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解兵养泥鳅:注重细节成就泥鳅王 [科技苑]【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解兵养泥鳅:注重细节成就泥鳅王 [科技苑]

[科技苑]细节成就的泥鳅王(20131010)  本视频由CCTV7科技苑官网提供

【解说】:专家的答复让解兵茅塞顿开,环形水道中的流水都是抽上来的地下水,水中没有什么食物,急需补充能量的泥鳅只好吃自己的卵了。那怎么才能减少卵被吃的现象呢?

环道里铺一张网子,正是为了让刚产的卵漏下网眼,把网上泥鳅和网下的卵分开。这样既能避免泥鳅吃卵,又能让卵及时到空间更大的环道里去孵化。理是这个理儿,可大家都没有挡住泥鳅吃自己产下的卵。

解兵刚开始也一样,也是按照大家常用的网目铺了网子。

【采访】安徽省水产研究所副所长 江河:网目太大了,卵又漂上来了,就不行了。

【解说】:传统的网重点在防范泥鳅,而对卵的运动有所忽视。

【采访】安徽省肥西县某泥鳅繁育基地负责人 解兵:

我看到别的家的用了很宽的网 就是网眼特别大 只要让泥鳅钻不过去就可以了。

【解说】:网眼大,好像是把泥鳅和卵很好地分开了,没想到网眼一大,卵又穿过网眼浮上来了,也就是说这个隔离做得不彻底。

明白这个道理后,解兵开始精心计算,标准是仅让卵能掉下去,而无法浮上来。

【采访】安徽省肥西县某泥鳅繁育基地负责人 解兵:我们最初的时候用这种密的网。

【解说】:这种网子网眼很小,刚产下的卵正好能通过,这样卵漏下去以后就不会浮上来了吧?

【采访】安徽省肥西县某泥鳅繁育基地负责人 解兵:后来发现卵和泥鳅都在里面,捕的时候子下不去了。

【解说】:结果发现这种网子还是不行,一粒卵能通过网眼,可是泥鳅产卵一产就是几千粒,而且刚产的卵黏性很大,几粒卵就把网眼堵住了,网眼一堵,后面的卵就漏不下去了。

网眼大了卵会浮上来,网眼小了卵又漏不下去,为了找到合适的网子,解兵来来回回没少折腾。最后找到了这种网子,网眼不是很小也不太大,有三四个卵粒大小。

【采访】安徽省肥西县某泥鳅繁育基地负责人 解兵:用这种目数的网刚好,它产完的卵能够下的去。

【解说】:能下的去,却不会再浮上来。

【采访】安徽省肥西县某泥鳅繁育基地负责人 解兵:开始的卵是小的遇水它会膨胀,一膨胀以后它在跟水流冲回来的时候呢就上不去了,从这个孔翻不过来了。这样就有效保持了产的卵能下的去,浮上的卵上不来,刚好这个网也是我们经过反复试验后,发现用这种网,产量明显提高。

【解说】:网子的问题解决了,泥鳅吃卵的现象减少了,接下来就等着孵化了。可是到了孵化出小苗的时候,解兵发现出苗率太低。这又是咋回事呢?

【采访】安徽省肥西县某泥鳅繁育基地负责人 解兵:最初的时候我们测过只有10%~20%的出苗率,我们就觉得有问题。

【解说】:产卵率挺好,可出苗率却这么低,这哪能行。可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

【采访】安徽省肥西县某泥鳅繁育基地负责人 解兵:当时很沮丧,就觉得这个地方怎么会这么低呢,心里也觉得挺沮丧的。

【解说】:这也难怪,费尽心思又是给泥鳅建产房,又是修产床,无疑是为了让泥鳅多生,多出苗。这卵产的是多了,可是大部分的卵如果孵化不出来,这那成呢?在咨询了专家后他才知道,孵化率低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受精卵死亡。

【采访】安徽省水产研究所副所长 江河:人工繁育容易造成产卵后,比自然状态下产卵密度大,产卵密度大以后,容易造成卵沉底,窒息、死亡。

【解说】:原来是发生了死卵现象。

【采访】安徽省肥西县某泥鳅繁育基地负责人 解兵:它产出来的卵是有粘性的, 一堆积的话就会死亡,一个挨一个的,苗就会死亡,孵不出小苗了。

【解说】:为了刺激泥鳅产卵(www.novmv.com/),同时也为了防止产出的卵出现堆积现象,繁殖环道内的水都是流动的,在水的带动下,卵会随着水流漂浮。对于养殖户来说,这是一个常识性问题,大家也都是这么做的,可既然这样为什么还会堆积呢?解兵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以后,终于发现了症结就出在这个喷头上。

