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黄颡鱼裂头病的疾病病因及预防【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黄颡鱼裂头病的疾病病因及预防

随着黄颡鱼养殖技术的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但因此而产生的各种疾病也越来越多,“裂头病”就是这些年流行起来的一种新型传染病。

一、流行情况

从2002年起,天津地区人工养殖的黄颡鱼中就有该病的发生,但一开始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近年来,发病范围逐步扩大,各主要养殖地区如辽宁、吉林、河北、天津等地都有该病的发生。该病主要危害黄颡鱼,尤其是池塘高密度精养黄颡鱼容易发病,同样养殖条件下的其他鱼类(如鲤鱼、鲫鱼、草鱼、野杂鱼等)不感染。黄颡鱼的鱼苗为主要感染对象,当鱼苗超过4.5厘米后不会再发病。发病水温在18~30℃,在20~24℃暴发流行,高温对该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环境条件恶化时在30℃以上也可发病。病程长短不一,可从几天到一个月以上,发病率在50%以上,发病后死亡率可达90%。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十分巨大的。

二、症状及病理变化

初期黄颡鱼病鱼无明显临床表现,随着病程发展,病鱼食欲减退,离群缓游、反应迟钝,出现头朝上、尾朝下、悬垂于水中的特殊姿势。后期病鱼头顶部充血、出血、发红,在颅骨正上方形成一条带状凸起或出血性溃疡带,严重时头顶穿孔,头盖骨裂开,甚至露出脑组织。病鱼腹部膨大,鳍条基部、鳃盖充血,肛门充血、外突。腹腔内含有大量含血的腹水,肝肿大,肠道充血、发炎,肠腔内充满淡黄色水样液体。

三、病原及病因

对黄颡鱼病鱼体表溃疡处、鳃部进行镜检未见到寄生虫,打开腹腔检查,也未发现寄生虫。对病鱼组织无菌取样,进行细菌培养,在基础培养基上并未发现有菌落生长。在无菌条件下取病鱼组织进行匀浆、离心,取上清液对健康鱼进行攻毒试验,结果试验鱼在第3~5天发病,症状与自然发病鱼一致。再取发病的试验鱼重复上述试验,仍能取得相同的结果,因此断定该疾病可能由病毒、支原体、衣原体或立克次氏体引起。

引起黄颡鱼发病的主要原因为:①养殖池塘多为时间较长的老池塘,未做好池塘及鱼苗的彻底消毒工作;②水源受到污染,导致池塘水质污染严重;③放养密度过大;④水质不稳定,pH及氨氮变化剧烈;⑤轻防重治。

四、预防

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发现常用抗生素类药品,如青霉素、卡那霉素、阿奇霉素、复方新诺明、先锋V、罗红霉素等对该种疾病都没有明显效果,而使用一些抗病毒药物如十二金刚烷等,只是在疾病发生的初期,对此病的暴发有抑制作用,并没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因此对于此病要以预防为主,加强管理。

1.入池管理 ①放入鱼苗前养殖池塘必须使用漂白粉或生石灰进行彻底地清塘、消毒;②负苗入池前必须使用高锰酸钾或碘制剂进行消毒;⑧必须对水源进行沉淀、过滤、消毒等措施以确保养殖用水的安全性。

2.养殖管理 ①降低养殖密度以尽量降低交叉感染的几率,亩放养量控制在1万~1.2万尾;②定期使用生石灰等一些水质改良剂进行水质调控,并结合使用底质改良剂,以确保养殖水体的稳定;③合理使用浓缩芽孢杆菌等一些微生态制剂来稳定水质、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④定期在饲料中添加一些抗病毒药物进行预防,可有效降低此病的发病几率。

3.治疗 目前对于该病没有较好的疗效,主要以预防为主,但在辽宁一些地方,养殖户根据多年的养殖经验,在鱼发病的早期,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病毒药物,连续投喂3~5天,可以有效地抑制疾病的蔓延,减少经济损失。

五、讨论与总结

黄颡鱼常见的疾病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细菌、病毒、寄生虫、营养性疾病等等,主要有:出血性水肿病、肠炎病、黄颡鱼暴发病、烂鳃病、水霉病、粘孢子虫病、车轮虫病、斜管虫病、指环虫病、三代虫病、锚头蚤病、机械损伤、营养性疾病等等。而在天津、辽宁等北方地区发生的“裂头病”在症状上完全不同于黄颡鱼的常见疾病,因此对该病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养殖池塘的日常管理不论是在预防黄颡鱼常见疾病上,还是在预防“裂头病”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水质和底质状况良好,黄颡鱼才能健康地生长,其抵御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才能更强。重治轻防不仅在黄颡鱼的养殖上,在其他水产品的养殖上也是普遍存在的一个误区,不论何种疾病,一旦在水产养殖上暴发,将会对养殖品种造成巨大的危害,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要加强日常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病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