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养殖泥鳅繁育新三招[科技苑]【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养殖泥鳅繁育新三招[科技苑]

养殖泥鳅繁育新三招[科技苑]  视频来自:CCTV农广天地

[科技苑]泥鳅繁育用上新三招(20141107):

规模化育出泥鳅苗,由于要实现大批量供应,养殖户会碰到一些难题,本节目将详细地介绍如何来解决这些难题的技术。为了让泥鳅生儿育女,竟然用上了冰块。为了泥鳅苗的健康,还用上了薄膜和食盐。这些日常用品究竟能给泥鳅育苗帮什么忙?

泥鳅营养价值丰富,属高蛋白低脂肪食品,既是美味佳肴,更有较高的食疗价值,素有“水中人参”之美誉。我国传统泥鳅养殖主要是收购野生泥鳅养殖,具有代表性的是江苏省连云港,仅墩尚镇一个镇养殖面积就达1.6万亩以上,他们在每年5月~6月收购野生泥鳅苗进行养殖,养殖到冬季上市销售,一般亩效益可达2万元左右。全国养殖户纷纷效仿这种养殖模式,养殖户不断增多,养殖面积不断扩大,但野生泥鳅资源不断减少,野生泥鳅苗收购价格逐年上涨,导致养殖成本大大增加,养殖效益大幅度降低。

连云港养殖户由于有多年的养殖经验,有相对稳定的泥鳅苗源渠道,有成熟的组织运输泥鳅苗的经验,现在养殖还有些效益,但全国其他地区的养殖户就没有这么幸运,很多地区没有野生泥鳅资源,而是从某些养殖单位那里购买高价的泥鳅苗进行养殖,不仅苗种投入相当高,每亩苗种投入就达1.5万元左右,还由于购买的是从野生泥鳅中筛出的小苗,通过反复的倒运,泥鳅下塘后死亡率极高,大多养殖户均以严重亏损而告终。

养殖泥鳅繁育新三招[科技苑]【库百科养殖网】泥鳅苗生长速度快,养殖效益高的特点。每年4月~6月进行人工催产繁殖,泥鳅苗养殖到10月,泥鳅单条体重可达20克左右,完全可以上市销售。平均每亩池塘出产泥鳅1200多公斤,每亩实现利润2万多元。自繁自养一般在每年4月中旬左右,需准备好养殖池塘,每块塘面积2亩左右,呈长方形便于日常管理和起捕泥鳅,田埂高1米左右,养殖场周围埋网防逃,若夏季有涨水漫过田埂的可能,应每块塘周围埋防逃网。池塘在下苗前12天左右开始泼洒“鳅塘净”杀虫,隔天再泼洒生石灰或“鳅塘消毒灵”消毒,清塘处理后适当培肥水体,以满足泥鳅小苗入塘后有充足的浮游动物饵料。繁殖泥鳅苗选择抗病力强、生长速度较快的泥鳅做种(如大鳞副鳅),繁殖时间在池塘水温稳定在18℃时开始。于晴天下午挑选出健壮亲鳅,雌雄比例为1∶1.5~2,进行人工催产后投放繁殖池产卵,繁殖池不宜过大,一般每口10平方米~20平方米,可投入水产繁殖亲鳅400尾~700尾。

第二天早上开始陆续交配产卵,中午左右产卵结束捞出亲鳅。卵粒在繁殖池中自然孵化,一般第二天即可出苗,刚出苗附着于池壁不能自由游动,经过两天时间泥鳅苗可以自由活动时开始投喂鸡蛋黄开口,每天投喂3次~4次,开口投喂后应在晴天上午及时下塘,每亩池塘投放泥鳅开口苗50万尾,不要在繁殖池中长时间饲养,否则因繁殖池水体积较小,水质、溶氧变化易引起泥鳅苗大量死亡。每批苗繁殖周期较短,一般从催产到泥鳅下塘仅6天~7天,泥鳅苗投放池塘后,将繁殖池清洗消毒后再进行催产繁殖。泥鳅开口苗投放池塘后,随着泥鳅苗个体不断长大,分逐步投喂水蚯蚓和饲料浆。小苗培育期间特别注意水质管理,泥鳅苗长至公分苗规格前据水体状况适当泼洒豆浆,以保持池塘水体有充足的浮游动物,以利泥鳅苗的生长发育。但泥鳅苗达公分苗规格后特别注意水质调节,进行适当换水和泼洒光合细菌,保持水质良好。小苗培育期间重点预防寄生虫和出血病[https://www.613935.com/],泥鳅开口苗投放池养殖30天内要进行两次寄生虫预防,一般使用“鳅虫速灭1号”和“鳅虫速灭2号”全池泼洒;当泥鳅苗达30天日龄左右预防出血病,采用“泥鳅菌毒克”全池泼洒。泥鳅开口苗通过30天~40天培育,泥鳅苗规格可达5厘米左右,即进入泥鳅育肥阶段。泥鳅苗长到5厘米以后,日常管理工作就相对比较粗放了,投喂饲料一般选用泥鳅专用料或者蛋白含量在30%~35%的淡水鱼饲料,每天投喂两次。日常管理中常泼洒光合细菌,保持良好水质;每15天左右做一次预防,采用“泥鳅菌毒克”、“泥鳅碘康”、“鳅塘消毒灵”交替使用;每月泼洒一次“泥鳅病毒清”;每月采用“泥鳅炎立停”和“鳅保康”拌料投喂3天~5天。泥鳅养殖到10月份后,泥鳅规格可达15克以上,即可陆续起捕上市销售。

