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大黄鱼网箱养殖的病害虫害预防和治疗【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大黄鱼网箱养殖的病害虫害预防和治疗

大黄鱼网箱养成阶段是指从体长15cm的大规格鱼种养至体重达到商品鱼规格(400g以上)直至出箱为止这一阶段,这阶段的主要病害有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病和非寄生性疾病三大类。现就其中较常见的几种病害及诊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细菌性疾病

1.肠炎病

[病原]:产气单胞菌属和弧菌属中的一些种类。

[症状]:病鱼体色发黑,离群浮游,丧失食欲,腹部肿胀,肛门红肿。剖检可见肠壁充血发炎,肠粘膜溃烂、脱落,肠道充满淡黄色粘液。

[流行情况]:4月~9月为流行季节,水温25℃~30℃时为发病高峰期。箱鱼食量突然间猛增通常是发病的前兆。投喂不新鲜或腐败变质的饲料或在高温期投饲过量,易诱发此病。严重时死亡率达50%以上。

[防治方法]:①饲料要新鲜,投饲忌骤增骤减,高温期投饵量应控制在7成饱?成饱为度,切勿饱食。②病害流行期,在饵料中添加1%~3%的大蒜素并实行减餐减量,必要时可暂停投饲。③肠炎灵5g食母生+5g/kg饲料,拌均投喂,每天2次,连续3天~5天。

2.链球菌病

[病原]:链球菌

[症状]:患鱼乏力散游水面,时而侧游打转,时而肚子朝天扭曲圈游。病轻时,受惊即下沉,过后又上浮;病鱼体表完整,鳃部亦无寄生虫,剖检可见肝脏点状出血,或肝尖充血发红;肾脏浮肿、出血或表面有气泡鼓起;常伴有“流胆”、肠炎症状;病情较缓,常在水面缓游1天~2天后才出现死亡,每天少则死鱼5尾~7尾,多则大几十尾;死亡量与投饲量有关,投喂越多死亡越严重,有的病鱼边抢食边挣扎边死亡。

[流行情况]:主要危害大黄鱼,真鲷、鲈鱼也会感染发病;通常在搬箱、换箱或天气突变(如暴雨、降温等)后开始发病;5月~9月为流行季节。自2000年以来,在福建省连江、罗源、宁德、福安、霞浦、福鼎等县市的大黄鱼网箱养殖中,成为一种较为严重的流行性疾病。

[防治方法]:①不要投喂单一的冰鲜鱼,投饲中应定期添加大黄鱼多维、大蒜素、多糖类等,提高鱼体免疫力。②安定宝5g+兽用链霉素0.5g+兽用青霉素0.5g+平肝解毒止血散5g+大黄鱼多维10g/kg饲料,拌均投喂,每天2次,连续3天~5天。③安定宝5g+鱼肝宁5g+大黄鱼多维10g/kg饲料,拌均投喂,每天2次,连续3天~5天。

3.孤菌病

[病原]:副溶血弧菌

[症状]:病鱼腹部朝天或头向上,在水面做短时间窜游后即下沉死亡。严重时头部、下颌、腹部等体表出血变红,各鳍及基部充血发红。剖检肠胃胀气或淤血水;胆管变长,胆汁变淡;肝脏呈弥散性或线状性出血,有的肝脏萎缩,肝尖坏死;肾脏积水肿大、出血,有的肾系膜表面有泡沫状小气泡,膜下有小水泡;肠、鳔、性腺等系膜充血。病鱼多有刺激隐核虫、瓣体虫、车轮虫等寄生史。

[流行情况]孤菌病主要危害体重250g以下大黄鱼鱼种。多在夏、秋季流行,7月~8月为发病高峰期。传染迅速,网箱养殖时,发病初期一箱仅死鱼1尾~2尾,4天~5天后死亡急剧上升,如不及时治疗,后期可出现爆发性死亡。2000年7月~8月份,福建省连江的坑园、下宫;罗源的碧里;宁德的三都;福安的下白石;霞浦的沙江、溪南;福鼎的前岐、沙埕等海区渔排普遍爆发流行,病情严重的,死亡率可高达50%。

