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池塘养殖海参的日常管理要点【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池塘养殖海参的日常管理要点

日常管理

1.常规监测

坚持早、晚巡池,检查海参的摄食、生长、活动及成活情况;监测水质变化,重点监测水温、盐度、溶解氧这些容易波动的指标,定期测定其他水质指标,如非离子氨、有害重金属离子、化学污染物等,如果本单位不具备测定能力,可以委托有关单位测定。养殖场应配备用于常规水质指标监测的仪器,如盐度计(或比重计)、溶氧仪、水温表等。

2.换水

换水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水质,换水量的多少应根据水质情况确定,在保证水质良好的前提下,可以少换水。如果是自然纳潮,应尽可能把进水口和排水口设置在养参池相对的两端,以有利于提高水的交换率。换水量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池内水质状况不佳、水温较高时可以多换水,否则应少换水,一般日换水量可掌握在10~30%之间;应保证进水的质量,大雨过后,地面径流入海,农药等有害物质带入海中,海水盐度也可能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应暂停换水;水源中有害重金属离子的含量较高时,也应适量少换,或经鳌合处理以后再进入池内。

3.流水养殖

大洋中的海水,受潮汐、海流、波浪、温度、盐度等的影响处于不停的运动中,养参池内的水也不宜处于静止状态,应尽可能实行流水(动水)养殖。流水养殖实际上扩大了池水的养殖容量,有利于有益微生物的繁殖生长,促进腐败物质的氧化和循环,提高养殖水体的自净能力。具备人工提水设施,易于实施流水养殖,可以持续流水,也可以间断流水,一般日流水量可在10~40%之间。

4.水位和水温的调节

在池水水温超过17℃时,养参池水位尽可能加深,减缓光照和气温对水温的影响,尽可能降低水温,以延长海参的生长期,确保海参渡夏安全;冬季在池水水温下降到10℃以下时,也要尽量加深水位(www.nczfj.Com/),尽可能提高和保持水温,创造海参正常摄食生长的水温条件。在极端水温条件下,提高水位有利于稳定水温,降低外界温度对养殖水温的影响。在适宜水温(10~15℃)条件下,可适当降低水位,以有利于喜光生物和好氧的有益菌群的生长繁殖。

如能利用地下海水水温较低而又稳定的特点,通过注入地下海水将水温调节至海参适宜的范围,夏天酷暑季节降低水温,缩短夏眠时间,冬天严寒季节提高水温,加快生长速度,将会大大提高一年中海参的生长时间,缩短养殖周期,提前达到商品规格。

5.饲料的投喂

要坚持海参饲料来源的多元化,以培育天然饲料为主,必要时适量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如果池内天然饲料能够满足需要,可以不投喂配合饲料。

每日投喂量可按海参体重的1%~10%投喂,每日1次,傍晚投喂。在海参经常大量出没的地方,设置观察点,观察掌握海参的摄食情况,以便及时调节投喂量。

要根据实际摄食情况调节投喂量,一般在下次投喂时,上次投喂的饲料应有少量剩余,如果没有剩余全部吃光,可能饲料不足,应适当增加投喂量;如果剩余很多,可能饲料过多,应适当减少投喂量。

6.光照强度的调节

海参对光线强度改变的反应灵敏,如果光线过强,海参呈回避反应;光线过强,直射池底,还容易使喜光植物大量繁殖,导致水质恶化。海参喜弱光,常在夜间或光线较弱的白天活跃,摄食和活动明显增强,因此在养殖池内应设置足够的隐蔽物,如石堆、大型海草、海藻等。

7.夏眠管理

池塘水温超过20℃,大个体海参陆续夏眠。夏眠期间,基本停止摄食和活动,代谢水平降低,应急抗病能力减弱,因此管理上特别要加以精心呵护,而不应放松管理。管理的重点是调控环境条件,优化水质,预防病害,确保海参安全夏眠。要注意水温不应长时间超过28℃;要避免水质的急剧变化,夏眠期间正值雨季,应密切关注雨水的进入引起的盐度变化和可能的水质污染。

有的养参池,夏眠期过后大量海参不见了,损失惨重,究其原因是海参夏眠期间放松了管理,环境条件没有控制好,导致海参大量化解死亡。

8.防止雨水大量流入

雨水大量流入会急剧改变池水的盐度,盐度持续过低将会导致海参大量死亡,不可掉以轻心。有的养参池建在沙滩上,雨水的大量渗入,也会改变池水的盐度,应采取防止措施。

9.防止污染物入池

在生产操作中,要严防油污等污物带进池中;在投喂饲料、施用药物时,要严把质量关,不得使用劣质产品、过期产品、冒牌产品,防止违禁化学品、违禁药物入池。

10.边生产边试验

在做好大面积生产管理的同时,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小试验。如在更换饲料时,或在大型养参池内设置饲料台(点、框),或在小型水体(如水泥池、水族箱等)中进行喂养试验观察,了解海参的摄食情况和效果,有的饲料按照有关标准检验属于合格产品,但海参不爱摄食,甚至有厌食、避食现象,或摄食以后生长缓慢,发生异常;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饲料原料不适或加工质量差引起的,这种情况下饲料的效果也只能通过喂养试验来检验。

在水质发生大的变化时也应进行试验。现在应用的一些水质控制指标,多是在实验室内单因子短时间试验得到的,有一定局限性。有些化学毒物,如分子态氨氮、一些重金属离子等的毒性作用是缓慢的,需要长时间的观察试验才能表现出来;随时进行观察试验可以及时察觉水质变化带来的危害。

11.注意养殖过程的异常现象

在海参养殖过程中,有时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应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1)成活率过低

有的池塘养殖海参几年以后,根据放苗量计算密度在100头/米2以上,而根据放苗量和池内海参实有数量计算成活率很低,有的甚至不到20%,池内海参数量寥寥无几。分析原因,环境条件不适合,纯沙底,水很瘦,饵料生物很少,又不投喂,饵料明显缺乏;投石太少,池底覆盖面仅10%左右,太阳强光直射池底,海参却无处藏身;鱼类、蟹类等大量繁殖,有些鱼类、蟹类在正常情况下并不捕食海参,但在饵料奇缺、处于饥饿状态的情况下,海参苗种和夏眠海参则成了它们的盘中餐。诸多因素导致成活率过低。

(2)生长缓慢

养殖海参多年,能达到商品规格上市的海参很少,大多数像“小老头”,个体偏小。这种情况,有的是因为饵料不足,自然饵料没有或很少,又没有投喂配合饲料;有的是因为密度过大,甚至在80头/米2以上,海参生活空间小。在自然海区海参苗经2~3年可长到商品规格200克左右,在人工控温养殖条件下1~2年可长到商品规格。目前,在饵料充足、水质良好的条件下,秋天放养的当年苗和次年春天放养的大苗,养殖一年左右应有部分能够达到商品规格,养殖二年应该大部分达到商品规格,否则,应分析生长缓慢的原因。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