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鹅隐孢子虫病的症状、诊断和防冶方法【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29|点击次数:

鹅隐孢子虫病的症状、诊断和防冶方法

鹅的隐孢子虫病是由隐孢子虫寄生于呼吸道黏膜上皮纤毛和消化道黏膜上皮的微绒毛而引起的疾病。隐孢子虫还可寄生于泌尿道和法氏囊等黏膜上皮细胞。

诊断依据

一、临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为2~5天。病程长短不一,约2~14天。

经呼吸道感染的隐孢子虫病,患鹅出现咳嗽,精神沉郁,嗜眠,打喷嚏,呼吸困难,伸颈张口呼吸;随着病的发展,,严重病例伏地不起,不愿活动,失声,食欲下降,羽毛粗乱,两翅下垂。

经消化道感染的隐孢子虫病,患鹅表现厌食,精神委顿,闭目嗜眠,体重减轻,生长发育受阻。下痢,粪便呈水样,为白色或淡黄色,有时粪便呈糊状。

其他器官感染的隐孢子虫病,由于感染部位不同,其表现的症状各异。当沁尿道感染时,见肾苍白、水肿,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和坏死。当眼结膜感染时,见眼结膜水肿,流泪。当隐孢子虫与支原体、巴氏杆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痘病毒等混合感染时,便给临诊上带来很大的困难。

二、病理变化 鼻道、喉头、气管、支气管水肿,并有大量黏液性、泡沫状的渗出物,气囊壁增厚,气囊膜混浊。两侧腔下窦内有大量白色液体。肺出现肝变或出现浅红色斑点。胸腔积水。

小肠、回肠积液,黏膜充血。法氏囊内有黏液。

雏鹅人工感染隐孢子虫的潜伏期为8~17天,其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气喘,咳嗽,张口呼吸,打喷嚏,发生喉鸣音,严重者失声,双侧面部眶下窦肿大。

三、流行特点 根据报导,我国各地的鹅、鸭、鸡的隐孢子虫感染普遍存在。

这就说明隐孢子虫是一种多宿主寄生原虫。主要危害雏鹅,成年鹅则是带虫而不显症状。隐孢子虫既可通过消化道,也可通过呼吸道引起感染。消化道感染是由于隐性带虫者的粪便中的卵囊污染了鹅的饲料、饮水等。呼吸道感染是由于吸人环境中存在的卵囊。隐孢子虫卵囊不需要在外界环境中发育,一经排出便具有感染性。迄今也尚未发现有传播媒介。本病无明显季节性,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容易流行本病。

四、病原诊断 本病的病原是贝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baileyi,其卵囊的大小平均为6.3微米×5.1微米,呈卵圆形,卵囊壁光滑无色,厚度为0.5微米。囊内无孢子囊,只含4个裸露的香蕉形子孢体和一个颗粒状残体。其发育可分为脱囊、裂体生殖、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等4个阶段。其生活史不需中间宿主,孢子化的卵囊随受感染的宿主粪便排出[https://www.613935.com/],污染环境、食物和饮水,鹅吞食卵囊或经呼吸道而感染。在鹅的胃肠道或呼吸道,有感染性子孢子从卵囊中释放出来。进入呼吸道和法氏囊上皮细胞,头部变圆,子孢子缩短,形成滋养体,进一步发育为含有8个裂殖子的第一代裂殖体。成熟的裂殖子释放出8个裂殖子。第一代裂殖子经滋养体发育为第二代裂殖体,内含4个裂殖子。第二代裂殖子以类似的方式形成含有8个裂殖子的第三代裂殖体,进一步发育为小配子体和大配子。成熟的小配子体含有16个子弹形的小配子和一个大残体,小配子无鞭毛。小配子体附着于大配子上受精,受精后大配子即发育为合子。合子外层形成卵囊壁后即发育为卵囊。在卵囊内形成感染性的子孢子。隐孢子虫卵囊有厚壁型和薄壁型两种,厚壁型卵囊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可直接感染新的宿主;薄壁型卵囊囊壁破裂释放出有感染性的子孢子,在宿主体内立即钻人附近的细胞进行自身感染。

防治策略

对隐孢子虫病目前尚未有可推荐的预防策略,其原因是业已证明一些抗生素、磺胺类药物和抗球虫药物均属无效;其卵囊对常用的消毒剂均有很强的抵抗力,如卵囊在25%次氯酸钠(漂白粉)中10~15分钟仍有活力,在4℃条件下贮存数月仍能保持活力。据报道,10%的福尔马林、52%的氨水和50%的漂白粉对隐孢子虫卵囊有一定的杀灭作用。

因此,目前只能从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增强机体免疫力人手,才可控制隐孢子虫病的流行。保持饲养场地的清洁卫生,及时清除粪便,堆积发酵处理,减少病原散播。

至今尚未有防治孢子虫病的特效药物和疫苗。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