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雏番鸭细小病毒病的症状 雏番鸭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治疗措施【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雏番鸭细小病毒病的症状 雏番鸭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治疗措施

番鸭细小病毒病是由番鸭细小病毒侵害3周龄以内的雏番鸭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故又称番鸭“三周病”。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具有高传染性和高致死率。以张口呼吸、喘气、腹泻及胰脏坏死和出血为主要特征,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发,是番鸭饲养业中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雏番鸭细小病毒病的症状 雏番鸭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治疗措施。

1.jpg

1、发病情况

该养殖户采用地面平养、以锯末为垫料饲养雏番鸭1000只,主述该批雏鸭购于本地一家个体孵化厂,鸭子子壳后未接种疫苗,应用0.1%高锰酸钾饮水2天,并在3日龄开始在饮水中添加适量强力霉素以预防疾病的发生。鸭舍温度在27~28℃,鸭群于5日龄时开始发病,表现为个别雏鸭精神不振,采食量下降,出现零星死亡,畜主怀疑是大肠杆菌病,随即在饮水中增加了强力霉素的用量以期控制疾病,但不见效果。至发病第3天病情突然加重,死亡29只,第4天死亡34只,第5天死亡31只,待发病后第6天即10日龄时就诊。

2、临床症状

病鸭精神沉郁,羽毛蓬松直立,两翅下垂,尾端下弯。两脚无力,行走缓慢,常蹲伏于地,聚堆,不愿走动,驱赶时行动迟缓,步态蹒跚。病初饮欲增加,食欲废绝,随后不饮不食,排灰色或黄绿色稀粪,粪便黏附于肛门周围的羽毛。死前多出现呼吸困难、抽搐,头颈呈扭曲状。病死鸭极度消瘦,喙、蹼发绀。

3、剖检变化

剖检有症状活鸭5只、病死鸭10只,均表现卡他性出血性肠炎及纤维素性腹膜性肠炎变化。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直肠黏膜覆盖一层白色、菲薄、半透明的纤维素膜,一刮即脱落,不易碎,刮落后的肠黏膜出血。其中4只回肠前段外观膨大呈灰白色,剪开后见有长约2~3cm的铅笔芯样栓状物,质地柔软,剥离后肠壁菲薄。胰腺色泽苍白,表面有数量不等的针尖大小的灰白色坏死灶,有的胰脏肿大呈暗红色,有出血点。肝脏肿大,表面似网格状,呈肝浆膜炎,胆囊明显肿大,胆汁暗绿色。胸肌和心肌均呈灰白色。

4、实验室检查

分别采取病变明显的胰脏和肝脏组织抹片,经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同时分别划线接种营养琼脂平板、血液琼脂平板及伊红美蓝琼脂平板,37℃恒温培养18h。镜检及分离培养结果均为阴性。

5、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特征及实验室细菌学检查阴性,诊断为细小病毒病。由于条件限制未能进行血清学试验及分离鉴定病毒。

6、治疗

隔离病鸭,立即颈部皮下注射番鸭细小病毒高免卵黄液,轻者每只1mL,重症者每只1.5mL,同时对未发病雏鸭每只注射1 mL进行紧急预防。

利巴韦林拌料,lg原粉拌料25kg,全群连用3~4天,控制其他病毒感染。

乳酸诺氟沙星饮水,lg原粉兑水15kg,每日2次,全群连用3~4天,控制大肠杆菌病、沙门氏杆菌病的继发感染。饮水中加入葡萄糖等电解质,以增加雏鸭抵抗力。

彻底清除舍内垫料及粪便,连同用具等用1:400~500倍百毒杀彻底消毒。垫料、粪便、病死鸭尸体等进行无害化处理,每隔2天经0.3%过氧乙酸带鸭消毒后换上干燥垫料。保持鸭舍干燥,通风良好,舍温适宜。

7、小结及体会

经以上治疗,鸭群病情很快得到控制。注射卵黄抗体液的314只病雏鸭,仅死亡29只,治愈285只,治愈率达91%,未发病雏鸭经预防注射后,直至40日龄,未见该病发生。

有效治疗能够减少死亡,但病愈鸭大部分成为僵鸭带来的经济损失不可忽视,控制该病重在预防。该养殖户执行的出壳后0.1%高锰酸钾饮水2天,第3天开始在饮水中添加适量强力霉素不能控制该病的发生。该案例鸭群发病后畜主凭感觉投药,没能及时诊治造成病死数量提高,经济损失增大,应引起广大养殖户借鉴。

该病可靠的预防方法是使雏鸭获得较强的特异性免疫力,同时加强饲养管理。

雏鸭接种疫苗。番鸭出壳48 h内,皮下接种番鸭细小病毒弱毒苗。雏鸭注射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番鸭出壳后4天内注射番鸭细小病毒病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每羽0.8~1.OmL,15日龄时重复注射1次。种母鸭接种番鸭细小病毒病弱毒苗,使雏鸭获得高水平的母源抗体。于种母鸭产蛋前20~25天接种,疫苗进行1:100稀释,每只肌注1.OmL,间隔10~12天进行再次接种,10天后所产蛋留做种用。

平养地面潮湿,垫料不充足,垫料更换不及时,忽略了温度的管理等是本次发病的诱凶。

雏番鸭细小病毒病诊治

1、病原

雏番鸭细小病毒属细小病毒科,为球形单股DNA病毒,无囊膜,其可在番鸭胚中增殖,并能致死鸭胚。雏番鸭细小病毒对酸和热不敏感,对紫外线敏感。

2、流行病学

本病6~21日龄雏番鸭最易感,感染后死亡率高达40%~60%,30日龄以上的番鸭感染后死亡率较低,往往成为发育不良的僵鸭。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不洁孵化场和带毒鸭为传染源,本病从9月份到次年4月份高发,这段时间气温较低,育雏室门窗紧闭,空气不流通且地面污染严重,故本病常发。

3、临床症状

3.1 最急型 6 d内鸭发生较多,其病程短,发病急,患鸭常常不表现出症状即倒地死亡。

3.2 急性型 急性型以7~21日龄鸭多见,占发病数的90%以上。病鸭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顿,羽毛蓬松、直立,两翅下垂,尾端向下弯曲,双脚无力,不愿走动,不合群,不食或少食,不同程度拉稀,喙端、脚趾边不同程度发绀,呼吸困难,后期其常蹲伏于地,张嘴呼吸,临死前病鸭两脚麻痹,倒地抽搐,衰竭。

3.3 亚急型 本型大多由急性型转归。病鸭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顿,喜蹲伏,排黄绿色或灰白色稀粪,粪便粘附在肛门四周。此型病鸭的死亡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存活的多成僵鸭。

4、剖检病变

病死鸭胰脏坏死和充血,肝稍肿大,部分病例脾肿大、充血、出血,肠道有卡他性炎症,肠黏膜不同程度充血、出血,十二指肠段有急性卡他性炎症。

5、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剖检病变、临床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

6、防治

6.1 加强消毒,用具最好用紫外线照射杀菌,购进的种蛋用甲醛熏蒸消毒,已污染的器械可用火焰消毒,垫草、粪便焚烧处理。

6.2 接种疫苗,可用高免血清注射,每只皮下注射3mL。

6.3 饲料中交替添加黄芪多糖粉和氟苯尼考。

6.4 金银花50 g、连翘40 g、青叶50 g、板蓝根50 g、鱼腥草40 g、蒲公英40 g、丹皮20 g、淫羊藿30 g、黄连25 g、黄岑25 g、黄柏25 g、知母30 g、焦栀子30 g、甘草15 g,供500只雏鸭使用。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