[防治方法]:①鱼排要利:学规划、合理布局,最忌连片密集;适当稀养,及时分箱;高温季节应减餐减量。②外消:兰、白片(兰片为杀虫1号,白片为农康宝1号)挂袋,3m×3m×3m网箱,选1对角,每角各挂兰片1片+白片1片,兰、白片用筛绢合包一袋,挂于水下30cm处;内服:安定宝5g+鱼肝宁5g+平肝解毒止血散5g+兽用链霉素0.5g/kg饲料,拌均投喂,每天2次,连续3天~5天。//农村致富经网www.613935.com //③外消:平潮时全箱泼洒二氯海因,每吨水体用药0.3g,每天一次,连续3天;内服:兽用青霉素0.5g+鱼肝宁5g+平肝解毒止血散5g/kg饲料,拌均投喂,每天2次,连续3天~5天。④外消:兰、白片挂袋;内服:板兰根200g+龙胆草200g+车前子200g+茵陈200g+甘草100g,先将五味中药煎熬1小时后取汁,待凉后拌20kg粉状配合料投喂,每天1次,连续3天~5天。

4.爱德华氏菌病

[病原]:迟钝爱德华氏菌

[症状]:病鱼皮肤发生大面积出血性溃烂,上下颌溃疡,严重时,背、腹部出现类似打印病的椭圆形溃疡病灶,有的尾鳍烂掉;鳃丝上布满芝麻大的小白点,取下白点压片镜检,未见寄生虫;剖检肾、脾脏有许多大如米粒或小如芝麻的小白点;病鱼离群独游,丧失食欲,终至衰竭而死。

[流行情况]:幼、成鱼均可感染发病,但主要危害 150g左右的1龄幼鱼。网箱密集、水体富营养化的海区,发病率高。夏、秋为流行季节。

[防治方法]:①发病季节,坚持白片挂袋,每箱1片,药片用网袋包扎后吊挂于箱角水下1米处。②发病时,采用外消与内服相结合。外消:白片挂袋,每箱2片,分别吊挂于网箱1对角,挂法同上;内服:鱼快安5g+鱼肝宁5g+平肝解毒止血散5g/kg饲料,拌均投喂,每天2次,连续3天~5天。

5.巴斯德氏菌病

[病原]:杀鱼巴斯德菌

[症状]:此病为急性型疾病,病鱼首先丧失食欲,继而离群独游,不久便沉死箱底。主要症状是肝、肾、脾等内脏上有许多白点,特别是肾脏内的白点类似结节(所以此病又称类结节症)。挑破白色结节,有浓汁流出,严重时整个肾脏长满浓疮。并发本尼登虫病的亦有烂嘴、烂尾和体表溃疡等症状。

[流行情况]幼、成鱼均可感染发病,但幼鱼受害最大。春、夏为流行季节。网箱密集、水体富营养化的海区秋季亦可发病。

[防治方法]:①发病季节,坚持白片挂袋(方法同上)。②发病时,采用白片挂袋(方法同上)并内服:兽用青霉素0.5g+安定宝5g+平肝解毒止血散5g/kg饲料,拌均投喂,每天2次,连续3天~5天。

二、寄生虫病

1.本尼登虫病

[病原]:本尼登虫

[症状1:本尼登虫多寄生于鱼体鳞片之下和鳍、嘴、眼等部位。发病初期,一般不易发觉,病鱼仅呈现急躁不安状态,常集群沿箱壁四周圈游,并往箱角冲撞、磨擦;严重时,大多已造成烂尾、烂嘴、红眼、睛体白浊等损害,并丧失食欲,出现死亡。此虫个体较大,身体略呈透明,用肉眼仔细观察,可看到虫体,用淡水浸泡病鱼有白色椭圆形虫体掉落水中。

[流行情况]:1998年6月份,首次在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溪南镇网箱养殖的大黄鱼身上发现,尔后蔓延至整个三都湾海区,近年来,福建、浙江的大部分海区均有流行发病。该虫繁殖力强、传播快,是大黄鱼网箱养殖阶段危害较大的一种体表寄生虫,幼、成鱼均被感染,严重时一尾250克重的大黄鱼寄生有200多只虫体。7月~11月为流行季节;鱼排密集、放养密度大、水流不畅、水质富营养化、盐度较高的海区发病率高,设置在河口水域的网箱病情较轻;病原体对宿主无专有性,美国红鱼和黑娩也受其害。

