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预防的关键措施及处理方法【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预防的关键措施及处理方法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俗称鳜爆发性传染病,是以脾、肾坏死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一种病毒性疾病。养殖水产最怕大规模暴发疾病,导致心血都付之一炬,而鳜鱼养殖在部分塘口死亡率最高达90%以上,养殖户损失惨重。如何防控鳜鱼脾肾坏死病毒病,挽救养殖户的部分损失。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预防的关键措施及处理方法。

一、典型症状

患病鳜鱼会表现出缺氧症状,即使开启增氧机也无法缓解。病鱼应激反应明显降低,身体失去平衡,游动比平时缓慢,发病严重的用抄网即可捞取。捞出的病鱼头、鳃盖、胸鳍、腹鳍基部出现点状出血,鳃丝出现点状出血进而变白,严重的伴有继发性的细菌感染,进而烂鳃。这一点导致很多养殖户容易将其误判为细菌性烂鳃或细菌性出血病,使用错误的治疗防控措施而延误或扩大病情。解剖鱼体发现肝脏颜色苍白,有瘀血点,常伴有腹水,严重的肠内充满淡黄色黏稠物或有出血症状。病鱼心脏和脑也有不同程度的病变,偶尔还会伴有眼睛凸起症状。

二、防控关键措施

1.池塘改造与清塘

有条件的地方,应对鳜鱼养殖池塘设置独立的进排水系统,避免养殖期间一塘发病多塘感染的情况发生。还可按10∶1左右的比例配套净化池,池内种植水生植物并放养少量螺、蚌,外源水首先進入净化池净化一段时间后再进入养殖池塘。每年开春,对鳜鱼养殖池塘进行干塘清淤。然后选择连续晴好天气,使用大量生石灰化水全塘泼浇,并连续让太阳暴晒一周以上。其间每日用铁锹对塘底淤泥进行翻动,确保塘底病原能完全被生石灰杀灭。这一措施对上一年发生过该病的池塘以及长期多年养殖鳜鱼的老塘口有重要作用。

2.苗种引进与放养

引苗前对引苗地进行实地调查,坚决不从该病疫情暴发严重的地区引进苗种,并尽量从有资质的省、市级苗种繁育场引苗,以降低发病风险。如果条件允许,对从外地引进的苗种和饵料鱼(鲮鱼)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确认苗种未带有相关病原后再下塘。鳜鱼苗种放养时,适当降低放养密度,建议每亩放养夏花1000尾左右,最多不要超过1200尾。

3.养殖前期管理

每年5—6月鳜鱼发病高峰期前的养殖管理非常重要。可在5月初池塘寄生虫暴发高峰期使用硫酸铜1次,并每月根据池塘水质情况使用聚维酮碘、戊二醛或苯扎溴铵进行全塘消毒1次。使用完杀菌剂后2~3天,再使用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另外,从5月底开始,需每日关注天气预报,如未来3~5天有暴雨、冷空气等来临,则需提前使用消毒剂进行全塘消毒,待突变天气过后再使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

4.饵料鱼管理

鲮鱼等饵料鱼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鳜鱼的抗病能力强弱。首先要定期使用消毒剂对饵料鱼养殖塘进行全塘消毒。其次,要长期在饵料鱼饲料中添加大蒜素、维生素C等提高饵料鱼抗病能力。另外,饵料鱼投喂前,建议用5%食盐水浸洗数分钟,杀灭其可能携带的病原体后再进行投喂。

5.发病期管理

科学判断鳜鱼发病原因,如出现症状与上述典型症状相符,要高度重视,有条件的可送至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如确诊为鳜鱼脾肾坏死病毒病,切忌盲目用药,由于此时鳜鱼体质较弱,药用得越多,鳜鱼对池塘环境应激变化不适应,就越容易被病毒感染,死亡量就越大。此时,应尽量保持池塘原有水环境(水温、水位等),勿添水、换水。使用较温和的消毒剂如聚维酮碘、二氧化氯等进行全塘消毒1~2次,然后使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确保水质清爽。每日开增氧机数小时,确保池塘溶氧量在5.0毫克/升以上。同时,根据鳜鱼发病情况,减少饵料鱼的投喂量至原来的1/3,甚至可不投喂。每日增加巡塘次数,发现病鱼、死鱼及时捞除,对病死鱼进行无害处理并深埋。发病鱼塘内的水不要随意排放,与未发病鱼塘不要使用同一套渔具以防交叉感染。待气温升高至30℃以上,病情稳定后再对鱼塘做后续处理。

2.jpg

一、病原: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病毒侵染暴发后还会伴随多种细菌的继发性感染。该病毒在4℃水温下可存活4年以上;对乙醚、氯仿、紫外线敏感。

二、症状:

1、病鱼还出现贫血症状,病鱼头、鳃盖、下颌、眼眶、胸鳍和腹鳍基部点状出血,鳃丝点状出血进而变白,严重的伴有继发性的细菌感染导致烂鳃。

2、病鱼出现缺氧症状,身体失去平衡,应急反应减低。

3、解剖鱼体肝脏颜色苍白,有淤血点,常伴有腹水,严重的肠内充满淡黄色黏稠物或出血。病鱼心脏和脑也有不同程度病变,偶尔还会伴有眼睛凸起症状。

三、主要防控措施如下:

1、注重饵料鱼质量。饵料鱼饲养过程中同样需要重视防病治病。定期使用旺碘进行全塘消毒,并长期在饵料鱼饲料中添加大蒜素、水产专业维c等中草药成分药物和免疫制剂,提高饵料鱼抗病能力,保证鳜鱼饮食健康。饵料鱼投喂前,建议用5%食盐水浸洗数分钟,杀灭其身上可能携带的病原体后再进行投喂。

2、每年开春对池塘进行干塘清淤,然后选择连续晴好天气,使用大量生石灰化水全塘泼浇,并连续太阳暴晒一周以上。期间,需每日用铁锹对塘底淤泥进行翻动。以确保塘底病原能完全被生石灰和紫外线杀灭。

3、对外地引进的鳜鱼苗种和饵料鱼(鲮鱼)进行严格检疫,确认苗种未带有相关病原后再下塘。

4、增加巡塘次数,发现病鱼死鱼及时捞除,以减少塘内传染源。

5、一旦池塘发生该病,切忌盲目用药。由于此时鳜鱼身体体质较弱,药用的越多,鳜鱼对池塘环境应激变化不适应,就越容易被病毒大量侵染,死亡量就越大。

6、发病鱼塘内的水不要随意排放,与未发病鱼塘不要相同的渔具,以防交叉污染。

7、适当降低鳜鱼放养密度,减少病原传播风险。

8如果该病已经发生,建议尽量保持池塘原有水环境(水温、水位等),勿添换水。使用较温和的消毒剂如聚维酮碘、二氧化氯等进行全塘消毒,然后每日增开增氧机数小时,确保池塘溶氧充足。等气温升高,病情稳定后再进行后续处理。

9、注重鳜鱼养殖前期管理。5~6月鳜鱼未发病前定期使用聚维酮碘或土霉素或戊二醛或苯扎溴铵等进行全塘消毒2~3次,并定期使用硫酸铜等杀虫剂,使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有效切断该病毒的垂直传播途径。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