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河蟹青虾混养技术【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河蟹青虾混养技术

一、放养前准备

1、清整池塘:冬季干塘后清除过多的淤泥(留10公分,用于种植水草和培育底栖动物),加固塘岸和防逃设施,彻底曝晒塘底1个月左右,清除有害物、病原菌。

2、彻底清塘:放养前20天进水10-30公分,用150公斤生石灰/亩加水稀释后全池均匀泼洒,清除野杂鱼及有害物。

3、提前肥水:放养前一周注水至50公分,视池塘水质,推广使用经发酵的有机肥100-200公斤/亩,也可使用生物肥料,培育充足的天然饵料,提高苗种成活率及生长速度,保持肥水持续到水温20度左右,促进水草生长,预防青苔生长。

二、苗种放养

1、蟹种放养。在3月底要放养扣蟹结束,放养规格在100-120只/公斤,亩放养量600-800只,蟹种要规格整齐、附肢健全、活动力强。

2.虾种放养。春虾苗种在1月下旬至2月中旬放养结束,放养规格在600-800只/公斤,亩放养量15-20公斤,秋虾苗种在8月上旬放养结束,放养规格在10000-12000只/公斤,亩放养量4-5公斤,虾种要体色一致、附肢齐全、游泳活泼。

3、鱼种套养。套养5厘米以上鳜鱼鱼种20-30尾/亩,套养鲫鱼夏片,补充鳜鱼铒料,套养10-20尾/公斤的花白链60尾/亩,起到调节池塘水质作用。

三、水草种植与管理

种植水草,吸收池塘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为河蟹生长提供植物性饵料,为河蟹提供栖息和脱壳环境,减少河蟹自相残杀,调节池塘水温,净化池塘水质。

开春后水温达到15度,可种植水草,水草品种选择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黄丝藻、细金鱼藻等。伊乐藻由于4-5月份池塘水位较浅,生长速度较快,很快向池塘四周蔓延,能覆盖整个池塘,应及时分疏,伊乐藻过密,易根茎发黑腐烂,最后浮于水面。苦草和轮叶黑藻是夏季高温季节生长良好的水草。伊乐藻最适于四周浅滩种植,苦草和轮叶黑藻要及时补充。

多品种套种水草,合理搭配水草种类。伊乐藻在蟹种放养前种植,苦草、轮叶黑藻在清明前种植。早春以伊乐藻为主,早期覆盖率在20%左右,中期以轮叶黑藻为主,覆盖率在50%左右,后期以苦草为主,覆盖率在20%左右,夏季水草覆盖率保持在60%左右,且分布均匀,最好呈“条”状和“井”状,宽度3-5米,间隔1-2米。轮叶黑藻和伊乐藻采用切茎分段扦插的方法,用量为20-25公斤/亩,苦草以播种为主,用量为0.15公斤/亩。

若水草长势不好,可采用生物肥料。水草数量较少的池塘,可投放水花生、水浮莲等水生植物。水草疯长,可采用割耥的方法,使其保持在20-40厘米长度,长期保持沉水状态,不出水面,也可施用生物制剂调节水的肥度,控制水草生长。水草发生大面积腐烂时,可割去表层烂草,并泼生物肥。

四、螺蛳投放

亩投放300-500公斤。螺蛳是池塘的“清洁工”,为河蟹前期养殖提供螺蛳卵块、幼螺等饵料,为河蟹中、后期养殖提供高蛋白饵料。螺蛳分二批投放效果更佳,一次过量投放,易造成水体缺氧和因螺蛳大量摄食大量浮游生物造成水质清瘦。第一次以清明前后投放为佳,投放量为总量的60%,第二次在7月中旬投放。

五、饲料投喂

饲料投喂按照“两头精、中间粗、荤素搭配、青精结合”及“四定”原则科学投喂,以颗粒饲料和动物性饲料为主,辅以植物性饲料,动物性饲料有野杂鱼、螺蛳肉、蚌肉等,植物性饲料有小麦、玉米、豆饼、山芋、南瓜、马铃薯、水草等。

