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桃江刺鲃鱼的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29|点击次数:

桃江刺鲃鱼的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

赣州市桃江水域有着丰富的野生刺鲃资源,桃江刺鲃是当地的重要经济鱼类。近几年来,随着桃江野生刺鲃价格的不断上涨,其捕捞强度日益加剧,桃江刺鲃资源日益衰减,对桃江的水生生物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为有效保护桃江刺鲃资源,维护桃江水域水生态环境,促进赣州渔业的可持续发展,2008年1月,农业部批准赣州市桃江刺鲃种质资源保护区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农业部公告1130号)。从2005年起,赣州市水产研究所和赣县畜牧水产局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对桃江刺鲃种质资源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和人工繁殖技术研究,基本掌握了该鱼的生物学特性和人工繁殖技术,现简要总结如下。

1 桃江刺鲃的生物学特性

1.1 形态特征

1.1.1 体色 浅金黄色或青灰色,腹部灰白色,腹鳍、臀鳍呈橙红色,背鳍、尾鳍及雄鱼臀鳍后缘呈黑色。

1.1.2 体型 呈圆筒状,体延长。头中等,稍尖。背面呈弧形。吻端圆钝,向前突出,吻皮止于上唇基部。唇光滑,上下唇在口角处相连,紧贴于上下颌的外表。口裂稍斜、亚下位,有口须2对,吻须比颌须略短。鳞片大而圆,侧线完全,前部向腹部稍弯,后部平直,向后伸入尾柄中轴。体表黏液丰富。眼中等大,眼眶上缘具有金黄色的荧光。

1.1.3 鳍条 背鳍起点位于腹鳍起点的前上方,至吻端距离小于至尾鳍基的距离,末根不分枝,鳍条柔软,不成为硬刺。背鳍起点前有一平卧向前的倒刺,隐于皮下。背鳍外缘微凹。胸鳍向后伸不及腹鳍基部,其间距比胸鳍最长鳍条的长度为小。腹鳍向后伸不及臀鳍起点,其间距比腹鳍最长鳍条的长度为小。臀鳍不及尾鳍基,尾鳍叉形。

背鳍条3、9;胸鳍条1、15;腹鳍条1、8;臀鳍条3、5。第一鳃弓的外侧鳃耙数目为10~11枚,内侧鳃耙数目为16~17枚。侧线鳞20~26,侧线上鳞4~4.5,侧线下鳞2.5~3。脊椎骨38。下咽齿3行,2,3,5~5,3,2。

1.1.4 可量性状 标准长为体高的3.3~4.5(3.9±0.35)倍,为头长的3.3~3.9(3.5~0.27)倍,为尾柄长的6.3~8.9(8.0~0.87)倍,为尾柄高的8.5~10.0(9.0± 0.49)倍。头长为吻长的2.7~3.8(3.1~0.37)倍,为眼径的3.8~7.1(4.7~0.93)倍,为眼间距的2.2~3.0(2.6~0.24)倍。

1.2 养殖特性

1.2.1 生活习性 桃江刺鲃生存的适温范围为0~38℃,最适生长温度为22~28℃,摄食水温为12~ 35℃,水温低于12℃或高于32℃则食欲减弱,当水温低于6℃或高于35℃时基本停止摄食,在长江以南地区最佳生长期为5~10月,可自然越冬。

在天然水域中,桃江刺鲍喜栖息于水流湍急,水质清新、溶氧丰富、底质为砂砾或石块较多的河段中,为中、下层鱼类。生性活泼,善于游动和跳跃,跳跃能力很强,跳跃高度可达1m以上。耐低氧能力较差,当水中溶氧量低于3.5mg/L时,表现为轻微浮头症状,低于2.5mg/L时,表现为严重浮头症状,需及时采取增氧措施。

池塘人工养殖条件下,晴天常可见刺鲍在池塘水面不停地单独游动,遇到拉网时,刺鲍或蛰伏池底,或跃出网面,或从池边遛开,所以起网率较低。

1.2.2 食性 桃江刺钯为偏肉食的杂食性鱼类。解剖发现,在自然水域中主要以螺、虾以及水生昆虫等为食。在人工养殖环境中,主要摄食配合饲料,同时也会摄食浮萍、嫩草、青菜叶等优质青饲料以及水生昆虫及其幼虫、小型鱼虾、螺、动物腐败尸体等。池塘人工养殖条件下,在体长2cm以前的幼苗以轮虫、小型枝角类、桡足类、丰年虫等为饵料,在体长2cm以上时可摄食水生昆虫、枝角类、高等植物的种子和碎屑,并可用营养全面、适口性好、蛋白质含量35%~42%的优质配合饲料做成饼状投喂于食台上。当体长5cm以上时则以投喂人工颗粒饲料为主,并配合投喂部分青料及动物下脚料等。

