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利用废旧养鳗土池微流水主养草鱼高产试验【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利用废旧养鳗土池微流水主养草鱼高产试验

熊昌富

近年来,养鳗业由于鳗苗紧缺,加之受市场、药检、病害等因素制约,出现了大量养鳗场闲置抛荒的现象,而山区养鳗场水源好、水质清新无污染、基础设施较为完备。笔者于2010-2012 年利用闲置养鳗土池进行微流水主养草鱼高产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养殖试验的相关情况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池塘条件

池塘为1998年兴建的均口黄岭养鳗场土池和试验池共2口,池塘面积分别为2 401.2和2 267.8 m2,水深1.5~1.8 m,长方形,呈东西走向;塘埂为砖石水泥浆砌成,进水口与排水口成对角设置,进水口设在东西角且高出排水口50 cm,距排水口5 m处另设1个底层排水口。池底淤泥厚10~20 cm,底质为壤土,不漏水。

水源为闽江源保护区的山涧水,水量充沛、水质良好无污染,符合淡水渔业水质标准;利用地势落差,用40 cm 管径水泥管把水引进沉淀池(沉淀池高出池塘2 m);每口池塘配备0.75 kW 叶轮增氧机和投饵机各1台,水电齐全,交通便利。

1.2 放养前的准备

池塘在上一年度养殖结束后已暴晒、清淤,于放养前10 d对池塘注水10~25 cm,并用生石灰(75 kg/667m2)带水全池泼洒,7 d 后加注新水;进水口用密网过滤,防止野杂鱼进入。

1.3 鱼种放养

1)鱼种要求体质健康,规格整齐。草鱼种来源于本场及县鱼种场,其中本场培育老口鱼种3 500尾、县鱼种场调进1 龄草鱼种7 800 尾。鱼种下塘前3 d,经拉网锻炼2~3 次后,于网箱中暂养,准备过数注射疫苗。此时应注意增氧,防止鱼种因缺氧而死亡;同时,用90%的敌百虫按5 mg/kg 水的浓度对鱼种进行2 h的药浴,以杀灭鱼体寄生虫。

2)草鱼种注射疫苗为用正规厂家生产的草鱼“三联疫苗”和病毒冻干苗配成的“四联疫苗”,在草鱼种进箱后3 h 开始注射,1 龄鱼种每尾背鳍注射0.2 mL、老口鱼种每尾胸鳍注射0.5 mL,针头与鱼体成45°刺入。

3)鱼种放养以草鱼为主,搭配少量鲤鱼、鲢鱼、鳙鱼、鲫鱼、云斑鮰鱼等鱼种。下塘前用3%~5%的盐水浸洗3~5 min,鱼种放养工作于2 月底全部结束,放养的具体情况见表1。

1.4 饲养管理

1)饲料投喂。投喂配合饲料(草鱼专用,蛋白质含量≥28%)为主,前期补充适量的青饲料。当水温在15~20 ℃时,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0%~1.5%;水温在20~28 ℃时,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3%;当水温在28~30 ℃时,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0%~2.5%。采用投饵机,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且每次投喂时间不少于40 min。日投喂量还应根据水温、天气变化、鱼的生长活动情况等随时调整。

2)水质调控。为适应草鱼生长需求,池水透明度应调控在30 cm 左右,长期保持微流水,保证水质活、清爽、高溶氧。春季水温较低时,进水量调至5~7 d换一池水,水位保持在1 m 左右;随着水温升高,逐步加大进水量和提高池塘水位,直至池塘水位到1.8 m;当水温达到25 ℃以上时,进水量加到最大,为每2 d全池换水1次。

3)合理使用增氧机。夏秋季是鱼类生长旺季,每天应根据天气变化和鱼类活动、吃食等情况适时开启增氧机,坚持做到“晴天中午开、阴天早晨开、阴雨连绵或浮头严重半夜开,晴天傍晚不开机、阴天白天不开机”。

4)日常管理。坚持每天早、中、晚巡塘,(www.613935.com)观察鱼的摄食活动、水温、水流、水色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做好用药、用料、巡塘等养殖记录。5)鱼病防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夏秋高温季节,每个月用生石灰(20 kg/667m2)化水全池泼洒1 次,每2个月用“B型灭虫灵”全池泼洒消毒1次,食台每半个月用二氧化氯消毒1 次;此外,每个月投喂大蒜素1 次(拌料),连喂3 d。

6)轮捕上市。养至7 月份,投放大规格鱼种全部达到商品规格(2 kg 左右),此时正是市场鱼少、价高时,适时上市既能提高经济效益,还可减轻池塘养殖密度。利用尼龙网箱(规格为20 m×20 m×3 m)吊捕,将网箱安装在进水口与投饵机旁,固定一边,网衣高出水面1.3 m;另外三边用纲绳和滑轮固定,捕鱼时把纲绳与网衣全部沉入池底,鱼进网吃食时,提起纲绳捕之。另在进水口对角设一逃生口,面积1 m2,网目以1 kg 以下草鱼可钻出为宜。此法十分有效,且不伤未达标鱼种。经3~5 次吊捕,可起捕80%以上达规格的商品鱼;余塘草鱼经过3个月精心饲养,可全部达到商品规格,10月底可全部陆续上市。每次捕鱼后应全池泼洒消毒剂1次,如强氧精(0.5 mg/kg)或二氧化氯(0.5 mg/kg)。

2 结果与分析

1)整个养殖周期为从2010 年2 月开始至2011年1 月结束,共11 个月,共起捕商品鱼18 525 kg,其中草鱼16 240 kg、占总产量的87%。整个养殖过程共投草鱼专用料30 t、青饲料10 t,平均饵料系数为1.78。养殖产量及收益情况详见表2。

2)经济效益。总产量18 525 kg,每667 m2产量2 646 kg;总收益227 870元,每667 m2产值32 552元;总成本172 100 元,其中饲料105 000 元、鱼种37 300元、塘租4 800元、人员工资18 000元、其他费用(药品、电费、运费等)7 000 元;总利润55 770元,每667 m2利润7 967 元。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3 讨论

1)保持良好的水源。水质是本次养殖成功的关键,在养殖期间常年加注新水,可稀释和减少水中有害代谢物、改良水体、减少病害的发生。

2)微流水养鱼应以草鱼为主(产量应计划占85%以上),搭配少量的鲤鱼、鲢鱼和鳙鱼,是高产措施之一。

3)套养大规格鱼种,淡季适时轮捕上市,既提高了经济效益,又减少了池塘养殖密度,为全年高产高效提供了基础保证。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