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泥蚶育苗技术[农广天地]【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泥蚶育苗技术[农广天地]

泥蚶育苗技术[农广天地]  视频来自:CCTV农广天地

[农广天地]泥蚶育苗技术(20130721):

泥蚶,俗名又叫花蚶、血蚶、粒蚶,是我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我国东南沿海的 居民喜欢购买泥蚶,因为它味道鲜美,而且蚶肉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B12 。蚶血鲜红,是孕产妇补血养身的理想选择。因此,在我国的沿海岸地区,有的 养成蚶出售。有的养殖户专门培育蚶苗出售,这成为了他们重要的经济来源。在 本期的节目当中,就将给观众朋友们介绍一下泥蚶,以及它的生长环境,生活习 性等内容。本片主要介绍了泥蚶的育苗技术,其中对各个环节都一一做出了详细 的介绍:包括育苗时场地的准备,饵料的培育,亲蚶的选择、暂养,催产繁殖, 孵化,D形幼虫培育,壳顶幼虫培育,和稚蚶的培育,以及蚶苗出售等内容。希望 通过收看本片能给广大沿海地区的养殖户朋友们多提供一条生财致富的门路。

相关知识:

[形态特征]贝壳极坚硬,卵圆形,两壳相等,相当膨胀。背部两端略呈钝角。壳顶突出,向内卷曲,位置偏于前方,两壳顶间的距离运。放射肋粗壮,有18~22条,肋上具明显的结节,呈瓦垄形。壳表白色,被褐色壳皮。壳内面灰白色,边缘具有与壳面放射助相应的深沟。铰合部直,齿细密。前闭壳肌痕小,呈三角形,后闭壳肌痕大,四方形。

[产地、产季]我国沿海各地均有分布,8~10月份产卵期为生产旺季。此外,河北、山东、浙江、福建、广东均进行人工养殖,产量颇丰。

经过几年的研究,我们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泥蚶网围高产高效技术, 现将其介绍如下:

一、网围养殖场地的选择

1选择风平浪静,潮流畅通,稍 有淡水注入,退潮时干露时间不超过4—6小时的中低潮区内湾,滩涂平坦, 有风浪时滩涂面稳定,不会产生流槽现象。

2底质为粉沙软泥含泥70%— 80%,沙20%—30%,滩涂不板结,有5cm左右的淤泥,底质肥沃。 因这种底质中底栖藻类等泥蚶生长的饵料较丰富,有机质较多,有利于泥蚶摄 食、生长。

3水质无污染,附近无农药厂、化工厂。水域盐度在16.4‰ —32‰之间,pH值为8。

二、养殖方法及设施

1设置围网:网围的作用 主要是确定养殖区,方便管理,其次是划定放养各种规格泥蚶场地的界限。

外围网用网目3cm的聚乙烯网片,网高保持50cm,撑杆可用直径5—10 cm的木杆、竹杆,也可用水泥桩。网围面积一般为500—1000亩。

内围分格网可用2cm的聚乙烯网片,网高20—30cm,分格面积一般为1 0—50亩。

2养殖方法:将收购或长途运输来的泥蚶按大、中、小规格分 开,大规格一般为400粒/kg以上,中等规格在2000粒/kg左右, 小规格在5000粒/kg。然后按不同的规格分播在用内围网分格的场地里 。大粒亩放80—100kg,中粒亩放40—50kg,小粒亩放40kg 。

三、苗种放养

1场地整理:放苗前查看滩涂并作一次修整和翻耙。对退潮 时影响潮流的高滩予以铲平,底畦地予以填平,以防流槽现象的发生。

2清 除敌害:放苗前应清除藏匿在养殖区内的敌害。

3苗种进场播放:4月份开 始放苗。苗种一般是采捕的野生苗种,也可购人繁苗种。收购采捕来的野生苗 种应及时进行处理下场,尤其7、8、9月份随收随下场以防影响成活率。从 外地收回需经长途运输的苗种,运输时应掌握好气温、时间。一般用尼龙袋包 装,每袋15kg,袋子叠放不超过3层。运输时间不能超过48小时,途中 要用浸过海水的草袋遮盖,避免日晒和风干。

