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坛紫菜:申福2号 坛紫菜“申福2号”人工育苗技术【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1-03-11|点击次数:

坛紫菜:申福2号 坛紫菜“申福2号”人工育苗技术

长期以来,坛紫菜种质改良工作严重滞后,其品质出现严重退化,藻体衰老早,成熟早、品质低,已严重影响到生产者的经济效益。2009~2010年,连江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承担了坛紫菜优良品系“申福2号”的推广示范养殖。经过两年的中试,在人工苗种培育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坛紫菜:申福2号 坛紫菜“申福2号”人工育苗技术。

育成单位:上海海洋大学、福建省大成水产良种繁育试验中心。

品种简介:该品种是以2001年从福建平潭岛采集的野生坛紫菜的叶状体为基础种质,采用γ射线诱变、酶解处理,结合高温胁迫处理等技术,以壳孢子放散多、耐高温、生长速度快和成熟晚为选育指标,获得的单倍体经单性生殖培养而成的二倍体纯系。

生产性能:在相同栽培条件下,30~50天生长期的绝对生长率是坛紫菜传统养殖种的1.5倍;120日龄的叶状体才开始出现性细胞,比传统养殖种晚熟90天,菜质下降速度慢,生长期长;产量比传统养殖种提高28%~35%;主要色素和色素蛋白总含量比传统养殖种增加约55.8%;叶状体耐高温能力比坛紫菜申福1号强,贝壳丝状体的壳孢子放散量比坛紫菜申福1号增加40%~52%。

申福2号坛紫菜适宜在我国浙江、福建和广东省等沿海养殖海域中养殖。

一、材料与方法

1.品种及其来源

坛紫菜“申福2号”由上海水产大学选育并提供自由丝状体。该优良品系具有色泽好、生长快、成熟晚、产量高、品质优良等特点。

2.育苗主要设施

水泥育苗池9口,池子大小:长×宽×深=20×2.1×0.7m,沉淀池一口,潜水泵两台。

3.海水处理

要求海区无污染、水源干净、盐度稳定,抽取的海水至少经过3d沉淀处理后使用。下大雨或洪水期间不抽水,海区发生赤潮停止抽水。

4.培育技术

(1)体细胞采苗与溶壳萌发

将清洗干净的贝壳紧密地平铺在池底,采苗前注入15~20cm深的干净海水,然后将打碎成小段的“申福2号”自由丝状体,用水壶均匀喷洒于池内,池面用双层遮阳网覆盖,使池内光照强度保持在500lux左右。12d后在低倍镜下检查,可以见8~10个藻丝溶壳萌发,即达到生产要求后进行第一次洗壳,随后进行平养培养与吊挂池内进行立体式培养。

(2)洗壳

洗壳是保持贝壳干净的最好办法,育苗期间清洗贝壳6~7次,并结合换水进行。洗壳时间和次数主要视硅藻附着情况而定,一般20d左右洗壳一次。洗壳使用柔软的泡沫塑料或纱布,且轻洗轻放。贝壳干露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损伤贝壳丝状体而引起病害。

(3)换水

培养期间育苗池进行多次换水,在5月份之前,一般20d换水一次,并结合洗壳进行;6月以后的中后期一般15d换水一次,尽量保持海水新鲜度,以利贝壳丝状体生长发育。换水过程中贝壳丝状体离水时间不能过长,应适时喷洒新鲜海水,保持贝壳湿润,以免影响丝状体生长。

(4)施肥

为促进丝状体生长发育,增加藻丝密度,在贝壳丝状体培养前期和中期主要以施N肥为主,使用少量P肥,后期停施N肥,主要施P肥,并结合换水进行施用,施肥量如表1所示。

(5)倒置

立体培养法需进行贝壳倒置工作。适时倒置是促进丝状体贝壳均匀生长的重要措施,培养期间共倒置贝壳2次,即5月份倒置一次,缩光前的7月再倒置一次,以利丝状体贝壳上下层均匀受光,生长一致。

(6)水温控制

高温期间要控制好水温,育苗池换水应选择在早上进行,减少温差变化,以免引发丝状体病害;白天要紧闭门窗,减少室外高温对水温的影响;傍晚打开窗户,使空气对流达到降温的目的。8月下旬丝状体贝壳成熟后,应关紧门窗做好保温工作,防止因大幅降温造成壳孢子流产。

