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肉鸭新型鸭瘟的冶疗方法【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29|点击次数:

肉鸭新型鸭瘟的冶疗方法

1 基本情况

2008年11月1日,南阳市卧龙区蒲山镇某养鸭场一批樱桃谷鸭(4000羽,28日龄)发病,据畜主反映:近1周内每天都有零星死亡,开始每天死亡7~8只,后来死亡率逐日提高,到就诊时每天死亡20~30只,但整群鸭精神状况、采食量等无明显异常,经详细问诊、剖检,依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查阅资料,初步诊断为新型鸭瘟,然后采取措施,经约 1周的治疗,最后完全将病情控制,治愈率约85%。

2 流行病学

该养鸭场及附近鸭场连续3年秋冬季节都有该病发生,死亡率为50%~60%,并可持续流行到次年5月份以前。发病日龄最早为5日龄,性成熟前都可感染。成年鸭也可感染,但发病率、死亡率较低。该病为亚急性感染,从发病到流行结束可持续约30天,死亡率逐日提高,但增幅不太大。有时整群鸭突然出现采食量急剧下降、精神沉郁的现象,但很快消失,以后进入亚急性感染状态。少数病鸭混合感染雏鸭传染性浆膜炎.但用抗生素治疗后。浆膜炎症状很快消失。该病可传染给鹅,鹅感染后瘫痪、不食、精神沉郁。幼龄鹅死亡率与肉鸭相似,成年鹅虽症状较重,但死亡率较低。番鸭也会感染,但与樱桃谷鸭不同的是,番鸭有明显的神经症状。

3 症状

3.1 发病初期,有个别鸭腿软、掉队,然后瘫痪,1~2日后死亡(此时一般不会引起畜主重视,但实际上已是该病的早期征兆,应及时治疗)。

3.2 发病中后期,病鸭排稀便。鸭蹼上的血管由红变黑,整个蹼呈黑紫色并上行蔓延,此时鸭已轻度瘫痪,强行驱赶,则严重共济失调,彻底瘫痪后迅速死亡。死亡时腿向后伸直,头颈向前伸直或向下弯曲或歪向一侧。

3.3 有约10%的病鸭出现肿头现象,部分眼睑肿胀、流泪、出血并被污物污染。

4 病理剖检

心脏瘀血、肿大,心包液增多或呈胶冻样;肝肿大、质脆、瘀血;少数病死鸭心、肝浆膜上覆盖黄白色脓性分泌物或假膜;腺胃乳头出血;肠黏膜间断性出现假膜,质地较硬,外观呈灰白色;盲肠充满黄绿色粪便;食道黏膜上覆盖黄绿色黏液和饲料,刮去后,黏膜无明显异常;泄殖腔黏膜基本正常;个别病死鸭头部皮下有胶冻样物质。其他器官无明显异常。

5 诊断

依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初步诊断为肉鸭新型鸭瘟。

6 防治

6.1 发现病鸭立即隔离、消毒。

6.2 全群注射PHA(基因血凝素,以色列产)、阿米卡星、利巴韦林、安乃近等药物,连用2天。同时投服自拟的中药“鸭瘟瘫散”(板蓝根、黄连、黄芪、虎杖、灵芝、柴胡、枳子、连翘、神曲、夏天无、大青叶、山楂、鱼腥草、甘草),约1周后病情得到控制,10天后完全康复。

7 小结与体会

7.1 该病类似鸭瘟,但用鸭瘟疫苗防疫无效(此养鸭户连续3年坚持用鸭瘟疫苗接种)。另外应注意与病毒性肝炎和中毒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7.1.1 雏鸭病毒性肝炎多呈急性暴发,病程短、死亡率高,死后多呈角弓反张。日龄越小,发病率、死亡率越高。病理解剖发现肝肿大、变性,呈黄色,上有非常明显的紫黑色出血斑。用抗雏鸭传染性肝炎卵黄抗体有效,可迅速控制病情。

7.1.2 中毒性疾病都能查到中毒原因,而且有因果关系。如果发现毒物并停止使用后,症状会明显减轻,死亡率会迅速下降。中毒性疾病有脱毛现象,甚至背羽基本脱光。病理解剖:肝肿大、瘀血、变性或硬化(有渔网样花纹)。肾肿大、出血、坏死,尿酸盐沉积明显。

7.2 发病季节集中在11月份至翌年4月份。

7.3 饲养条件差、管理粗放的鸭群发病率、死亡率高,建议养鸭户完善鸭场设施,做好饲养管理。

7.4 中药预防效果比较明显。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