150公斤或漂白粉25公斤兑水化浆后全池泼洒,以彻底消毒、除野、灭病原菌和敌害生物,并曝晒7~10天,使底泥中的有机物充分氧化还原,达到清除有害病原菌的目的。

2.种草

清塘消毒一周后用60目筛网过滤注水20~30厘米,种植复合型水草,即浅坡处种伊乐藻,池边种水葫芦,在池中心种植轮叶黑藻和苦草,相间轮植,并加设围栏设施,待水草的覆盖率达到60%~70%时拆除。高温季节在较深的环沟处用绳索固定水花生带,以利沙塘鳢栖息、隐蔽和捕捉食物,还可改善水质。

3.营造环境

沙塘鳢喜生活于池塘的底层,游泳能力较弱。因此,营造生态环境很重要,可在池底铺瓦筒、瓦片、大口径竹筒、报废大轮胎或灰色塑料管等作为栖息隐蔽物。

三、苗种放养

1.蟹种的放养

3月10日前,在围栏外的河蟹暂养区,亩放规格为120只/公斤左右的自育蟹种800~900只。

2.沙塘鳢的放养

沙塘鳢的投放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各地可视具体情况而定。一种是直接放养沙塘鳢苗种,要求无病无伤、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活力强,每亩放平均体长3厘米鱼苗800尾或4厘米鱼苗500尾;另一种方式就是放养沙塘鳢亲鱼,让它们自行繁殖来扩大种群,方法是在围栏内的水草保护区,每亩投放体型匀称、体质健壮、鳞片完整、无病无伤的沙塘鳢亲本10组(雌雄比为3∶1),雄性亲本规格在80克/只,雌性亲本规格在70克/只。同时在水草保护区内放置两只两端开口的地笼,作为人工鱼巢,有利沙塘鳢受精卵附着孵化,待4月底繁育期结束后取出地笼。

3.青虾的放养

有条件的还可以在池塘中适量放养一些青虾,在鱼苗放养之前15~20天投放抱卵虾,使其恰好在放养沙塘鳢苗时有幼虾供其摄食,另外还可以增加池塘养殖效益。

4.其他配养鱼的放养

3月中旬,每亩可放养规格为200克/尾鲢鱼50尾、100克/尾鳙鱼10尾调节水质。

5.放养的注意事项

放养时间选择晴天早晨或阴雨天进行,蟹种和虾苗下池前要连同运输箱一起用池水浸泡、提起静放,反复3~4次,待虾蟹的体表及鳃丝充分吸水,排出鳃腔内的空气后,多点投放,防止集中放养造成堆集死亡。放养时把虾蟹散放在离岸很近的浅水中,让其自行爬走。

所有苗种在放养时都必须先进行消毒,可用30克/升的食盐水浸浴5分钟或15~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浸浴15~20分钟,浸浴时间应视鱼的忍耐程度灵活掌握。

四、养殖管理

1.水草管护

水草的管护是养殖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蟹池套养沙塘鳢技术的关键。草丛是沙塘鳢、蟹、虾生活生长的主要场所,因河蟹喜食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黄丝草的根,故应采用增加饵料投喂量的方法予以保护,对遭到河蟹破坏的苦草应及时捞出,防止腐烂败坏水质。伊乐藻、轮叶黑藻高温季节生长较快,极易出现生长过密和封塘的现象,故应在高温季节来临时(5月25日左右),运用割茬的方法,即用拖刀将伊乐藻、轮叶黑藻的上半段割除,也可用带齿的钢丝绳将伊乐藻、轮叶黑藻的上半段锯除,使其沉在水下20厘米左右。以增加水体的光照量,促进水草的光合作用。

2.饵料投喂

建议用配合饲料投喂,每天投喂2次,一般上午10:00、下午17:00左右,上午投喂量占30%,下午占70%,以2小时内吃完为宜,投喂饵料遵循“四定”和“四看”原则,并在池中设置食台,日投喂量要根据水温、天气、生长情况和鱼的摄食情况及时调整。

3.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工作以河蟹为主,全年采取“防、控、消、保”措施。

“防”:坚持以防为主,把健康养殖措施落实到每个生产环节。重点把握清塘彻底,定期加水、换水,定期消毒,定期应用微生物制剂,使池水经常保持肥沃嫩爽,营造良好的蟹、鱼、虾生态环境。