人工养殖已成为市场供应的主渠道,养殖区域在省内外迅速发展。为了规范泥鳅无公害养殖的生产环境,推广泥鳅的养殖技术,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特制定本标准。

无公害泥鳅:苗种繁育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tus)的环境要求、亲鱼要求、亲鱼培育、苗种繁育等技术。

本部分适用于泥鳅的苗种繁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T 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 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水质水质

3 环境要求

3.1 产地环境

应符合GB/T 18407.4的规定。

3.2 水源

要求水质清新,水量充足,周围没有污染源。水源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

3.3 养殖池塘

应选择或建造条件良好的池塘,以水泥池或三合土池为好,水泥池底部要求铺有15cm~20cm的壤土为佳,土池底质不宜为沙质土,池塘四周用水泥或塑料板围造,池壁高100cm,进出水口要用铁丝网或尼龙筛绢围住,筛绢网目为0.15mm(20目)。

4 亲鱼要求

4.1 亲鱼来源

采集临近产卵期的天然泥鳅或生产单位自己培育经筛选具明显生长优势的个体,避免近亲繁殖。

4.2 亲鱼选择

年龄为2龄~3龄,雌鱼体重为40g~100g,雄鱼体重为20g一50g,具有典型的种质特征。要求体质健壮、活动力强、无病无伤。

4.3 雌雄特征

性成熟的雌鱼一般腹部膨大,胸鳍小而宽,末端钝园,生殖孔大;而雄性腹部较小,胸鳍大而窄长,末端尖而翘起,在生殖季节手摸有追星,后方两侧有肉质隆起,腹部扁平。挤压时有乳白色精液从生殖孔流出。选择时从泥鳅的背部向下观察,要求腹部是白色的,不宜选用腹部两侧出现了白斑点的个体。

5 亲鱼培育

5.1 放养密度

把捕获的亲鱼按雌雄比1:1~2放入培育池中进行强化培育,放养密度6组/m2~l0组/m2。

5.2 饲养管理

池中投入水草,秋季每天投喂两次,以动物碎肉、碎内脏、鱼粉等动物性饲料为主,辅以少量的麦麸、豆渣、米糠、饼类等植物性饲料,也可投喂配合饲料,投饵量为体重3%~5%。冬季及早春,停止投饵,适量加入部分发酵猪粪作为追肥。三月下旬开始,要抓住升温季节,进行强化培育,投喂高蛋白质的饲料,投饵率为5%~10%。

5.3 水质管理

池水水位不低于40cm,并经常补充新水,以调节水质,使水质呈现肥、爽,透明度保持在30cm为宜。

6 苗种繁育

6.1 催产

6.1.1 催产季节

在4月底至5月中旬,水温22℃以上时进行。

6.1.2 催产药物

催产药物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剂量为每尾雌鱼注射500Iu~7OOIu。雄鱼用量减半。

6.1.3 注射方法

注射部位以背部肌肉或背鳍前下方两侧为好,也可采用腹腔注射方法,注射部位要避开腹部中线。采用4号针头,在针头的基部套上胶管或塑料管,使针头露出lcm~1.5cm,注射时可用纱布包住泥鳅,注射器与鱼体呈30O角进入,插针深度0.2cm。

6.2 产卵

6.2.1 催产水温

催产适温为22℃~28℃,最适水温25℃。当水温22℃时,亲鱼14小时后便可发情产卵,水温25℃~28℃时,10小时后便趋于成熟发情产卵。

6.2.2 受精

6.2.2.1 自然受精

注射后,效应时间9h~10h,放入规格为150cm×200cm×60cm的网箱中,在网箱内放网片或棕片作诱导物,每箱放亲鱼50组~80组(雌雄比1:2~3)。待产完卵后,将卵捞出置于孵化器孵化。

6.2.2.2 人工受精

当亲鱼发情剧烈达到高潮时将其捕起,用手轻轻挤压雌亲鱼腹部,雄鱼将精巢取出研磨后加林格氏液,把卵子和精子在短时间内同时放入事先清洗干净的瓷碗或瓷盆内,用羽毛轻轻搅拌,使卵粒和精液混匀,待充分受精后,加入0.6%~0.7%的生理盐水,漂洗干净,将受精卵均匀地撒在经过消毒的鱼巢上,放入孵化池(器)中进行孵化,整个受精过程防止强阳光直射。

6.3 孵化

6.3.1 孵化方式

受精卵可在室内静水孵化或室外微流水孵化。把粘满卵粒的鱼巢捆在竹竿上,使其沉入水底。

6.3.2 孵化水质

溶解氧6mg/L以上,其它应符合NY 5051的规定。

6.3.3 孵化密度

孵化缸放卵密度为150×104粒/m3~200×104粒/m3。

6.3.4 出膜时间

当水温在22℃~25℃时,40h~44h可孵出鱼苗,水温25℃~28℃时,24h~28h即可孵出鱼苗。出膜3d左右,待鱼苗颜色由黑转为淡黄色时,可移出孵化池,进入苗种培育阶段。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