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浙东白鹅养殖技术[农广天地]【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浙东白鹅养殖技术[农广天地]

浙东白鹅养殖技术[农广天地]  视频来自:CCTV农广天地

[农广天地]浙东白鹅养殖技术(20151220)

《浙东白鹅养殖技术》

在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流传着一个传统的婚俗,就是在新人结婚的当天,新郎要挑着两只大白鹅去丈母娘家接新娘,用来代表丈夫对妻子一生的忠贞。而他们扁担里挑的,就是我国肉鹅的著名地方品种---浙东白鹅。“飘若浮云,骄若游龙。”这是古人对浙东白鹅的赞誉。据象山县志记载,早在晋朝(公元265-420年)当地就开始饲养这种白鹅,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在象山也流传着“童子驱鹅女侍羊”的歌谣。本片就主要从浙东白鹅的特征特性,饲养管理,鹅舍建设,种蛋孵化管理等方面,全面的把浙东白鹅的饲养模式展现在观众的面前,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这种生态循环的模式,给农户们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也让更多的人可以品尝到这一美味。

浙东白鹅养殖技术[农广天地]【库百科养殖网】

相关资料:

中型优质肉用鹅种——浙东白鹅

浙东白鹅产于浙江省东部的奉化、象山、定海等县。它具有生长快、肉质好的特点,在青年期进行短期肥育,宰后加工成“宁波冻鹅”,销往香港地区和新加坡,深受欢迎,成为供港食品中的一个名牌产品。

1.外貌特征 浙东白鹅成年鹅体型中等大小,体躯长方形。全身羽毛洁白,约有15%左右的个体在头部和背侧夹杂有少量斑点状灰褐色羽毛。额上方肉瘤高突成半球形,随年龄增长突起更明显。无咽袋,颈细长。喙、胫、蹼幼年时橘黄色,成年后变橘红色,爪玉白色;肉瘤颜色较喙色略浅;眼睑金黄色,虹彩灰蓝色。

成年公鹅高大雄伟,肉瘤高突、耸立头顶,昂首挺胸,鸣声洪亮,好斗逐人;成年母鹅肉瘤较低,性情温驯,鸣声低沉,腹部宽大下垂。

浙东白鹅肥育上市日龄一般都在70日龄左右(体重约3.2~4.0公斤),这时需用精料经10余天肥育,以改善肉质,提高屠宰率。但市场上供应的内销鹅,一般随买随杀,不予肥育。经测定,全净膛屠宰率为72.0%,半净膛屠宰率为81.1%。

2.产蛋性能 一般每年有四个产蛋期,每期产蛋量为8~13个,一年可产蛋40个左右。平均蛋重为149.1克。也有少数母鹅一年有五个产蛋期。蛋壳白色。

3.繁殖性能新母鹅开产后,头两期产蛋量不稳定,蛋的重量也轻,不宜留种。经产母鹅产蛋时,开始隔一天生一个,生三四个蛋后,间歇时间逐渐缩短,变成每天生一个,一直持续到产蛋末期。一个繁殖期需经70天左右,其中产蛋期为20天,孵化期为30天,休产恢复期为20天。

性成熟期:母鹅一般在150日龄左右开产,公鹅4月龄开始性成熟,初配控制在160日龄以后。

公母配种比例:一般是1∶10。浙东一带都采用人工辅助交配,当母鹅生下蛋后,6小时内放公鹅交配。有的地方公母配种比例达1∶15。公鹅可利用3~5年,以第2~3年为最佳时期。产区有公母鹅不同年龄交叉配种的习惯,即老公鹅配新母鹅、新公鹅配老母鹅。

种蛋受精率90%以上。浙东白鹅一般都有就巢性,每年3~4次,通常在产完一期蛋后即开始就巢。产区群众历来用母鹅天然孵化,每窝孵蛋10~13个,孵化率达90%左右。(浙江省象山县浙东白鹅研究所 陈维虎 王亚琴 邮编:315700)

相关资料:

浙东白鹅养殖技术

湖北省为千湖之省,有着得天独厚的养鹅资源,白鹅觅食力和消化力很强,能充分利用青粗饲料转化为肉、蛋产品,是一项耗粮少、成本低、投入少、产出多的养殖业。现正值白鹅的育雏好时节,向广大养殖朋友介绍一下浙东白鹅的养殖技术,以供参考。

雏鹅培育

分群雏鹅强弱差异很大,必须根据出壳时间、强弱、大小等进行组群,分开饲养,根据强弱采取不同的方式和饲料配方。

潮口雏鹅第一次饮水俗称“潮口”,先潮口后再开食。潮口时间多在出壳后24小时左右进行,结合雏鹅动态灵活掌握,当大多数雏鹅已能行走自如,用手指试探有伸颈张嘴、啄食垫草即可。

开食开食饲料多用淘洗泡透的碎米加洗净切碎的菜叶、嫩草等,开食后逐渐转喂配合饲料(常用日粮参考配方:碎玉米65%、麸皮8%、豆饼25%、骨粉1.6%、食盐0.4%),10日龄内每天饲喂6次~7次。

保温雏鹅调节体温能力差,一般出壳后需随季节气温不同,人工保温3周~4周,第一周育雏室温度最好保持在30℃左右,以后每周降低3℃左右,一直降至18℃左右逐步脱温。

放牧雏鹅7日龄后部分绒毛开始翻白,即可逐步开始放牧,开始可将饲喂后的雏鹅放在平坦嫩草地上,时间渐次加长;3周龄后可以整天放牧,但为满足营养需要和促进生长,放牧回舍后仍应酌情补喂精料。

