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鹅矛形剑带绦虫病的症状、诊断和防冶方法【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6|点击次数:

鹅矛形剑带绦虫病的症状、诊断和防冶方法

鹅的绦虫病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在一些养鹅区可引起地方性流行。其病原体主要是矛形剑带绦虫。除此之外,寄生于鹅肠管的绦虫还有多种,如片形绉缘绦虫、膜壳绦虫等。但以矛形剑带绦虫危害性最为严重。

诊断依据

一、临诊症状 患鹅病情的轻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体抵抗力的高低、饲养管理条件的好坏、虫体数量的多少以及鹅只日龄等因素。轻度感染一般不呈现临诊症状。20日龄至2个月龄的幼鹅严重受感染后,其症状较重。患病幼鹅呈现精神沉郁,出现消化机能障碍,渴感增强,消化障碍,食欲不振。排出灰白色或淡绿色稀薄粪便,有恶臭,并混有黏液和长短不一的虫体孕卵节片,使肛门四周羽毛污染。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鹅生长发育进一步严重受阻,明显消瘦,精神委顿,羽毛松乱不洁,离群独处,不喜欢活动,翅膀下垂。放牧时,常呆立在岸边打瞌睡或下水后停浮在水面上。有些病例显现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走路摇晃,两脚无力,突然倒地,花很大力气想站起来,结果又倒下去,反复多次发作后即死亡。若患鹅由于受冷、受热、突然更换饲料等不良因素影响下,常在短期内出现大批死亡。

当虫体在鹅的小肠内大量积聚时,对小肠呈现机械的或毒素的有害作用。机械的有害作用是使肠腔阻塞,压迫肠黏膜并用其头部上的吸盘和钩破坏肠黏膜的完整性,影响消化过程。绦虫具有极为迅速的生长能力,所以能剥夺鹅只大量营养物质,同时排出代谢产物,对鹅只的血液系统及神经系统有毒害作用。

二、病理变化 可见小肠黏膜发炎、充血、出血。幼鹅(15天至3个月),当虫体大量积聚时,造成肠管阻塞、肠扭转,甚至肠破裂。此外,也可见到脾、肝和胆囊增大。死于绦虫病的鹅只的尸体消瘦。

三、流行特点 本病的传播者是剑水蚤。当健康的鹅只,特别是幼鹅在被污染的水池内饲养即可受到侵袭而得病。本病多发生于4~10月,以1~3月龄的鹅多见。

矛形剑带绦虫的中间宿主——剑水蚤(英勇剑水蚤、缘剑水蚤、锯缘剑水蚤、白剑水蚤等)能生活1周年。在上一年曾饲养过患矛形剑带绦虫的病鹅的水池内,部分剑水蚤带着矛形剑带绦虫的幼虫过冬。在水池内的矛形剑带绦虫卵,大约一共只能生存15昼夜。当虫卵在秋节被剑水蚤吞食了之后,虫卵内的幼虫发育很慢,甚至可以发育完全停止,只有在春季温暖的天气到来之时,才重新开始发育。因此,在春季当鹅只在水中放牧的时候,水池内已经可能出现已被感染的剑水蚤。

越冬后的患鹅,早春在水池内放牧时,将节片和虫卵排到水池内,剑水蚤则被这些虫卵所感染,并在其体内形成侵袭性幼虫。因此,雏鹅放到水池的第一天,便有可能感染矛形剑带绦虫。约经15~20天即可引起大批鹅只发病。

环境对本病的传播具有很大的作用。地势较低、岸边有植物的水塘、水池内,有利于剑水蚤的生存和发育。从一个水塘到另一个水塘的野生飞禽,也有可能传播本病。

四、病原诊断 1本病的病原体主要是矛形剑带绦虫,除此之外,还有片形绉缘绦虫(Fimbriaria fasciolaris)、缩短膜壳绦虫(Hyrnenolepis compressa)、冠状膜壳绦虫(Hymenolepis coronula)、长囊膜钩绦虫(H.longicirrosa)、纤细幼钩绦虫(Sobolevicanthus gra- cilis)、长针壳绦虫(Stylolepis longistylosa)及细刺柴壳绦虫(Tschertkovilepis setigera)等。

矛形剑带绦虫Drepanidotaenia lanceolata(Bloch 1782)的虫体呈带状,新鲜虫体呈灰黄色,长60~160毫米。

头节小,呈梨形,有4个圆形的吸盘,顶突上有8个角质的小钩。在同时具有雌、雄生殖器官系统的成熟节片内,3个精巢位于体中线一侧,一个卵巢分两片排列在节片的另一侧。虫体的后部节片逐渐宽大,孕卵节片几乎为积满卵子的子宫所充满。虫卵呈椭圆形,灰白色,大小为0.046~0.106毫米×0.037~0.103毫米,外胚膜呈橄榄形,两端各有一对短的卵丝,六钩胚为椭圆形,内有三对小钩(图4-4,A)。

矛形剑带绦虫的中间宿主是各种剑水蚤。虫卵或孕卵节片随鹅的粪便排出体外,含有六钩胚的虫卵被剑水蚤吞食后,经6~7小时,六钩胚在剑水蚤的肠管内钻出来,进入其体内,大约经过30天,则发育为似囊尾蚴。鹅吞食了含有似囊尾蚴的剑水蚤而受感染。剑水蚤在鹅肠内被消化,幼虫释出,以其头节附着在黏膜上,约经19天左右,发育为成虫(图4-4,B)

