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泥鳅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泥鳅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

泥鳅肉质细嫩、清香鲜美、营养价值高,还药用。从1995年至今,泥鳅数年走俏市场。国内市场年需求量为10~15万吨,但只能供应5~6万吨,缺口很大,拉动价格连年攀升,1995年为5元/公斤,2002年15~18元/公斤,近年又上涨至18~20元/公斤。

一、人工繁殖

泥鳅喜栖息于静水或缓流水下有机质丰富的软泥表层、中性略偏酸的环境中,适宜pH6.5~7.2,适宜水温15~28℃,最适水温22~26℃,水温低于5℃或者高于30℃时停止摄食,钻入泥洞中休眠。呼吸方式特别,鳃、皮肤和肠壁均可参与呼吸,要求溶氧量4毫克/升以上。开口饵料是轮虫,小于3厘米时主要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包括枝角类和摇蚊幼虫,也可摄食腐殖质和硅藻等,大于3厘米时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1.亲鱼采捕、选择及培育

亲鱼最好是捕获产卵期的天然个体,集中时间强化培育。北方泥鳅繁殖季节在每年4月中下旬到5月中下旬,此期间天然亲鳅的采捕可采用地笼网作业。利用泥鳅在傍晚活动频繁的特性,在池塘、稻田、水沟等泥鳅出没的地方设置地笼网,投放麦麸、玉米面、豆饼或者剁碎的鱼、虾、螺、蚌肉等作诱饵,地笼一端可安装集鱼网。采捕的亲鳅需运回繁殖地,注意密度不要过。大,否则会造成丰富的体表黏液脱落,导致亲鱼受伤感染。另外易使水体表面漂浮一层泡沫,泡沫存在会阻断气体交换和泥鳅直接呼吸空气,易造成泥鳅死亡。可在装箱时加入几滴豆油等植物脂肪,可阻止泡沫形成。

繁殖用泥鳅最好选择2龄以上。年龄鉴别可通过鳞片辐射沟观察,也可通过体长和体重挑选。雄性胸鳍较雌性长,且第2、3鳍条前缘末端尖而上翘,体长要求10厘米以上,体重13克以上;雌鳅个体明显大于雄性,胸鳍长宽大致相等,成圆钝的扇形,体长15厘米以上,体重20克以上,腹部膨大,圆滚柔软。

无论是市场上购买的还是自己捕捞的,都要求体表鲜亮、无伤痕,黏液层丰富无破损。亲鱼取回雌雄分开,水泥池暂养培育,水深50厘米,20尾/平方米。每天清晨、傍晚投喂水丝蚓、枝角类、碎肉糜等动物性饵料,辅少量豆渣、麦麸等植物性饵料。定时换水,保持水质清新。2~3天后检查亲鱼成熟情况,决定是否药物催产,成熟的个体鳍条上有明显的追星,用手挤压会有白色精液流出;成熟雌性个体生殖孔略充血红肿外翻。亲鱼暂养培育不可超过5天,否则影响亲鱼繁育能力。

2.人工催产

选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和地欧酮等催产剂,混合使用效果好。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300~400国际单位/尾+地欧酮0.5~1毫克/尾;②促黄体素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2号2~3微克/尾+地欧酮0.5~1毫克/尾。雄鳅剂量减半,使用量还应根据具体情况调节,个体较小的亲鳅,剂量相对要大;个体较大的亲鳅,使用剂量相对要小;在繁殖初期剂量可稍高,繁殖后期剂量可降低20%,采用中低剂量;水温偏低,剂量稍增,水温偏高,剂量稍减;有流水的产卵池比静水池剂量可稍减。

催产器具包括容量为2毫升的医用注射器及针头数支(配套),另备用于亲鳅注射的解剖盘、剪刀、刀子、镊子等,毛巾数条,硬质羽毛数支,1000毫升细口瓶1个,10毫升吸管2支,水盆或水桶数个。

在背部鳍前下方肌肉注射,注射时用沾水毛巾包住亲鳅并露出注射部位,注射器与鱼体呈40度角,进针深度1.5~2毫米,为有效控制入针深度,可在针头的基部套上胶管或塑料管。注射药液体积不超过0.2毫升,肌肉紧张药液不易吸收,因此推针的速度要缓慢,用力均匀。注射后将亲鱼放入产卵池或网箱中待产。由于雄鳅个体较小,且成熟度较差,催产时应加大雄鳅数量,雌、雄大致比例为1.5∶1。

3.授精孵化

水温22℃时亲鳅14小时后便可发情产卵,水温25~28℃时10小时后便趋于成熟发情产卵。催产适温22~28℃,最适水温25℃,超过30℃受精率差,且胚胎易死亡。人工催产在临近效应时间时,部分亲鳅追逐渐频,并有雄鳅用鱼体蜷曲住雌鳅。产卵池底部需要事先铺设鱼巢,对没有产卵排精的亲鱼在效应时间后1小时解剖,先取出雄鳅精巢,剪碎、0.65%生理盐水研磨,用精子保存液保存备用。精子保存液配方为:氯化钠80毫摩尔/升,氯化钾50毫摩尔/升,氯化钙5毫摩尔/升,氯化镁2毫摩尔/升,六水合碳酸一氢钠50毫摩尔/升。把卵子挤入事先清洗干净的瓷碗或瓷盆内,倒入研磨好的精液,用羽轻轻搅拌,使卵粒和精液混匀。注意千万不要有血液污染,否则将极大降低受精率。待充分授精后,加入水,漂洗干净,授精过程不宜在强阳光下进行,以免杀伤精子和卵子。孵化水温20~28℃,最适水温25℃,要求水质清新,含氧丰富,溶氧量要求6~7.5毫克/升。水温25℃时,大约30小时可出苗。3天后便可摄食,可投喂熟蛋黄,连喂2~3天即下池,转入苗种培育阶段。