[防治方法]:兰、白片挂袋,方法同弧菌病。如有溃疡、烂尾、烂嘴、红眼、睛体白浊等,用溃疡灵5g+大黄鱼多维10g/kg饲料,拌均投喂,每天2次,连续3天~5天。

2.刺激隐核虫病(海水鱼白点病)

[病原]:刺激隐核虫,又称“海水鱼小瓜虫”。

[症状]:刺激隐核虫主要寄生于宿主的体表和鳃上,在眼角膜和口腔等与外界接触的地方也可寄生。发病初期,病鱼摄食突然下降,肉眼仔细观察,可见患鱼身上有白点,随着病情发展,白点增多形成一层白膜,群众称之为“白点病”。病鱼常群集,绕箱壁狂游,或跳跃窜出水面,或往箱壁冲撞磨擦;严重时,鳞片脱落,肌肉发炎、溃烂,眼睛白浊,反应迟钝,或在水面上离群缓游或停靠于箱壁边。用摄子刮取白点做成水封片,低倍镜检,可见到缓慢转动、卵圆形、身披均匀一致纤毛的不透明虫体。

[流行情况]:对宿主无专有性,可感染所有海水养殖鱼类,不论鱼体大小,从鱼种到成鱼均受其侵害。2000年前,仅在池塘、室内水泥池养殖的鱼类中发现此病,2000年后,在海区网箱养殖中爆发流行。鱼排密集、水流不畅、水体富营养化的海区发病率高。流行季节3月~8月份,台风季节为发病高峰期;治疗不及时,可引起大批量死亡。2001年7月间,福建宁德市三都澳海区网箱养殖的大黄鱼曾暴发此病,损失极大,其中虾姑弄海区养殖4万箱,损失万余箱,黄湾海区养殖3万箱,损失2万箱。虾姑弄海区曾一天死亡3000余箱。

[防治方法]:①兰、白片挂袋,同时内服溃疡灵+大黄鱼多维,具体方法同本尼登虫;②用25ppm浓度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30分钟,同时内服溃疡灵+大黄鱼多维。

三,非寄生性疾病

1.缺氧泛箱

[病因]:一是大黄鱼网箱养鱼规模失控,渔排布局无统一、科学的规划,网箱分布不合理,局部海区过分密集,上千箱乃至上万箱网箱连片设置,渔排与渔排之间无隔离通道或隔离通道太窄,密集的渔排大大超出了局部海区的养殖溶量。二是日常管理不规范,大量残饵、生活污水、垃圾甚至病、死鱼直接扔入海区,人为污染加重了海区水体自净能力的负荷,造成网箱养殖区水质败坏。三是换网时间间隔太久,网目堵塞严重,网箱水体交流不畅。四是台风季节巨大的风浪使海底的残饵、污泥泛起,浑流浊浪加重了网箱养殖区水体的恶化。

[症状]:死鱼体表完整,解剖内脏无异常。事故发生当日,箱鱼在白天包括摄食、活动等均正常,至下半夜或凌晨天亮前,突然间出现大批量上浮、翻白暴死。

[流行情况]:多发生于盛夏高温期和台风季节。当位于渔排中央位置的大黄鱼养成网箱发生缺氧泛箱时,边沿四周养殖大黄鱼的网箱以及同渔排中养殖其他鱼类(美国红鱼、真鲷等)的网箱均无恙。2000年8月25日,福建宁德市三都镇青山海区青沃一渔排(编号为28~2号)四个大网箱(6m×9m×3.5m)共12000尾的大黄鱼(尾重300g~400g),全部缺氧泛箱,共死鱼4000多公斤。

[预防方法]:①加强行政管理,制定统一、科学的发展规划,对网箱过分密集的海区尽快调整布局,每相邻的两个渔排(每个渔排安装200个~300个网箱)应留足20m~30m的隔离通道。②组建海上环保船队,实行网箱养殖规范管理,严禁一切污染物丢弃人海。③养殖密度大的网箱,在盛夏高温期和台风来临之前应进行分箱稀养。④及时换箱,确保网箱水体交换通畅。⑤有条件的渔排可在盛夏高温期和台风季节对每个网箱进行人工充氧。