【采访】安徽省肥西县某泥鳅繁育基地负责人 解兵:这是国内繁殖中常用的一种模式,这种方式是一种鸭嘴式的。

【解说】:解兵刚开始学习养泥鳅的时候,看到大多数养殖户在环道底部安装的都是这种喷头,通过这些喷头使环道内的水流动起来。利用水的流动性,把卵带动起来,减少卵的粘连、沉积。但是这种喷头却有个缺点。

【采访】安徽省水产研究所副所长 江河:但这种传统的鸭嘴式喷头,水流容易形成死角。

【采访】安徽省肥西县某泥鳅繁育基地负责人 解兵:它是会有一个角度的,会形成一定的死角,像这个三角带会形成死角,有的时候产出来的卵在这一块就会堆积。

【解说】:传统的鸭嘴喷头由于是单个点在进行喷射,环道内水流难以实现全覆盖,所以在流水冲不到的地方就容易出现死角。

泥鳅刚刚产下的卵往往很黏,靠着这种黏性它们会附着到水草上面。但是在人工繁育的环道里没有水草可以依附,如果卵堆积了就会粘到一起,粘到一起就会因为缺氧造成窒息死亡。

【采访】安徽省肥西县某泥鳅繁育基地负责人 解兵:如果一堆积就是两个卵堆到一起,就像鸡蛋双黄蛋一样最后肯定出不了鸡苗的,全部压在一块了就会死掉。

【解说】:环道里每隔两米就安装一个喷头,每个喷头有这么两个死角。水虽然流动起来了,但是泥鳅卵到了死角这儿就会有很多沉积下来。

解兵就想如果我把鸭嘴变大,是不是就能减少死角了呢?堆积现象应该会有好转吧。

【采访】安徽省肥西县某泥鳅繁育基地负责人 解兵:别人家的喷嘴鸭舌大概会是这个形状会更小一点,只有这么窄,所以它的扇形面积更小。

【解说】:没想到解兵把喷头的鸭舌变宽以后,喷射角度大了,死角是小了点,但是有个问题他没考虑到,就是水的流速。 鸭嘴变大后,喷出来的水柱冲击力一下变得很强,对刚刚孵化的小苗形成了致命的冲击。

【采访】安徽省肥西县某泥鳅繁育基地负责人 解兵:它的水流的冲力太大,往往那些卵到不会出问题,苗子的时候会被冲死掉,压力太大了会被冲死,是有孵化出来,但是孵化率特别低。

【解说】:鸭嘴喷头小了,会造成卵的堆积;大了呢,又容易把刚孵化出的泥鳅苗冲死,降低孵化率,看来鸭嘴喷头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要想让卵健健康康地在环道内孵化,还得想别的招。

【采访】安徽省肥西县某泥鳅繁育基地负责人 解兵:后来我们反复试验,做了改进,其实这个改进也是很小的一点改进,就是把水流匀速这个问题解决了。

【解说】:这就是解兵现在采用的喷头。由原来的单点喷射,改成了多点喷射。

【采访】安徽省肥西县某泥鳅繁育基地负责人 解兵:每隔一段就有一个,它就一级推一级保证,它的水是一浪一浪的起来,整个推着水在环道里面就转起来了。

【解说】:新型喷头的使用后,解兵发现泥鳅卵堆积的现象基本没再出现,孵化出苗率果然提高了很多。

泥鳅的孵化出苗率高了,这下解兵就放心了,他开始琢磨另外一件事,就是让泥鳅能够同时集中产卵,孵化出苗率高了,产的卵再多一点,最后泥鳅生的娃不就多了吗?而同时集中产卵办法就是打催产针。

【采访】安徽省肥西县某泥鳅繁育基地负责人 解兵:所有的泥鳅在一两个小时内打完,让它集中产卵,目的在集中产卵。

【解说】:原来每条泥鳅的身体状况不同,产卵时间不可能都一样,如果不一样,有的早有的晚,以后孵化出的泥鳅苗也就有大有小,对于育苗的人来说,管理起来就不方便。

【采访】安徽省肥西县某泥鳅繁育基地负责人 解兵:不打催产素的话,他是有的产有的不产,这样就不能实现规模化的繁殖。

【解说】:那怎么办呢?办法就是给它们打催产针,让它们在同一个时间产卵。

【采访】安徽省水产研究所副所长 江河:这样同时产卵,就能同步孵化,这样能够集中规模化的形成泥鳅苗。

【解说】:说起这给泥鳅打针啊,最初的时候可是让解兵伤透了脑筋。

【采访】安徽省肥西县某泥鳅繁育基地负责人 解兵:拿不住它,非常滑溜。

【解说】:给泥鳅打针不像给人打针,它不会乖乖听话,你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所以首先要控制住它,不让它乱动。这些泥鳅滑得抓都抓不住,怎么能不让它动呢?既然泥鳅滑是因为表面分泌的粘液,那如果把粘液去掉,泥鳅不滑了不就容易抓住打针了吗?