1.2.3年龄与生长 桃江刺鳃生长速度偏慢,商品鱼的养殖周期为2.5~3年。在自然条件下当年鱼的全长为5~10cm,2龄鱼达20~25cm。桃江中常见个体为0.5~0.8kg,大的可达2kg以上。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当年繁殖的鱼苗可长至10~15cm,体重50~120g,第二年长至25~32cm,体重550~750g,达到上市规格。第三年至35~42cm,体重800~1350g。刺鲃的生长速度与苗种规格关系较大,进行池塘主养或水库网箱养殖时应尽量培育大规格(体长20cm以上或体重100g以上)的鱼种,以缩短上市时间、提高商品鱼规格和增加经济效益。

1.3 繁殖习性

1.3.1 性成熟年龄自然条件下,桃江刺鲃的性成熟年龄为4冬龄。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少数个体雄鱼2冬龄,雌鱼3冬龄可达性成熟。

1.3.2 雌雄鉴别 在生殖季节,雄性亲鱼的两颌和胸鳍上分布有淡黄色粗壮的追星,摸之有粗糙感,体型较细长,腹部较小,生殖突长而孔窄,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雌鱼体表光滑,腹部膨大,轻压柔软而有弹性,生殖孔圆而微红,腹部有明显的卵巢轮廓,松软呈乳白色。

1.3.3 产卵场与怀卵量 桃江刺鲍为分批产卵类型。一年有3次产卵高峰,分别为5月,8月和9月,其中以5月和8月份最多。产卵场一般在桃江流域水深1~2m、水质清澈、水流湍急、底质多沙砾或鹅卵石的河段,或有水草的浅滩中。洪水期间几乎不产卵。产卵活动一般在傍晚至夜间进行。怀卵量相对较少,一般为5572~26850粒,平均17736粒。

2 人工繁殖技术

2.1亲鱼的选择

人工繁殖桃江刺鱼巴亲鱼要求选用人工养殖的,年龄达3冬龄以上,雌鱼体重最好在1500g以上,雄鱼体重在1000g以上,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在亲鱼的选择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注意亲鱼的实际年龄,不能简单的以个体大小(重量)来作为选择的标准;应尽量避免使用临时从野外捕获的亲鱼;准确判断刺鲃雌性亲鱼的性腺成熟度。

2.2 亲鱼的培育

2.2.1环境条件 桃江刺鲍亲鱼既可在池塘培育,也可在网箱中培育。培育池面积2001~3335平方米,水深1.5~2m,以东西向长,南北向宽的长方形池较好。池底平坦,淤泥厚度为5~10cm。能保持较稳定水深、有流水的沙砾底质池塘效果更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pH值6.5~8.5,溶氧5mg/L以上。网箱培育亲鱼要求面积16~25平方米、深度2.5~3m的封闭式网箱。

2.2.2 放养密度 一般情况下,每667平方米可放养个体重1~4kg的刺鲃亲鱼40~50尾,总重量约150~200kg。亲鱼培育池中可每667平方米搭配鲢、鳙鱼10~20尾,但不宜搭配鲤鱼、鲫鱼、草鱼、鲶鱼等。网箱培育亲鱼,放养密度为25~30kg/平方米。雌雄亲鱼应分开养殖。

2.2.3亲鱼培育 适合桃江刺鲃亲鱼的饲料有精料、青料和动物性饲料。精料主要是全价配合饲料,粗蛋白质含量应在35%左右;青料有新鲜蔬菜、宿根黑麦草、浮萍、轮叶黑藻等;动物性饲料主要有动物下脚料、蝇蛆等。每年3月后要尽量提早投喂青饲料,以青料为主,精饲料为辅。在繁殖生产前2~3个月,饲料中应添加0.01%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促进亲鱼的性腺发育。要注意经常冲水,尤其在产卵前要经常冲水,以保持水质的清新。催产前几天,最好天天冲水,有条件的池塘进行流水刺激更佳。

完成人工繁殖的亲鱼,体质较虚弱,身上有伤。因此,要加强亲鱼产卵后的护理,以提高产后亲鱼的存活率。首先要对有伤的亲鱼注射青霉素等抗菌药物,并在伤口上涂抹抗菌软膏。然后把亲鱼放入水质清新的池塘里,让其充分休息,并精养细喂,以投喂精料为主,适当投喂防病药饵,每天投喂量按鱼体重的3%~5%,按 四定 法进行,还要投喂部分青料www.613935.com/,定期泼洒杀菌药物。

秋、冬季,随着水温的降低,刺鳃亲鱼摄食强度逐渐下降,此时可全部投喂精料。投饲量按鱼体重的1%~3%,每天投喂1次,冬季水温太低(低于10℃)时可停喂,水温10~12℃左右时可每隔2~3d投喂1次。这段时期可对亲鱼进行筛选和补充。

2.3人工繁殖

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人工注射催产剂,自然产卵受精,人工孵化;二是人工注射催产剂,人工授精和孵化。