仔鹅饲养

放牧 30日龄后的仔鹅已有较强的消化能力、抗病力及对外界环境适应力,可实行全天放牧饲养。选好牧地是养好仔鹅的关键,牧地应有优质牧草和清洁的水源,保证鹅群每天都能吃到丰富青嫩的饲草;每天晚上根据鹅群采食情况酌情补料,防止夜间饥饿。

育肥仔鹅上市前15天~20天必须加强饲养,促其长膘。育肥方法:饲养应以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的玉米、稻谷、大麦等为主;限制仔鹅活动,最好将其关养在安静而较暗的圈舍中;供给充足饮水,满足代谢需要,促进体内脂肪沉积。

种鹅饲养

后备种鹅 80日龄~120日龄的后备种鹅仍处在生长发育与换羽期,放牧鹅群仍应根据长羽、换羽快慢及健康状况进行补饲,一般每日补喂精料2次~3次;80日龄后为防止种鹅过早产蛋应进行限制饲养(www.613935.com),如牧地青草茂盛不可补料,以控制种鹅体重,保持良好的种用体况。

成年种鹅后备种鹅在产蛋前1个月左右应开始补料,适当提高鹅群体重,使其在短期内及时换上新羽并适时开产,补料时除应增加谷实类精料外,还要适当补加砂砾、贝壳等,使母鹅保持良好的产蛋体况。产蛋期间每天每只按体重喂给配合料250克~300克,并供给充足的优质青饲料。

枝江市畜牧技术推广站供稿

相关资料:

浙东白鹅海水养殖与淡水养殖对比试验

浙东白鹅是我国优良地方品种,具有早期生长快、肉质鲜嫩、性成熟早、耐粗饲和抗病力强诸多优点,在近几年的畜牧业生产中脱颖而出,被市场与广大养殖户所认可。成年浙东白鹅母鹅每年8月至次年5月产蛋,一般有3~4个产蛋周期,年提供种蛋40枚左右。

目前,浙东白鹅的养殖用水主要为淡水,而象山县地处半岛,淡水资源贫乏,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752.5米3,低于全国人均2200米3的水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浙东白鹅产业的发展。在浙江省全面启动“五水共治”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整治的大背景下,拓展新的养殖空间对浙东白鹅产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象山县海洋资源得天独厚,海岸线长800千米,其中大陆海岸线长300千米、海岛海岸线长500千米,若能开发海水资源将对象山县浙东白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节约淡水资源都有重要意义。

一、试验目的

通过浙东白鹅淡水养殖与海水养殖的对比试验,探究海水养殖对浙东白鹅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的影响,从而为海水养殖浙东白鹅提供科学依据。

二、材料方法

1. 试验材料

1日龄体质健康的浙东白鹅雏鹅360只,来自浙江象山文杰大白鹅养殖有限公司;养殖场所(鹅舍100 米2×2,运动场200米2×2,淡水池、海水池各500米3)。

2. 试验分组

将雏鹅用精料、青草集中饲养14天后,分别称重,并用脚号标记。按照体重相近(组间统计差异不显著,P>0.05)的原则将试验鹅随机分为海水组和淡水组,每组180只雏鹅,其中公雏150只、母雏30只。试验在浙江象山新桥海水养鹅基地进行,从2013年11月22日开始,试验期为70天。

3. 饲养管理

试验鹅采用地面平养,鹅舍为封闭式,运动场为全开放式,设有淡水池和海水池供鹅戏水。试验按照《浙东白鹅规模饲养技术规程》进行常规免疫和日常饲养管理。

4. 试验记录

①体重测定。试验鹅在每周五8~9时进行空腹称重并做好记录,计算平均日增重。

②耗料测定。分别记录每组每天试验鹅采食的精料量、青饲料量,计算料重比。

5. 数据分析

体重结果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海水组和淡水组鹅体重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三、试验结果

1. 海水组与淡水组的体重对比

由表1可知,海水组6周龄内体重略大于淡水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从7周龄开始,海水组体重略低于淡水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

2. 海水组与淡水组的耗料情况对比

由表2可知,海水组4周龄内精料和青饲料采食量均略高于淡水组,但从5周龄开始海水组精料和青饲料采食量均略低于淡水组。

3. 海水组与淡水组的日增重、日采食量、料(草)重比对比

由表3可知,淡水组日增重、日采食量、料(草)重比均略高于海水组。

四、分析与讨论

试验结果显示,浙东白鹅海水养殖与淡水养殖在体重、日增重、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方面均无显著差异,表明利用海水养殖浙东白鹅是可行的。海水养殖浙东白鹅试验的成功,可以大大拓展象山县的养殖空间,突破了大规模养殖的瓶颈。另外,海水养殖可减少养殖环境污染,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浙东白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试验中观察发现,海水含盐量高,具有消毒杀菌作用,在海水里戏水的白鹅上岸后羽毛上带有盐结晶,这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鹅身上滋生细菌。

另外,海水养殖浙东白鹅可以采取混合养殖模式,如上层养鹅,中层养海鲶鱼,底层养梭子蟹,而淤泥下还可养殖蛏子,在充分利用海水资源的同时还能很好地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养殖户的收入。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