生前确诊,可从被检鹅只的粪便中是否发现绦虫的节片进行判断。方法是收集不同鹅只的若干粪便样品,放人500~1000毫升的量杯或其他玻璃器皿中,加满清水,用玻璃棒或干净木棒仔细搅拌后,静置10~15分钟,此时由于虫体节片比重大,便会沉于底部,然后将上清液倒弃一大半,再加清水,反复洗涤数次后,取出沉淀物置于平皿中,底部用黑纸衬托,用肉眼观察,找到节片便可以确诊。镜检鹅粪(用饱和盐水浮卵法)发现虫卵而确诊。也可用诊断性驱虫和尸体剖检发现虫体来确诊。

防治策略

一、预防 (1)在绦虫病经常流行的地区,带病的成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它通过粪便可以大量排出虫卵。其中间宿主一剑水蚤虽然在冬天大部分死亡,而每年春天又繁殖起来。因此,在每年入冬及开春时,及时给成年鹅进行彻底驱虫,以杜绝中间宿主接触病、原,这是控制本病的重要措施。

(2)绦虫病主要是侵袭1~3月龄(或5个月内)幼鹅,在流行地区,应定期给雏鹅进行驱虫,(一个月龄内驱虫一次,放到水塘后经半个月再进行一次成虫期驱虫。)[https://www.613935.com/]尤其在秋季和春季母鹅开始产蛋前一个月内进行,这可防止水塘内的剑水蚤遭到感染。同时坚持每天清除粪便,进行生物热处理。

(3)鹅场应尽可能在水源流动的水塘放牧,以减少中间缩主一剑水蚤接触鹅只感染绦虫病的机会。

(4)新购人的鹅只,须隔离一段时间并进行粪便检查,检查其是否患有绦虫病。必要时进行一次驱虫后才合群饲养。

二、治疗 1.槟榔碱 将1克干燥的槟榔碱粉末,溶解于1000毫升沸水中,用量为每千克体重1~1.5毫升,用小胃管投药。投药后几分钟,鹅只会呈现兴奋、呼吸及肠蠕动增快,频频排粪,这种现象经1~2分钟消失。绦虫通常经20~30分钟排出。槟榔碱在大群鹅投药之前,应预先在一组鹅(15~20只)中试用,确认安全时,即可全群使用。

2.槟榔煎剂 用槟榔粉或槟榔片,剂量为鹅每千克体重0.5~0.75克。

煎剂的制法:取50克槟榔粉,加水1000毫升,煎成750毫升的槟榔液,去渣即成。0.5千克重的鹅用5毫升。上述煎剂每15毫升含槟榔粉1克。可用小胶管经口投入鹅的食道膨大部,投药后10~15分钟即开始排虫。

3.槟榔丸 将槟榔粉制成丸剂。具体制法是将槟榔研成末,加入熟番薯(地瓜)或面粉,做成丸剂,晒干备用,剂量按每千克体重0.15~0.2克的槟榔粉计算,做成每丸含1.0克、1.5克和2.0克不同规格,按不同个体采用不同规格塞人鹅只口中直至食道上端。

使用槟榔治疗鹅的绦虫病,不但效果好,而且这种药物来源容易,价钱便宜。可以推广应用。但在驱虫时务必注意下列事项:

? 在大群鹅只驱虫前,必须先以15~20只做小群的驱虫试验。证实安全有效后才可全群进行。

? 投药前,鹅只需绝食12小时,一般在晚上8时喂料后,第二天上午8时空腹投药。投药后供给充足清水。一般在投药后10~15分钟开始排虫,持续排虫2~3小时。因此,在驱虫数小时后,应注意观察检查粪便内的虫体,并将粪便及时集中堆沤,杀灭虫卵。场地及时消毒。投药后4小时内不到水塘中放牧,4小时后才喂料。

? 投药后鹅只一般无中毒现象,有时也有少数鹅只兴奋性增高,呼吸迫促,不断排粪,不久即恢复正常。但由于有个别鹅只体质弱,或用药过量,一般在投药后15~30分钟内出现中毒现象,表现为口吐白沫,废食,站立不稳等症状。必须在鹅只倒地前(鹅只一倒地,很难抢救)及时肌肉注射硫酸阿托品0.2~0.5毫升(每毫升含0.5毫克),几分钟内中毒症状即可消失。

? 用槟榔驱虫,虫体虽可迅速排出,但只能排出大部分节片,虫体的头节可能没有排出,以后又可长出新的节片。因此,在疫区对鹅只定期进行预防性驱虫是防治绦虫病不可缺少的环节。

? 对体弱的鹅只,要适当减少药量。

4.硫双二氯酚剂量为每千克体重150~200毫克,按1:30的比例与饲料混合,一次投服。

5.南瓜子粉每只鹅20~50克,大群饲喂,使其自由采食。用前将南瓜子粉加水(1千克粉加水8升)煮沸1小时。

6.石榴皮槟榔合剂 配法为石榴皮100克,槟榔100克,

加水至1000毫升,煮沸1小时,加水调至800毫升。剂量为20日龄幼鹅喂1.2~1.5毫升,30日龄幼鹅2毫升,30日龄以上用2.5毫升,混入饲料中饲喂或用胃管投服,两天喂完。

7.氯硝柳胺每千克体重用60~150毫克,均匀拌料饲喂,一次喂服。

8.卡玛拉每千克体重3克,用牛奶稀释后拌人饲料喂服。

9.四氯化碳每千克体重2毫升,与3毫升液体石蜡混合后内服。

10.吡喹酮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