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肉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控技术进展【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肉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控技术进展

陈永亮 许浩 王晖 王绪远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6)

综述了当前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对该病的防治技术应在建立疫病综合防制体系的基础上,从营养、环境、药物、疫苗等关键环节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基金项目:2013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1201314401001Y)

作者简介:陈永亮(1978- ),男,汉族,江苏省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教师,讲师,本科学历,兽医硕士,主要从事家禽生产方向的教学与科研。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鸭、鹅、火鸡等多种禽类的一种常见的急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近年来,鸭传染性浆膜炎在我国山东、江苏、河南、吉林等肉鸭养殖集中的地区迅速蔓延,已成为危害肉鸭养殖业的重要细菌性传染病之一,迫切需要寻找有效的防治措施来控制疫病的发生及其导致的经济损失。

1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研究现状

当前,世界各地科学家对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研究已上升到对病原的遗传相关性及分子特性研究高度,开展了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基因分型、毒力因子、蛋白质组学、耐药基因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1]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该病的常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血清型鉴定、临床诊断、防治技术等方面。

1.1 血清型的研究

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血清型多达21种,据统计目前我国分离并经鉴定的至少有10个血清型,但通过对我国鸭疫里默氏杆菌优势血清型的研究,发现1、2、6、10型是我国许多地区主要流行的血清型[2]。2005年后张大丙等[3]提出血清10型还存在4个亚型,并鉴定出1个变异株及2个可能的新型菌株,因此鸭疫里默氏杆菌实际存在的血清型可能更为复杂,这就为防治鸭传染性浆膜炎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1.2 诊断方法的研究

目前对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技术,除了传统的病理变化比对和病料分离鉴定外,更需要借助琼扩试验、凝集试验、荧光抗体法、PCR快速检测、间接免疫酶组织化学法、间接ELISA技术、免疫亲和传感器检测等技术以准确鉴定病原及其血清型,其中免疫亲和传感器检测还可对抗原进行精确定位[4],间接ELISA技术则是检测鸭疫里默氏杆菌抗体的常用方法。

2 肉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控技术

2.1 疫病综合防制体系建设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养鸭场管理和生物安全措施是否到位的“指示性”疾病[5],也即该病的发生与否是衡量一个养鸭场疫病综合防控水平高低的指标。为了防控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生,也是提高养鸭场整体生物安全水平的需要,我们应该从饲料供给、环境卫生、药物使用、疫苗接种等各个环节着手,建立鸭场全面、严格的疫病综合防制体系。

2.2 肉鸭传染性浆膜炎防控关键

2.2.1 营养与饲料品质 : 营养元素全价、充足且平衡的日粮可以保证肉鸭的生产性能和机体健康,不含霉菌毒素尤其是黄曲霉毒素的饲料,是控制鸭病的保障。肉鸭对黄曲霉毒素尤为敏感,微量的黄曲霉毒素即可损害鸭体的免疫系统,降低其免疫力,阻碍疫苗免疫效能的发挥,从而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的感染提供了可乘之机。

2.2.2环境条件与卫生: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全年发病高峰其中之一就是1至4月份,这主要是由于寒冷季节没有处理好保温、控湿和通风三者的关系,因此在保温时还应适当通风,防止鸭舍内湿度和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在肉鸭规模化养殖中,为了追求养殖数量和效益,饲养密度是常常被忽略的一个养殖环节,其也是鸭传染性浆膜炎感染并难于控制的原因之一。

环境卫生对于疾病尤其是细菌性传染病的控制有很好的作用。实际生产中需首先通过鸭场位置的选择来保持与外界的足够隔离,然后在鸭舍建造中应尽量采用网上平养的养殖模式,减少鸭体与排泄物的接触机会,其次是执行严格的消毒制度,做到消毒剂的多样化、消毒空间的立体化和消毒工作的常态化。只有如此,鸭传染性浆膜炎这一细菌性传染病才能得到很好地控制。