(7)光照调节

调节光照强度是丝状体贝壳培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确保贝壳丝状体生长发育、壳孢子成熟与否的重要技术措施。在丝状体培育过程中,要根据丝状体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光照的不同要求,适时调整光照强度,详见表2。

(8)壳孢子成熟管理与放散试验

经过120~130d的培养,营养藻丝逐渐发育成不定细胞和膨大细胞,其数量满足生产要求后,于7月27日开始缩光,减弱光照强度和光时,促进贝壳丝状体成熟。9月2日下午,取“申福2号”和传统品种的贝壳丝状体各两串,进行海上流水刺激,9月3日清晨6点取回贝壳进行壳孢子放散试验,放散结果如表3所示。

二、培苗结果

1. 丝状体采苗面积与时间

平面采苗面积294m2,立体培养水体50m3,培育贝壳丝状体258000片;自由丝状体细胞采苗时间分别为2010年3月18日和3月29日,丝状体培育分别为167d与156d后,于9月6日采壳孢子。

2. 丝状体采苗密度

每平方厘米贝壳投放丝状体切断约500段。

3. 壳孢子采苗

贝壳丝状体成熟后,选择在“白露”大潮期间采用水泥池采苗与海区泼孢子水和船舱染布式的方法进行采苗,9月4~6日共采苗202亩,平均每立方水体出苗4.04亩,每亩网帘采苗平均使用1277片贝壳,投放壳孢子约10.1亿个,达到采苗密度要求。

三、讨论

1.自由丝状体细胞采苗

从2009年和2010年坛紫菜“申福2号”自由丝状体细胞采苗情况看,使用切碎的丝状体采苗比采用果孢子采苗其溶壳萌发速度稍慢,肉眼见苗时间略晚,前期丝状体生长也比由果孢子采苗长成丝状体的慢。因此,“申福2号”丝状体体细胞采苗宜早不宜迟,应选择在2~3月,水温在10~13℃左右为宜,每平方厘米贝壳投放的体细胞切段不少于500段,如果发现采苗密度达不到生产要求,要及时补采。同时采苗方法要做些改进,最好采用立体采苗,这样既省时、省工,又便于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2.贝壳立体培养

坛紫菜“申福2号”自由丝状体细胞采苗后约2个星期,结合洗壳换水,将成串的贝壳穿入竹杆,横挂在池内进行立体培养。串与串之间,竹杆与竹杆之间的距离不宜过密,以利上下层贝壳均匀受光。若发现受光不均,应适时换位或倒置,调整受光条件,促进丝状体生长发育。贝壳立体培养,在不增加育苗面积的情况下,可提高单位水体出苗量,降低育苗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3.壳孢子成熟放散

坛紫菜“申福2号”贝壳丝状体经过4个多月的生长发育,其密度达到生产要求后,通过采取缩短光照时间,使用磷肥,加大换水量等促熟措施,至8月下旬壳孢子成熟,坛紫菜“申福2号”的缩光时间与坛紫菜传统养殖品种基本一致,大约经过35~45d的缩光管理,壳孢子襄枝伸出壳外呈“绒毛”状,在海区水温低于27℃时,通过海上流水刺激就能放散壳孢子。从2010年9月3日试放散结果看,“申福2号”贝壳丝状体壳孢子放散量与坛紫菜贝壳丝状体放散量相差无几,4~5cm的贝壳放散量可达60~70万个,每亩用量1400~2000个贝壳,可放散壳孢子10亿个左右,达到生产上的要求。

4.壳孢子采苗方法

目前常用的壳孢子采苗方法有水泥池采苗法、海区泼孢子水法与染布法。根据坛紫菜“申福2号”壳孢子放散后附着慢、萌发迟的特点,通过2009年至2010年两年的采苗实践,采用水泥池采苗法,经镜检附着后的壳孢子萌发后,于下午2~3点适时下海张挂,可提高成活率,达到生产上要求的附着密度(水泥池采苗法可控制苗帘下海张挂时间,以利于壳孢子萌发);海区船舱染布法与海区泼孢子水相结合的采苗方法也可达到很好的采苗效果。通过采苗方法的调控,可避免出现因采苗方法不当造成密度达不到生产要求的问题。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