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池塘清塘肥水的科学方法【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池塘清塘肥水的科学方法

肥水又称培养基础饵料生物,是水产养殖前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具有饵料培养简单、节约成本和效果显著等。笔者十年来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水产养殖技术工作,发现许多养殖户对清塘肥水工作存在误解。为此,特谈谈清塘肥水的科学方法,供参考。

一、肥水时间

笔者在肥水时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肥水初期,约从施肥后第3-4天开始,由于单细肥藻类迅速繁殖并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引起酸碱度(pH)升高,有时达到9.0,甚至更高。但到第10天以后,逐渐下降,到第15天左右,pH值降到8.5左右。这个pH值,最适宜虾蟹鱼生长。这个时候的水色、透明度、浮游生物和有益活菌都处在最佳状态,最适放苗。因此,施肥时间,应安排在放苗前10-15天左右最好。

到目前为止,还有许多渔农不肥水就放苗,认为不肥水,水中也捞到浮游生物,节约肥水成本,虾蟹也能生长,这种观点,也是及其错误的。因为不经肥水的池塘,浮游生物量少,不利于生物生长。

二、清塘肥水方法

许多渔农反映,池塘施肥后,水肥不起来。一旦肥起来,很快又变清,反反复复,很难培养藻类。经了解,渔农为了“彻底”清塘,将养殖水体中所有的敌害生物(鱼和白虾)、细菌、病毒、病原体杀死,防止疾病发生,采用了全水体消毒方法。养殖水体有多深,就用多深水体消毒。这种清塘的目的和愿望是好的,但效果适得其反,副作用大,弊大于利。

用进满水的方法清塘和消毒,敌害生物及各种病原体会被杀死,但池中各种有益微生物,各种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也被杀死。这些生物被杀死后,水体透明,变清,看到池底。在这种水环境中,已不存在藻种。没有藻种,就是施肥后水难肥的原因。这种水体由于藻类少,即使培养出一定的水色和透明度,也不持久,所以水色反反复复,很难肥起来。

正确的清塘方法,是投苗前15-20天进水10-20cm,以刚淹没池底滩面为准。这种水体既能把池底细菌、病毒杀死,也能把敌害生物杀死,又节约成本。亩用清塘威40-50克或生石灰80-150公斤浸泡后带渣全池泼洒。

放苗前10-15天,用80目的纱网过滤进水50厘米左右,这时进的水,带进大量浮游生物,即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每亩可施0·5-1公斤速肥宝和200-300克益生菌团。经3-4天即可培养出良好水色和透明度,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待虾苗下塘时,池水富含饵料生物,有益菌和藻类成为优势种群。理想的水质透明度应在25-30cm,水色呈茶褐色或黄绿色。

三、肥水物质

本人长期在山东、江苏从事水产技术服务工作,接触到许多渔农。发现不少渔农用花生麸、猪粪和鸡屎等肥水。并听到渔农讲,这都是某些专家教授教他们使用的,这里面有许多是错误的。上述肥水物主要成份是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等有机物质,均不易溶于水,不易被单细胞藻类吸收和利用。沉积池底后会腐烂发臭,污染底质,留下隐患。同时成本增高,增加渔农负担。笔者在山东和江苏听到反映,发病池塘有80%是使用鸡粪肥水,而用无机肥,例如速肥宝、肥水膏的池塘,基本上不发病。

使用哪些物质肥水,应由池塘底质状况决定。一般来说,泥质和沙泥质池塘,直接用速肥宝效果最好。沙质底、高位池和铺地膜池塘、肥水时困难些,可用速肥宝和有机肥相结合的方法,效果更好。

以往和现在有许多渔农,养虾热情很高,也舍得花本钱,用虾片、豆酱、鸡蛋,甚至买丰年虫孵化喂虾。其实这些都没有必要。从经济角度讲,浪费资金;从保护环境来讲,容易污染水质。经过速肥宝、肥水膏、益生菌团肥水的池塘,硅藻和金藻及有益菌快速繁殖,存在大量浮游生物,鱼虾蟹最喜欢吃这些浮游生物。这些浮游生物具有不饱和脂肪酸,是幼虾最优质的饵料。一般水深1.米,每亩放1-2万尾虾苗的池塘,在放苗后15-20天内,不用投饲料,幼虾都能快速生长。

四、水质调节

有些渔农认为,放虾苗前进行肥水,是为了培养浮游生物给幼虾吃。开始投人工配合饲料后,对虾不再吃浮游生物,改吃配合饲料,水色和透明度并不重要。更有甚者认为,水越清,水就越干净,水质就越好,这更是大错特错。须知,肥水最重要作用之一,是增加氧气。池塘通过肥水,改变了水色和透明度。而水色和透明度主要是由浮游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决定。浮游植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透明度就越低。浮游植物的作用,是能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浮游植物越多,则放出的氧气就越多。凡养过虾的人都知道,天气好,不下雨,虾不容易发病。相反,若是阴雨天,特别暴雨、大暴雨或台风天气,虾最容易发病。虾发病原因很多,最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以上天气来临时,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减弱,供氧量减少。据报道,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含量占池塘溶氧量的91.3%-100%,是池塘中氧气的主要来源。而大气的扩散作用在池塘溶氧中仅占5.3%-7.8%。因此,浮游植物是稳定虾池生态环境的核心,是保持池塘生态平衡的主力军。

山东海阳著名养殖户车峰有800余亩池塘,他从实践中认为,透明度在10-15厘米时最好,这也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在这种池塘养殖的对虾、颜色鲜艳透明,弹跳力强。而透明度在50厘米以上的池塘,养殖的虾往往红须、红尾、弹跳力也不如前者。

有些渔农不认识以上调节水体透明度的重要性,往往错过调节水质的时机,给对虾养殖带来损失。山东一养殖户养殖一个10亩塘的南美白对虾,在放苗后十余天,水突然变清,可清楚地看到幼虾在池底游动,渔农对此还很高兴,说虾苗活力好,成活率高。但笔者当即指出,应立即施肥、改良水质、培养藻类,否则会引起严重后果。但该渔农不以为然,还以为是吓唬他,不采取措施处理。事后第三天,笔者接到该渔农电话,说有发病虾出现,有虾停在池边。这是由于水中缺少藻类,导致缺氧,引起对虾产生应激反应的结果。事后尽管采取措施处理,但损失还是不少。

在养虾过程中,最常出现的不正常水色有两种:一是突然变清看到池底;二是变浊水,呈rǔ白色。引起原因主要是天气突变,或是缺氧,浮游植物大量死亡;或是浮游动物暴性繁殖,大量摄食藻类所致。

处理方法如下:

如果是水突然变清,应及时排走10-20厘米老水,再加进10-20厘米水,补充藻种,方便肥水。抽完水后,应立即施肥水膏和益生菌团。如果是rǔ白色浊水,可采用如下措施处理:①施用水珠立杀,杀死部分浮游动物,但用药浓度以对虾安全为前提;②停止喂料2-3天,目的是让虾饥饿,抢食部分浮游动物;③换水10-20厘米;④立即施肥,最好施用带有藻种的肥水膏。施肥时,应在晴天上午进行,阴天,特别是雨天不要施肥。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