【采访】安徽省肥西县某泥鳅繁育基地负责人 解兵:别的繁殖场大部分采用的方式呢,把它包住把身上的粘液,通过毛巾给他去掉,然后打针。

【解说】:用毛巾把泥鳅包住,擦掉粘液,泥鳅就动不了了,解兵开始也是采用一般养殖户最常用的的方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他慢慢发现,这种方法并不科学。

【采访】安徽省肥西县某泥鳅繁育基地负责人 解兵:本身这种操作泥鳅的方式是伤害泥鳅的。

【解说】:用毛巾包裹把粘液去掉,虽然是解决了泥鳅滑,难抓的问题,但是却把泥鳅表层的保护层也破坏了,这样对泥鳅的健康是有影响的。

【采访】安徽省肥西县某泥鳅繁育基地负责人 解兵:等粘液脱落了以后,这样催产后的泥鳅差不多死亡率是很高的,都达到七八十会有死亡。

【解说】:粘液擦掉了,泥鳅没有了保护层,死亡率达到百分之七八十,这损失可太大了。而且解兵还发现一个问题,用毛巾包住泥鳅打针经常扎得不准。

【采访】安徽省肥西县某泥鳅繁育基地负责人 解兵:盖得看不到了,有的时候会打到头部,因为它在里面乱动,按得特别紧,也有可能打到尾部。

【解说】:给泥鳅打这催产针也不是随便扎哪儿就哪儿。

【采访】安徽省肥西县某泥鳅繁育基地负责人 解兵:我们一般打背部,肉比较厚的部位。

【解说】:背部肉厚对泥鳅的伤害小,像这样用毛巾把泥鳅包的严严实实,看不见扎不准,就容易伤到泥鳅。

看来用毛巾的办法不行,可不用毛巾用什么呢,解兵就想了,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有一个工具,既能控制住泥鳅,还不能伤害到它。后来在一次捕捞泥鳅的时候,让他有了灵感

【采访】安徽省肥西县某泥鳅繁育基地负责人 解兵:因为这边很多老百姓用地笼来捕泥鳅,他是用网来捕泥鳅的。那么能把泥鳅住起来,我们就觉得是不是可以用网具来捉泥鳅,把泥鳅固定住这种方式。

【解说】:想到了这一点,解兵就开始反复试验,最后就做成了这样一个小工具。

【采访】安徽省肥西县某泥鳅繁育基地负责人 解兵:我们就用了这样一个器具, 是自己做的,很简单一个圆的,有点弹性的,绷得很紧的这样一个圆形。

【解说】: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很简单的东西,把原来担心的问题都解决了。

【采访】安徽省肥西县某泥鳅繁育基地负责人 解兵:这样一个很滑的泥鳅,一下按住,它不能动,它也不能受伤害。还是一样有活力,按得紧,这个针又能看到部位,因为是透明的,他能看到部位,对着这个部位这样一注射,非常方便。

【解说】:针是打完了,手术完后这么多泥鳅怎么去处理呢?

【采访】安徽省肥西县某泥鳅繁育基地负责人 解兵:以前都是打完以后放到盆里然后再弄特别麻烦,它滞留的时间特别长。

【解说】:泥鳅在外面滞留的时间长了(www.novmv.com/),对健康就有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解兵根据泥鳅滑的特点又专门设计制作了一个手术台,下面连接手术台的是一条倾斜的通道,泥鳅打完针以后马上顺着通道滑到水桶里。解兵说,当时制作这个手术台的灵感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幼儿园里的滑滑梯给了他启发。

【采访】安徽省肥西县某泥鳅繁育基地负责人 解兵:幼儿园滑滑梯的设计就非常光滑,人都可以在上面滑,我就觉得是不是可以用不锈钢的器材做成这样,打完针让它坐滑滑梯下去。

【解说】:您还别小瞧他的这些小发明,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采访】安徽省肥西县某泥鳅繁育基地负责人 解兵:这样一个台子,一天工作量,应该一个小时在一百多斤到两百斤。我们的繁殖场规模也比较大,一天的注射量可能要一千多斤。

【解说】:截止到8月份,泥鳅苗的销售额已经达到了1000多万元。忙碌而高兴的解兵现在有了更远的打算。

【采访】安徽省肥西县某泥鳅繁育基地负责人 解兵:我们的目标到2015年是获得国家级的泥鳅的良种场。我们的市场从目前来看是供不应求的,那么考虑到三年以后五年以后可能后来做苗的也会多起来,就是说养殖户这块,要让他们能够达到很高的收成。

【主持人】:短短两年时间,解兵成了当地最大的泥鳅繁育户,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大家公认的行业高手。究其原因,其实就在于他善动脑筋,不墨守成规,能够根据泥鳅自身的特点,琢磨出一些细节上的改变,最终,小窍门起到了大作用。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