“控”:梅雨期结束后,是纤毛虫等寄生虫的繁殖高峰,要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每月用纤虫净泼洒杀虫一次(150~200克/亩),亩用1%的碘药剂200毫升兑水泼洒全池。

“消”:就是在养殖过程中,定期用生石灰、漂白粉、强氯精或其他消毒剂对水体进行消毒,以杀灭水体中病原体。

“保”:水体消毒用药按药物的休药期规定执行,保证河蟹和沙塘鳢健康上市。

4.捕捞上市

11月下旬,根据市场行情可用抄网或网兜在水草下抄截,再用捕拖网在水底拖,最后干塘捕捉。挑选性腺发育成熟、体表正常、无鳞片脱落的沙塘鳢作为亲体,为来年保种,其余可暂养,适时销售。

这里有一点非常重要,希望引起广大养殖户的关注,就是在池塘中养殖时,河蟹捕食不到沙塘鳢,但是当用地笼套捕河蟹时,钻入地笼的沙塘鳢会被河蟹残杀、摄食。因此,我们在进行河蟹捕捞时需用自制的带9股12号有节网笼梢的地笼,以利于钻入地笼的沙塘鳢逃脱,避免损失。

河蟹池塘套养沙塘鳢实用技术

一、池塘条件

养殖池塘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源,池塘面积为10×667㎡左右,水深1.2-1.5m。养殖池塘四周建有防逃墙,并配备增氧,抽水等机电设备。

二、栽草投螺放虾

栽植的水草主要品种有: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黄草等,水草覆盖率占养殖塘口总面积的50%-60%。螺蛳改以往的2次投放(4月份、8月份各投放1次)为3次投放。第1次投放时间选择在3-4月份,投放量为300-400㎏∕667㎡;第2 次选择在6月份,投放量为200㎏∕667㎡;第3次选择在8月份,投放量为100-200㎏∕667㎡。在池内投放抱卵青虾,让其自然繁殖,为沙塘鳢提供喜食的活饵料。一般抱卵青虾投放量为5-8kg/667㎡,投放时间在4月下旬。

三、苗种放养

蟹种的放养规格为100-200只/kg,密度为800-1000只/667㎡,时间在2月底至3月初;沙塘鳢的放养规格为2-3㎝,密度为400-500尾/667㎡,时间在5月底;为充分利用塘内水体空间,增加养殖产量和效益,可适当放养在生态和食性上与河蟹、沙塘鳢无冲突的花白鲢鱼种,放养规格为100-150g/尾,密度为100尾/667㎡(花鲢占20%),时间在5月份。

四、投喂管理

饵料的投喂仍然以河蟹为主, 主要投喂投喂配合饲料、小鱼、小虾、玉米、小麦等,饵料投喂应遵循“四定”原则,具体的投喂量应根据天气、水质、水温、河蟹的活动、摄食、生长情况灵活掌控;沙塘鳢以捕食池内繁殖的小虾为主,饵料投喂可不作考虑。

五、水质管理

水质管理仍然以河蟹为主。养殖初期每10-15d加注新水1次,每次加水20㎝;养殖中期每7-10d换水1次,每次换水30%;养殖后期每10-15d加注新水1次,每次加水20-30㎝。定期用生石灰对水体消毒,以杀灭病原菌,调节ph值在7.5-8.5之间。交替使用EM菌源露、底质改良剂改良水质和底质。适时开启增氧设施,保持池水溶氧在5mg/l以上。

六、防病管理

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原则,定期有针对性的做好疾病预防工作,防患于未然。在养殖过程中,主要以药物预防措施控制疾病的发生。一般每隔15~20d,使用生石灰,既起到消毒防病作用,又能补充蟹虾鱼生长所需的钙质。定期在饲料中加入中草药、光合细菌、免疫多糖、复合维生素等药物,制成药饵投喂,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一旦发生疾病,应及时诊断,对症用药,以免造成损失。

七、巡塘管理

坚持每天早晨和傍晚各巡塘1次,观察池中蟹鱼的活动、摄食、生长情况,如遇异常应及时处理。养殖期间应及时清理饲料残渣及腐烂的水草,以保持水质清新。平常应及时清除进、出水口的污物,确保池塘用水灌得进,排得出。暴雨之后,应及时排水、增氧,同时注意检查防逃设施是否完好,防止蟹鱼外逃。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