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吊笼养殖河蟹技术[农广天地]【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吊笼养殖河蟹技术[农广天地]

吊笼养殖河蟹技术[农广天地]  视频来自:CCTV农广天地

[农广天地]吊笼里养出大河蟹(20130909):

吊笼养殖河蟹技术,是将河蟹养在特制的吊笼内,悬挂在大水体中,通过笼体的网眼进行笼内外水体交换,在笼内形成一个“活水”环境,最后养成规格整齐、发育饱满、体质健壮、色泽鲜亮的商品成蟹。这项技术充分利用了湖泊、河道、池塘等优越的自然条件,结合集约化的人工精养管理措施,实现了河蟹的无公害生产和联片基地化养殖。采用吊笼养殖河蟹适应性广,操作简单,机动灵活,管理起来也十分方便。本片的主要内容有:吊笼养殖河蟹技术概述、水域选择、吊笼制作、吊笼设置、河蟹的养殖管理等。

相关知识:

科学养蟹。河蟹养殖在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已趋成熟,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养殖行业。近几年,河蟹养殖已完成了从超额利润到平均利润的过渡,经济效益明显下跌,部分养殖户对河蟹养殖积极性不高。同时市场对河蟹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养殖户要在科学养蟹上下功夫、精打细算、加强生产经营管理的强烈意识,树立养优质蟹和品牌蟹的信心。这样才能够养好蟹。

生态健康养殖。彻底清塘,种草投螺,套养鳜鱼、黄颡鱼、细鳞斜颌鲴等水产品,可发掘养蟹水体的生产潜力,充分利用水体空间,走生态健康养殖之路,才能够增产增收增效。

合理放养和投饵。当前河蟹种苗价格低廉,放养前人工剔除雄性种苗,这利于成蟹整体效益的提高。坚持两头精,中间青的投饵原则,减少投饵成本的投入,降低生产成本。

加强病害的防治。蟹病预防应贯穿整个养殖过程[/],以防为主,主要利用复合微生物制剂改善养殖水体微生态环境的防治原则,一般能达到防治成本低,效果好的目的。经过多年实践,具有健康生态养殖理念,平时善于观察水色,和河蟹活动和吃食情况,提前预防,就会减少塘口发病。

适时销售。对自己的养殖成本应心知肚明,只要有利可图就不应惜售,宁可卖掉后因涨价而后悔,也不能因 压塘 后降价而叹惜。

河蟹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应根据河蟹营养需要,因地制宜,保障河蟹的饵料来源,促进河蟹快速生长,减少病害发生,增加养殖效益。主要有以下三点投喂注意事项。

一、饵料多样性。

1、足够的水草。一般要求覆盖率在40%以上,有利于小杂鱼等天然饵料生物的生长繁殖,蟹池水草以沉水植物为主,漂浮植物、挺水植物为辅;

2、投放螺蛳。让其自然繁殖,供河蟹自由摄食。螺蛳肉营养丰富,脂肪含量高,可以提高河蟹品质;

3、使用颗粒饲料。根据河蟹不同发育阶段对营养的需求,将动、植物性饵料按一定配比,制成颗粒饲料,促使河蟹快速增长;

4、人工投喂动植物。如小杂鱼、虾、螺、蚬、蚕蛹、猪血、畜禽内脏、蛙肉、麦类、豆饼、瓜果、蔬菜、水草等;

5、定期在饵料中添加钙、铁类丰富的物质,有利于河蟹脱壳;

6、适时施用肥料。可以河蟹对多种微量元素的营养需求。

二、投饵科学性

1、动、植物性饵料要合理搭配。在河蟹饵料组合上,动物性饵料应占60%,植物性饵料占40%;

2、根据季节投饵。总的原则“两头精、中间青”,即春秋季节的投饵,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植物性饵料为辅,夏季饵料以植物性饵料为主;

3、根据河蟹生活习性投饵。河蟹有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饵料投喂应以晚间投饵为主,白天投饵为辅。其晚间投饵量占全天饵料量的70%;

4、饵料要大小适当。饵料颗粒大小要与河蟹个体大小相适宜,以提高饵料利用率;

5、浅水区投饵。饵料要均匀投放在有水草的浅水区,并坚持四定的投饵原则;

6、性成熟蟹注意投喂。河蟹性成熟后,体力消耗过大,因此要增加白天的投饵量。同时要防营养过剩死亡,特别是成熟的雌蟹,肝脏85%以上,转化为性腺,肝功能下降,应大量投喂植物性饵料,以防肝功能不适和雌雄蟹提前交配,引起死亡;

7、实施鱼蟹混养模式的,应先喂鱼后喂蟹。鱼料投入深水区,蟹料投入浅水区,以防争食,影响河蟹生长。

三、三种饵料不宜投喂

1、肉皮。采用肉皮投喂,不仅饲料转化率低,而且肉皮中脂肪含量高,大量投喂后易在水体表面形成一层油膜,容易造成水体缺氧,影响河蟹生长。

2、土豆。河蟹不喜食,投喂后多沉在池底腐烂变质,易引起水质恶化,诱发蟹病。

3、海水鱼。首先海水鱼经长时间冰冻,有大量病菌滋生,长期投喂易导致河蟹发病率、死亡率高;其次海水鱼含盐分高,河蟹摄食后性腺发育加快,性成熟提前,影响河蟹上市规格;最后海水鱼投喂时损失大,利用率低,养殖成本反而提高。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