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鹅常见多发病的防治【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鹅常见多发病的防治

鹅常见多发病的防治【库百科养殖网】

程金权 (吉林省磐石市宝山乡畜牧兽医站 132327)

1 多发病

禽霍乱又被称做是禽出败或是禽巴式杆菌病,普通的养殖户一般将这种病称为摇头瘟,属于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此病的发病症状主要是禽类身体黏膜有大量的出血点,以及严重的下痢。通过尸体解剖能够看到心冠大量出血,且禽类肝和脾出现大量的坏死点,器官的颜色也会随之有较大的变化。本病一般会在种鹅的性成熟期突发,并且会传染致使大量种鹅死亡。

鸭传染性浆膜炎主要是由鸭疫中的里默式菌导致的鹅败血性传染病,属于接触后感染的特性。本病一般传染给出生2~7周龄的雏鹅,发病主要症状是鹅体内发生大量的炎症,出现身体麻痹现象,而且发病时间没有明显特征,一般四季都有发病的可能,鹅一旦有发病现象要及时处理,否则会导致大量的雏鹅死亡。

禽流感病毒除了传染鹅类,普通的禽类的传染速度也很快,属于禽类中传染最广泛的病症。被此类病症传染后会出现呼吸不正常等现象,严重时会导致禽类突然大量死亡,起初为禽类产蛋量突然减少,大量禽类出现体温升高,不食,但粪便呈白色或黄绿色不正常的现象,在通过对死亡的禽类进行解剖后发现禽类全身不同位置都有一定量的出血。

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一般只发生在雏鹅身上。该病会导致雏鹅突发性死亡,并且在雏鹅中的传播速度快、强度大,本病一旦发生会给养鹅带来较大影响。

鹅副粘病毒病是由鹅副粘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此病毒对于各年龄阶段的鹅都有一定的传染度,一般随年龄的变化而降低,尤其是刚出生的雏鹅,此类病毒对其有严重的致死性。对于年龄相对较大的鹅能够通过药物治疗等方法慢慢康复。此类病症发生时主要表现为禽类消化能力逐渐下降,食欲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对其尸体解剖后发现消化道明显结痂,剥离结痂外表会发现有严重的出血和溃疡症状。

2 流行特点

近年来,由于禽类流感病毒已经是全国防治的重点,(www.613935.com)所以禽类由于各种病毒突发大量死亡的现象已经逐渐减少。但是由于其他类型病毒的防治措施不完善,导致由于禽霍乱、小鹅瘟等病毒传染的普通传染性病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

经过分析大量的病毒传染现象及时间后发现每种传染性病症平均每3~4年会大范围传播一次,某些小病毒在此期间偶尔发生,所以养殖业会面临很多次挑战,需要有效的病毒防治措施防止禽类多发病的发生。

3 防治措施

要对养殖场进行严格的消毒,一般的病毒传染病都是由于养殖场的卫生不达标导致病毒入侵。保持鹅舍卫生清洁,通风良好,拒绝外来人员进入鹅舍,病死鹅深埋火烧。圈养时需要对养殖空间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其中要进行病毒微生物、禽类寄生虫防治以及无害化的粪便和污染物处理。对于禽类的水源、食物和场所都要卫生标准。雏鹅的养殖场所更要严格的保持卫生,防止病毒入侵导致大批鹅死亡。将鹅的粪便、垫料清除后,远离饲养场地,将其发酵。

禽类多发病要进行提前预防,提前为处于幼龄阶段的禽类注射防疫针,针对不同的病毒对鹅的活动场所铺撒药物防止病毒产生,主要是针对雏鹅进行小鹅瘟病毒注射疫苗。在用药方面要遵循用药无公害,提前做好预防的原则。

小鹅瘟是在雏鹅时期发生的严重的传染病,需要进行有效的防治,一般的方法是在鹅刚出生时进行防治,对被传染和受到接触的雏鹅进行免疫治疗,但是成本较高且治疗的效果并不显著。新型的研究技术是对产蛋母鹅进行前期防治,产蛋母鹅在产蛋前一个月进行注射治疗,使雏鹅从出生就自动带有病毒的免疫细胞,能够有效降低雏鹅的发病率。对于类似鹅副粘病毒病这种传染性较严重的病症只能通过疫苗进行防治,虽然疫苗防治既费人力又费物力,但是由于鹅副粘病毒病疫苗的防治率已经达到9.5%,在已经发病的鹅群当中进行大量的疫苗注射也能够治疗鹅病,且最终的效果也很明显。

鹅多发病的防治还需要进行深度的研究调查,才能更有效的阻止各种病症的发生,减少鹅因病毒传染而导致大量死亡的情况发生。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