春季水温达到15度开始投喂饲料,日投喂量控制在河蟹体重的3-8%,以投喂后2-3小时吃完为宜。前期3-5%,中期5-7%,后期7-8%,根据河蟹有昼伏夜出、喜欢夜晚觅食的习性,分上午和傍晚二次投喂,上午7-8点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1/3,傍晚17-18点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2/3。

3-5月份,投喂颗粒饲料,促进河蟹生长。6-7月份,投喂颗粒饲料,配投煮熟的植物性饲料,增加饲料的适口性,防止河蟹早熟,间隔3-5天投喂一次小杂鱼,补充河蟹营养。8-9月份,颗粒饲料和小杂鱼结合投喂,育肥河蟹。10-11月份,颗粒饲料和小杂鱼结合投喂,并可搭配植物性饲料,确保河蟹正常摄食需要。

在高温季度要少喂或不喂动物性饲料,在闷热雷雨天或河蟹大批脱壳时应减少饲料投喂量,防止动物性饲料在高温条件下腐烂变质,剩余饲料污染水质。

六、水位控制与水质管理

1、水位控制:要把握好“春浅、夏满、秋适当”的方法。3-5月,水温15度以下,水位控制在0.5-0.6米,在连续阴雨或倒春寒来临前加水到0.8米,防止水温突降,15-20度,水位控制在0.6-0.8米,使水温能迅速提高,利于摄食,促进河蟹脱壳生长,6-9月水位控制在1.2-1.5米,起到降温的作用,10-11月份水位控制在0.8-1米,保持正常的水温。

2、定期泼洒生石灰和使用生物制剂:每隔15天全池泼洒生石灰5-6公斤/亩、米,增加水体中钙的含量,利于河蟹脱壳,同时起到调节水体PH的作用。4月份开始,一般每隔15天,具体视水质状况,适时使用底质改良制和生物制剂调节水质,使池塘水体PH值保持在7.5-8.5。使水质透明度3-5月保持在30-40公分,6-9月保持50-60公分,10-11月保持在40公分左右。

3、适时增氧:天气闷热,午后开机2-3小时。凌晨2时开机持续到翌日白天。阴雨天或低压天气,傍晚提前开机,持续到第二天中午。养殖后期,勤开机。保持溶氧稳定在5毫克/升以上,推广使用微孔增氧设施,可适当增加放养量。

4、适时换水:经常注水和换水www.novmv.com/),改良池塘水质,在河蟹脱壳前4-6天加注新水,刺激河蟹、青虾脱壳生长。加水时用60目以上筛网过滤,水源较差时,注水后一定要对池塘水体进行消毒,杀灭注入新水的病原体。一般前期10天换一次水,中期7天换一次水,后期15天换一次水。加水时间以上午10时至下午15时为宜。根据池塘水质和气温情况,适时换水,天气异常要勤换水,池塘水质变差,及时换水,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4-1/5。在河蟹脱壳期间,换水不能过快,以免对河蟹造成刺激,影响河蟹脱壳。

七、日常管理

1、巡塘:早晚各巡塘一次,观察河蟹脱壳、摄食、活动、生长、死亡及水质变化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发现浮草较多,说明河蟹大量摄食水草,饵料投喂不足,要增加饵料投喂量。

2、清除:及时清除浮草残饵,防止水质恶化。

八、病害防治

1、预防为止。实行生态防治。

2、准确诊断渔病。发现病害,及时诊断,对症下药。

3、用药要做到适时、适量、均匀、轮换、合理、安全。用药时既要考虑河蟹对药物的耐药性、药物与药物之间的颉抗性,药物的残留性,又要考虑药物发挥作用的时效性,合理用药。生物制剂不是渔药,使用生物制剂要考虑培育有益菌种的时间,同时在使用消毒剂二周天后才能使用生物制剂。

4、高温季节尽量少用消毒剂刺激性药物。

5、上市前一个月停止用药,防止药物残留。

昆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二00九年三月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