2.3.1人工催产 催熟:由于桃江刺钯是分批产卵,雌性刺鲃的卵细胞发育往往参差不齐,雄性刺鲃的精子质量也较差。如果直接催产,催产效果往往并不理想,甚至会导致催产失败。因此,很有必要在进行大规模催产前先进行催熟。方法是在催产前15~20d,每尾亲鱼注射LRH~A2 1~2ug,同时加强流水刺激。

催产:桃江刺鲃催产的时间大多在5月中旬至6月底之间,气温水温条件合适的话,8月底至9月初之间也可进行适量的人工催产。水温在22~28℃时,选择好已催熟的亲鱼按1∶1的比例配好雌雄亲鱼,然后注射催产药物进行催产。

每千克雌鱼平均用LRH~A2,3ug+DOM 3mg+ PC 3mg或LRH~A2 10ug+HCG 1000~1200 IU或HCG 1000~1200 IU+DOM 3~5mg。雄鱼剂量均减半使用。雌鱼采取二次注射方法,第一次注射剂量的1/3,12h后注射剩余的2/3。雄鱼在雌鱼第二次注射时进行。注射部位为胸鳍基部。注射液用生理盐水,注射量控制在每尾亲鱼2~3mL。

在水温20~22℃条件下,效应时间为20~24h,水温22~28℃条件下,效应时间为15~18h。28~30℃条件下,效应时间为11~1.5h。

2.3.2 人工授精和孵化 采取先催熟,然后再一次性注射的方式。当出现雌鱼追逐明显,雄鱼开始顶撞雌鱼等发情迹象时,可人工挤出卵子,采用人工干法或半干法授精,人工干法授精将受精卵均匀洒在棕片上,或用40目聚乙稀网布盛放。人工半干法授精则在盆中盛少量的任氏液,然后挤卵放入盆,同时挤入精液,用羽毛搅动2~5min后倒进孵化器孵化。进行人工授精时,注意精子和卵子应避免阳光照射。

2.4 孵化

2.4.1 孵化方法 在生产中,我们常用的孵化方法为在孵化槽中挂孵化篓(篮)进行流水或充气孵化、水泥池流水孵化。

孵化槽中挂孵化篓(篮)进行流水或充气孵化:孵化槽为铁制或铝制或用砖块砌成,长2~3m,宽0.5~0.8m,高0.25~0.4m。孵化篓(篮)为塑料制品,方形或圆形均可,长宽(直径)0.2~0.3 m,高0.08~0.1m,塑料篓(篮)的孔径大小为1.5~2mm。受精卵放于塑料篓(篮)内,塑料篓(篮)放于孵化槽内,注意塑料篓(篮)离孵化槽底部有一定的距离,并确保全部受精卵都置于水面下,每个孵化槽内可放塑料篓(篮)12~20个。整个孵化期间要保证有充足的流水或不断地充气增氧,确保氧气充足。孵化率可达90%以上。

水泥池流水孵化:孵化池长3~5m,宽1~2m,深0.5~1m,控制水位深度0.5m左右。进出水口对称设置。孵化用水应用60~80目网布过滤,出口要用40目网布拦住,以防鱼苗被流水冲走。鱼苗孵出后可在池中培育10d左右,然后移入鱼苗培育池进行专门培育。

2.4.2 孵化条件及管理措施水温 孵化水温控制在22~30℃之间,最适孵化水温为24~28℃。水温高于30℃时,胚胎及孵化出膜的稚鱼死亡率明显上升,稚鱼的畸形率也会明显增高。

流水及溶氧:孵化用水要求水质清新,无污染、溶氧充足,pH值6.5~8.5,无敌害生物。要用60~80目筛绢过滤,定时清除筛绢上的杂质,以保证过滤效果。刺鲍鱼苗的孵化要保持充足的溶氧,孵化槽水流速度控制在0.8~1m/min,水泥池水流速度控制在20~25L/min。通过不停的流水或冲气,提供给胚胎发育所需的足够的氧气,并带走孵化产生的卵膜和二氧化碳等废物,保持孵化水质的良好状态。

鱼卵的?肖毒与护理:在受精卵孵化前用50~60mg/L的亚甲基蓝溶液或3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15s,然后用新鲜水清洗后放入孵化设备中进行孵化。在孵化过程中,要防止阳光直接照射鱼卵,特别是在室外水泥池中孵化时,上面要用遮阴网遮住部分阳光,以防紫外线及强光给胚胎发育产生不利影响。要及时剔除死卵,防止水霉病的发生。

2.5 胚胎发育

桃江刺鲃与江西信江刺鲃、黑脊倒刺鲃一样,其受精卵为具弱黏性的圆球形沉性卵,色泽为桔黄色,具光泽且饱满。未吸水的成熟卵径一般为2.0~2.2mm,吸水膨胀后的卵径为2.8~3.2mm。在水温25~28℃时其胚胎发育时间为48h30min左右。刚孵出的仔鱼全长7.0~8.5mm。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