2.2.3 药物选择与使用:肉鸭生产中一般均选用抗生素来防止鸭传染性浆膜炎,但是面对当前鸭疫里默氏杆菌严重的耐药性,开展药敏试验是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必不可少的准备和指导,这对于普通养殖户来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此外,抗生素的持续使用不仅诱导了细菌抗药性的产生,使养殖中用药成本增加,还会引起肉鸭肠道菌群失调及肉鸭产品的药物残留。所以,能够替代抗生素的用于鸭传染性浆膜炎防治的中草药、微生态制剂等药物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

蔡红等[6]利用中药的有效部位来测定其提取物对鸭疫里默氏杆菌的最小抑菌和杀菌浓度,发现杜仲、大黄、板蓝根、佛手、秦皮和大青叶均对鸭疫里默氏杆菌的体外抑菌有较好作用,杜仲、秦皮和白头翁则可组成一个具有抑制鸭疫里默氏杆菌的中药组方。另外,中西结合治疗肉鸭传染性浆膜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刘建兵等[7]在治疗时除使用中度敏感的氟苯尼考粉拌料,还选取由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等组成的黄连解毒散给鸭饮用,治疗效果比之前的单一用药有明显提升。

曾强等[8]对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预防试验发现,用微生态发酵物饲喂仙湖肉用雏鸭与抗生素实验鸭的人工发病率、死亡率相似,两个指标都明显低于人工感染对照组的发病率,这也说明饲喂微生态制剂对预防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具有一定的作用。

2.2.4 疫苗制备与接种:用于防治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疫苗类型众多,活苗、灭活苗、多价苗、联苗以及含菌体成分疫苗应有尽有,但都因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血清型众多且相互间无交叉保护而影响了免疫效果。目前使用疫苗预防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一个通常做法是查明疫苗使用地区或鸭场流行的鸭疫里默氏杆菌主要血清型,再以其优势血清型菌株制备油乳剂灭活疫苗,保护效果最为理想。至于多价苗,2012年国家水禽技术体系研发中心与北京大北农合作成功研发了鸭传染性浆膜炎二价灭活疫苗(1型RAf63株+2型RAf34株),颈部皮下注射雏鸭可产生2个月的免疫[9],保证了商品代肉鸭整个生产周期的安全。另外,通过临诊病例分析,鸭大肠杆菌病经常与鸭传染性浆膜炎同时发生且两者单纯从临床症状上不易区分,故提倡制备并注射鸭疫里默氏杆菌和大肠杆菌二联苗,如此可对这两种肉鸭最易发生的细菌病产生良好保护效力[10]。

参考文献

[1] 杨晓辉,程龙飞,陈红梅,等.鸭疫里默氏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中国畜牧兽医,2013,39(4): 183-187.

[2] 张大丙,曲丰发,郑献进.鸭疫里默氏杆菌血清型的研究概况.中国兽医杂志,2006,42(11):38-40.

[3] 张大丙,郑献进,曲丰发.鸭疫里默氏菌一个可能新型的鉴定.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6,28(1):98-100.

[4] 魏凤,张文通,王金良,等.鸭疫里默氏杆菌病诊断方法研究进展.中国家禽,2013,35(7): 36-39.

[5] 程安春,朱德康,王晓佳,等.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原及其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中国家禽,2012,34(6): 1-4.

[6] 蔡红,李莉,殷中琼,等.20味中药提取物对鸭疫里默氏杆菌体外抑菌效果的研究.中国畜牧兽医,20013,40(8):101-105.

[7] 刘建兵,周希平.中西药结合治疗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中兽医学杂志,2014(2): 38-39.

[8] 曾强,张济培.微生态发酵物对雏鸭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预防效果试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8(4): 11-14.

[9] 徐兆强,尤永君.国家三类新兽药 鸭传染性浆膜炎二价灭活疫苗.北方牧业,2013(14): 29.

[10] 蔡家利,詹晓庆.鸭疫里氏杆菌和大肠杆菌二联灭活疫苗研究.中国家禽,2004,26(20):10-12.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