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鱼塘淤泥过多的危害及改良方法【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29|点击次数:

鱼塘淤泥过多的危害及改良方法

养鱼户都知道,池塘淤泥是水产养殖的垃圾。据观测:精养鱼塘的积淤厚度一般以每年10厘米左右的速度递增,生产实践表明,鱼塘以保留15~20厘米的淤泥为宜,能起到保肥、供肥和缓冲水质等作用。但淤泥过厚,不仅会削弱它的有益作用,而且会对水产养殖带来不利影响,主要危害有以下几点:

1.使养殖鱼类产量降低。淤泥过厚会使池底抬高,水体容量变浅变小,池塘水温和日夜变化就会增大,饵料生物产量就会不稳定并随之减少;同时水层变薄,鱼类活动空间减少,不利于密养高产。

2.容易产生浮头、泛塘死鱼。淤泥中含有大量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分解,不断消耗水体溶氧,而且淤泥中所含的氮、硫有机物质,在缺氧条件下,被细菌分解产生一些对鱼类有毒有害物质,会造成鱼塘溶氧不足,容易引发浮头、泛塘死鱼。

3.促使形成“老水”,使鱼类抵抗力降低。淤泥中存在着大量的有机氮,其在氨化作用条件下,会产生形成大量的氨气,会不断地在鱼塘水质中扩散,为硝化作用和脱氮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在溶氧不足时,会影响硝化作用的顺利进行,使其速度变慢,更加剧了氨的积累,导致水体“老化”,使生长性能下降,饲养出来的鱼变形弯曲,鱼肉有异味,甚至造成大量鱼的死亡。

4.造成暴发性鱼病发生。淤泥中存在着大量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当池塘环境变化时,酸性增强,正适合各种病原体的滋生和蔓延。同时,在不良环境中,鱼体应激抗逆能力减弱,因而容易出现暴发性的鱼病。

过厚的淤泥对鱼塘养殖鱼类造成许多的危害。因此,合理处置鱼塘淤泥,实行鱼池底质的改良,在养殖中十分重要,可以采用以下一些办法解决。

1.清除过深的淤泥层。在每一个生产周期,一般是3~4年后,利用冬春无雨干旱季节,进行人工挖淤清塘,即排干池水挖淤,或用清淤机械将其淤泥抽到池外,(www.613935.com)最好不要作塘基堤围,否则经风雨冲刷,淤泥又会回到鱼塘内。

2.减少人为淤积。一般来说,鱼塘中淤泥的深浅与喂养是否科学有着密切关系。合理施用有机肥、掌握科学的投饵技术,既可改善鱼类的生存环境,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又可以减少残存的肥渣、饵料沉积而造成淤泥层的加厚。

3.彻底让鱼池底曝晒和冰冻。在冬季经过清淤的池塘,可利用空闲的时间,将池塘排干水,让池底接受充分的风吹、日晒和冰冻。经阳光照射和风化后,塘底少量淤泥变得比较干燥,疏松,同时又可以杀死所有的病原体和寄生虫(卵),改善了池塘生态环境,提高了池塘肥力,为翌年春季放养夺取高产增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生物调节化淤。向鱼池中施放光合细菌,是一项利用菌类生物来治淤和改善水质的好措施。光合细菌具有很强的水体净化能力,能为鱼类创造更为优越的生存环境。另外,光合细菌的大量繁殖,还有利于池塘中轮虫、枝角类等微生物的繁衍,可为鱼类提供丰富的喜食饵料。

5.撒施生石灰。池塘施放生石灰(亩施放100千克),不但可以杀灭潜藏和繁生于淤泥中的鱼类寄生虫(卵),病原体,病毒等,而且可以提高pH值,澄清池水。另外,生石灰遇水后变成氢氧化钙,又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碳酸钙能使淤泥变成疏松的结构.改善池底的通气条件,加速细菌分解有机质的作用。

6.养鱼与作物轮作。利用上半年空闲的一龄鱼种池种植水稻、稗草等高产水生植物。既可使淤泥中有机物氧化分解,改良底质,充分利用塘泥,又为下半年养殖鱼种提供丰富的绿肥。一般当水稻或稗草长到30厘米以上后(放养鱼种以前)灌水,使植株腐烂分解,以繁殖大量浮游生物供鱼类摄食。此法可节省大量精饲料。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