2.应激反应

[病因]:应激反应,是指动物机体在面临物理或化学性外力协迫时,试图保持或重建正常代谢活动的各种生理应答的总和;或者说,是指动物受到应激因子刺激时所表现出的一种非特异性、生理性的紧张状态。网箱养殖的大黄鱼发生应激反应的应激源,目前虽然尚无统一的分类方法,但一般习惯分为:①人为因素:包括惊扰(分箱、捕捞、转移、运输等)、放养密度过大、投喂不良饲料(主要缺乏维生素B6)等;②环境因素:包括不良水质、气候(暴雨、台风、低气压等)、水温、比重等环境因子的突变;③生理因素:细菌、寄生虫的感染//www.613935.com //、侵袭和腔肠动物海葵等有毒生物的搔扰、刺激。当应激源作用比较缓和时,养殖鱼类可通过调节机体的代谢和生理机能逐步适应,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状态。但是,如果应激源过于强烈或持续的时间过长,养殖鱼类就会因为能量消耗过大,抵抗力下降而出现应激性疾病。

[症状]:发病前箱鱼无明显症状,摄食、活动均正常,但当其受到应激因子(拉网动箱、捕捞搬运、水温突变等)刺激时,即可突然、快速地出现全身体表充血、出血而大批死亡。病情重的当即出现大黄鱼抽搐痉挛、急性休克死亡;病情较轻的腹部充血发红或有少量的出血斑,随后引发继发性细菌感染(各鳍条溃烂,有的甚至鳍条骨裸露),并出现陆续死亡,严重的在几天内整箱死光。

[流行情况]:大黄鱼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7月~10月份为发病高峰期。各种人工养殖的海水鱼,从鱼种到成鱼皆可发病,但以成鱼发病率最高。在同一网箱中,生长快、体肥大的易患病且病情重,个体小的患病轻,有的甚至不发病。

[防治方法]:①加强饲养管理,尽量减少人为干扰,保持良好而稳定的养殖水环境。②在进行分箱、捕捞、转移、运输前应提早投喂一段时间的抗应激药物,如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大黄鱼多维、胆碱、泛酸、烟酸或中药黄芪、刺五加等,以增强鱼体的抗应激能力。③在进行分箱、捕捞、转移、运输前应先对少量箱鱼进行模拟操作观察,待证实无应激反应后再行批量操作。

3.饲饵中毒

[病因l:投喂劣质、变质饲料(包括人工配合颗粒料和冰鲜饵料鱼)引起中毒性内脏病变。

[症状]:大黄鱼发病初期,病鱼体表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体色变淡,胸、腹、背鳍基部充血发红;解剖内脏,有腹水,肠道水样肿胀;肝、肾肿大、出血;有的肝脏呈黄、白相间的“花肝”;胆囊变大,胆汁呈墨绿色或褐色。患鱼丧失食欲,离群上浮,时而急速窜游,时而抽搐痉挛,不久下沉死亡。

[流行情况]:主要危害100g以上的大黄鱼鱼种,250g以上的幼、成鱼受害尤为严重。此病早期不易发现,出现死亡时大都病入膏盲,而且病变部位在肝、肾、胆等内脏,所以危害较大,治疗不及时,死亡率可高达70%。9月~10月份为发病季节。近年来,福建省的三都湾(包括宁德市的蕉城区、福安、霞浦、福鼎)、罗源湾(包括连江、罗源)等海区每年秋季均有大黄鱼流行发病。

[防治方法]:①严禁投喂过期、破包的颗粒料和不新鲜、变质的冰鲜饵料鱼。②冰鲜饵料鱼在化冰时应避免阳光曝晒,泡水时间不宜过久。③发病期忌过量饱食,并定期在饲料中添加大黄鱼多维。④一旦发病马上停食2天~3天。⑤在每公斤饲料中添加安定宝5g+平肝解毒止血散8g+鱼肝宁5g,拌均投喂,每天2次,连续3天~5天。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