二,苗种培育

1.池塘条件 培育池以50~100平方米的小土池为好,黏土或壤土土质,若无如此小规模池塘,可在较大池塘中网圈一块面积。池水深30~50厘米。池埂加固夯实、不渗漏,各池设有独立的进出水口,同时用60目网片围住,池底略向排水口倾斜,便于水体交换和捕捞,排水口处可设置3~5平方米水泥鱼溜,深50厘米。

2.清塘消毒 池塘注水10厘米,用80~100公斤/亩生石灰清塘,杀灭池内寄生虫、病原菌,改良肥泥性状。7~10天后药性消失,注水至40厘米。

3.鳅苗下塘及饲养管理 每亩施100公斤发酵后的禽、畜有机肥或渔用生物肥培养饵料生物,水呈黄绿色,透明度达20厘米即可。人工在塘内拖拽铁链,将淤泥中的轮虫卵翻起,7~8天后轮虫生长高峰期可投放鳅苗,放养密度800~1200尾/平方米,大批放苗前用小苗试水,一天后小鱼若无异常则可。放苗时间宜选在池塘避风向阳处。放苗前先测试水花苗袋与池水水温,温差超过2℃以要缓慢调整水花袋温度到与池水温接近。待水温一致后,打开水花苗袋放苗。

鳅苗下塘后,开始每天泼洒豆浆3~4次,每10万尾苗需黄豆0.6公斤左右;下塘6天后,黄豆量可增至0.8公斤/100平方米;下塘8天后将水位加到50厘米,施用尿素200克/平方米,隔天再施一次,连施2~3次,水色以黄绿色为宜,过浓加注新水。

加强巡塘,每天监测溶解氧,溶氧需在5毫克/升以上,发现问题及时换水补水。同一池中要放养同批孵化规格一致的鳅苗,确保苗种均衡生长,避免大吃小现象。15天后可投喂粉碎鱼浆或泥鳅苗期专用料,设置食台,投喂量是鱼苗体重2%,每天投喂3次,1小时吃完为度,视吃食情况增减。30天鳅苗体长达3~4厘米,即可转入成鳅池塘饲养。

三、泥鳅疾病防治

1.水霉病 又称肤霉病或白毛病,由水霉、腐霉等真菌感染所致,大多因鳅体受伤导致霉菌孢子在伤口繁殖,并侵入机体组织,肉眼可见发病处生长有白色或灰白色棉絮状物。产卵孵化阶段,鱼巢在铺设前需在20毫克/升的亚甲基蓝水溶液中浸泡过夜,次日清水冲洗后铺设于产卵池底部。苗种培育阶段,土池要严格清塘消毒,下塘操作时要细心谨慎,防止苗体受机械损伤。

2.打印病 由嗜产气单孢杆菌寄生所致,病鳅病灶浮肿、红色,呈椭圆形、圆形,患处主要集中在尾柄两侧,似打上的印章。0.5毫克/升二溴海因全池泼洒。

5.肠炎病 病鱼厌食、离群、腹部有红斑,鱼体发黑,肛门红肿,初期排出白色线状粘液,解剖后肠道发炎充血。忌喂腐败变质饲料,保持水质清洁;每100公斤饲料添加肠炎灵0.5~1公斤,连续投喂5~7天。

4.寄生虫病 主要由车轮虫、舌杯虫和三代虫等寄生所致,病鳅鱼体瘦弱,常浮于水面,急促不安或水面打转,体表黏液增多。0.7毫克/升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可防治车轮虫病和舌杯虫病;0.5毫克/升90%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可防治三代虫病。www.613935.com

5.赤鳍病 又叫皮瘟、擦皮瘟,由于鳅体擦伤、水质恶化,感染荧光假单胞菌引起。一年四季均可流行,春季发病较重。病鳅体表充血发炎,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充血并烂掉;鳍条间的组织常被破坏呈扫帚状。可用稳定性二氧化氯或强氯精泼洒,也可用1毫克/升漂白粉全池泼洒。

6.小瓜虫病 肉眼可见病鳅的皮肤、鳃、鳍条上布有白点状孢囊。用生姜和辣椒汁混合剂治疗,每亩用辣椒粉250克和干姜100克混合煮沸半小时,全池泼洒。

7.气泡病 病鳅体表及鳍条、鳃丝或肠道内附着很多小气泡,使鱼体上浮,失去平衡和下沉能力,最终衰竭而亡。镜检可见血管中有大量气泡,引发栓塞。多因使用未经曝气地下水或水质过肥,溶于水中某种气体过饱和等引起,主要危害泥鳅苗种。若用地下水应经曝气。发现患气泡病,立即加注新水排掉部分老水,适当提高水体pH值和水体透明度,每亩4~6公斤食盐水全池遍洒。

8.烂鳍病 病鳅的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发白并溃烂,鱼体两侧自头部至尾部浮肿,并有红斑。每立方米池水用1克漂白粉或0.1克呋喃唑酮全池泼洒。

四、生物敌害

幼鳅饲养阶段可能会遭水蛇、鸟、鱼、青蛙、水鼠、鳖、黄鳝等吞食和被水蜈蚣夹死等。除放养前彻底清塘外,平时饲养管理中,经常捕杀敌害物。特别是幼鳅池和孵化池,更应加强管理。对水蜈蚣、水蝎子,95%晶体敌百虫按0.5~1毫克/升全池泼洒。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