四、养成管理

泥蚶网围养殖的物 质条件和技术措施,最后都是通过养成管理来实现的,养成管理非常重要。

1 组织护滩看场,防止偷盗。每1000亩滩涂配备一艘护场船,每船配2— 4名护场员。

2勘查网、桩,发现有桩柱倒下及时扶正。及时清理围网上附 着的藻类、海鞘等污损生物。

3掌握滩涂面的状况[/],一旦发现有流槽迹象及 时采取滩泥袋装打坝、低区填泥等措施阻止其发生,以免流槽冲走泥蚶。

4 清除敌害,要及时清除滩中的斑玉螺等敌害生物。

5根据泥蚶的生长情况及 时疏移过密的泥蚶,或填补过疏的泥蚶。

6定期测定泥蚶的生长变化、分布 密度。在7、8月份泥蚶繁殖期还要了解泥蚶的繁殖情况。

7加强水质监测 。

五、收获

泥蚶一般经过3年期的生长达到160粒/kg的上市规格。从1 1月至翌年4月,特别是春节前后是收捕旺季,此时泥蚶最为肥满,血多味美 ,且气温低,可久藏远运。

泥蚶的采收方法:退潮后用蚶耙集中,刮入蚶袋, 洗去杂质即可。也可以根据泥蚶进排水时在滩泥中形成的“气眼”,用手指挖 取。泥蚶一般穴居深度在1cm左右。泥蚶一般亩产可达200—250kg 。

泥蚶与锯缘青蟹混养技术:

一般蟹池有15厘米厚的平坦软泥或泥沙质即可,以含泥90%、含沙10%的软泥底质为佳。池水深在1米以上,水温一般保持在15~28℃,盐度10‰~30‰,pH7.6~8.2。播养前,将滩面翻耕后耙细、耥平。

清池后纳入新水50厘米,每亩施鸡粪50千克、尿素10千克,使池水变成黄绿色或浅褐色。

泥蚶播种时间可在锯缘青蟹收获后的11月下旬至12月,较迟在3~4月。泥蚶的放养面积掌握在蟹池总面积的20%~30%,养殖区域是在进水闸附近的滩面或中央滩面上,以保持水流畅通。一般每平方米播种规格600粒/千克的蚶苗0.75千克(即450粒)。宜采取蓄水播苗,水位保持在20~30厘米为宜。经长途运输的蚶苗正处于缺氧缺水状况,投放滩面后极易吮吸池底层腐殖质造成中毒死亡,所以更应该蓄水投苗,以提高成活率。

蚶苗入池初期,水位保持在20~30厘米即可,如遇冷空气南下,即适当提高水位至60~70厘米。锯缘青蟹放养后水位应提高到1~1.2米以上。在养成期间,根据气温、海水盐度等调节水质,做到勤换水,保持水质新鲜,以利锯缘青蟹、泥蚶的迅速生长。

坚持每天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饵,让锯缘青蟹吃饱、吃好,而无残饵。投饵点尽量避开泥蚶放养区。

大型绿藻如浒苔等在池中大量繁殖,会严重影响泥蚶的正常生长。池水深度应保持在1~1.2米以上,以抑制绿藻繁生。当发现浒苔等杂藻大量繁殖时,要及时、经常清理捞除。

约经过7个月养殖后,泥蚶壳长达2.5厘米以上、每千克200粒以内,即达商品规格。从立冬至翌年清明是泥蚶的收获季节,其中以小寒至大寒最为肥满,血多味美,且气温低,可久藏远运。泥蚶起捕方法简单:在锯缘青蟹收获之后,排干池水,用铁耙将蚶带泥扒入蚶袋中,洗净即可。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