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池塘鲢、鳙鱼的饲养管理【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池塘鲢、鳙鱼的饲养管理

李长义 (黑龙江省讷河市老莱镇农村经济技术服务中心 161346)

鲢、鳙鱼具有生长快、易养殖、成本小、市场需求大等优点,主养或配养均较适宜,深受广大养殖户欢迎。随着养殖技术的提高,目前逐步走向了主养鲢、鳙鱼的路线。现将池塘主养鲢、鳙鱼技术介绍如下。

1 鱼来源和质量要求

来自鱼种池专池培育的鱼种和在成鱼池套养的鱼种,外来鱼种必须产自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体质好的鱼种肌肉肥满结实,体型正常,鳞片完整,体表光滑,体色和眼睛水晶体鲜泽,拿在手中鳃盖不张、尾不弯曲而跳动激烈,在活水船中溯水性强,在网箱中游动活泼密集一起,头向下,尾向上,看上去只见尾巴扇动不见头,体质差的鱼种,肌肉瘦弱,鳞片残缺,体表少光泽,活动力弱。要尽量选择体质好的鱼种,才能保证有较高的养殖产量。鱼种在鱼种池中经过拉网锻炼和筛选,在投放成鱼池前经过网箱密集暂养可增强其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

2 池塘准备

池塘要求保水性好,最大水深达1.8米以上,有方便的进排水系统,交通方便,电路直达塘边,面积9亩(每亩667平方米)左右,池底淤泥不超过30厘米。放养前抽干池水,每亩用生石灰100千克化水全池泼洒消毒,清除野杂鱼,除去残渣。清池后曝晒2~3天进水,初次进水水深1米即可,进水口要有过滤设施,进水后每亩用发酵过的有机肥330千克,堆于池四周浅滩处。主养鱼种在冬季放养,各种规格搭配得当,搭配养殖的鱼种第二年春季放养,放鱼种动作要轻、要快。鱼种下池前用2%的食盐水对鱼体消毒2~5分钟,在鱼池的上风口把鱼种放入池中,不可堆集。鱼苗饲养过程中分期注水是加速鱼苗生长和提高鱼苗成活率的有效措施。分期注水的方法是在鱼苗入池时,池塘水深50~70厘米,然后每隔3~5天加水1次,每次注10~15厘米深。注水时需用密网过滤,防止野杂鱼和害虫进入鱼池,注水时间和数量要根据池水肥度和天气情况灵活掌握。

3 鱼种下池

鱼种下池前用2%~3%的食盐水对鱼体消毒2~5分钟,在鱼池的上风口把鱼种放入池中,不可堆集,放鱼种动作要轻、快。下池时,运鱼种的容器内水温和鱼池水温不可超过3℃。不同规格的鱼种应分批放入不同的成鱼池中饲养。清池后不久就放养鱼种的鱼池,要先用少量鱼种放入成鱼池内经半天或1天试水,若鱼生活正常,表明池水的清塘药物毒性已消失,才可决定将全部鱼种投放于成鱼池中。

4 饲养管理

水温升到10℃以上后开始投饲,采取定点投饲的方式,日投饲量占存塘鱼总重量1%。随着温度升高,罗非鱼种入池,日投饲量逐步增加到存塘鱼总重量5%,以1小时内吃完为好,并根据天气、鱼摄食情况及时调整投饲量。每隔20天追施一次腐熟有机肥,每次每亩用67千克,堆放于池四角浅滩上。

水质透明度20~25厘米。施基肥,(www.613935.com)亩施发酵后的人粪尿或鸡粪200~500千克,或厩肥500~1 000千克。饲养后期容易出现微囊藻等繁生,鱼吃了不消化而影响摄食人工饲料,同时这些藻体会产生毒素,对鱼苗和浮游动物有害,可在早晨藻体浮聚集在池塘下风处时用生石灰泼洒在上面,连续泼洒2~3天,即可将微囊藻杀灭。施追肥,看水施肥,当透明度大于25厘米时,亩施有机肥10~50千克,或无机肥尿素(氮肥)2.5千克,磷肥1千克,有机肥与无机肥可交替使用。每10天调节水质1次,注排水量20~30厘米。

日常管理。坚持每天早晚各巡池一次,高温天气和闷热天气夜间增加一次巡池,观察鱼的活动和摄食情况,及时清除池中杂物和残剩饲料,发现浮头立即冲水或开启增氧机。鱼病防治鱼病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每隔20天每立方米水体用生石灰10克全池消毒一次。发现鱼病及时治疗,鲢、鳙鱼常见病及治疗方法为锚头鳋、中华鳋每立方米水体用晶体“敌百虫”(邻氨基苯甲酸)0.5~0.7克化水全池泼洒。打印病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1~1.2克化水全池泼洒。捕捞上市6月份将达上市规格的商品鱼捕捞上市。捕捞在夜间进行,速度要快,及时补放相同品种、数量的夏花,至年底套养成第二年的鱼种。

无公害管理措施。不得使鱼类带有异色,异味。水面不得出现明显油膜或浮沫。悬浮物质,人为增加的量不得超过10毫克/升,而且悬浮物质沉积于底部后,不得对鱼类产生有害的影响。消毒药物,不许使用可在鱼体内有残毒积累的药物,如“六六粉”(六氯环已烷)、“滴滴涕”(又名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等。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